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聊斋童年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童趣  邀请驻站 

月夜逮蝈蝈

聊斋童年

还是村子西侧的那片洋槐林,金秋时节月光明亮的夜晚,面向着月亮的方向,循着蝈蝈的叫声慢慢靠近。

  当蝈蝈感受到危险停止鸣叫时,马上自我石化,当蝈蝈再次鸣叫时再轻轻靠近,感觉就在跟前时,停下,对着月亮仔细观察树枝树叶,一定要确认叫声后再下手,防止错抓成驴驹,而蝈蝈趁机逃走。

  蝈蝈的两根触须是不停的交叉摆动的,发现后,双掌呈瓦形轻轻扣住,用该用的那一只手感觉并轻轻捏住蝈蝈的后脖颈,另一只手弓着,利用树枝树叶阻挡,防止被咬。

  蝈蝈是趴在树枝和或树叶上的,使用扣蝈蝈背部的那只手轻轻捏,晚上只要你不逆着月光,阴影晃罩蝈蝈,在接触蝈蝈之前,它几乎是看不到人的,它在夜晚主要是靠声音和振动感知周围环境的。

  捕捉时要轻轻的虚扣,防止树上尖刺扎手,也防止蝈蝈咬手,你扣住它的时候,只有不用力挤压,它会处于装死的静止状态,轻轻摸它,它也不动。

  有机会的一定要试试,非常好玩,长这么大除了第一次外,我没让蝈蝈咬到过。

  正文完。

  恐怕农村的小男孩没有不喜欢逮蝈蝈的,提前撅一根高粱秸秆,去掉叶,用牙撕下一条硬皮,折十厘米一截,呈U型插入高梁秆的软芯内插透,不同方向隔十公分左右插一个,用来囚禁捉到的蝈蝈的后脖颈,并防止蝈蝈彼此能接触到而相互撕咬,一米多长的高粱秆上能囚禁十多只没问题。

  另一种是从高粱结处切断,每节用小刀均匀地破成八辦,刮掉里面的软瓤剩下的硬皮叫席们或席敏或席米,我估且叫做席米,十六根席米能编一个椭圆形的蝈蝈笼子,装上蝈蝈带在身边当宠物,编蝈蝈笼是每个孩子的基础技能。

  抓回来的蝈蝈,放到自家院中的扁豆架,丝瓜架,葫芦架,葡萄架或者院里树上,白天深夜都能听到蝈蝈的叫声,天越热蝈蝈叫的越欢,花卉等低矮的植物上,不能放养蝈蝈,容易被鸡吃掉。

  捉蝈蝈的地点有讲究,高粱地玉米地不去,一是太高够不着,二是叶子边缘容易划伤裸露的肌肤,红薯地花生地不去,植株太低,人居高临下,很容易被蝈蝈发现而逃窜,捕捉成功率不高,棉花地不去,为防治棉铃虫经常打药,很少有活的蝈蝈。理想的地方是芝麻地,黄豆地,谷子地,高低合适,蝈蝈又多。

  母蝈蝈在我们那地方叫驴驹,和蝈蝈的区别是,长有尾巴,翼翅短小不会叫,豪无玩趣,无人去抓,偶尔顺手抓回去喂鸡。

有蝈蝈的地方,旁边附近就能找到驴驹,有个顺口溜这样形容:蝈蝈叫来驴驹听,气的蚂蚱瞎扑楞。

  捉蝈蝈有技巧,不能双掌平拍蝈蝈受到挤压会咬人,两颗大牙像剪刀能轻易咬破手掌,咬住不松口,把身子揪下来脑袋还死咬着不放。

  被咬住后,只能平摊手掌放到植物上任其离去,要拱起掌心扣,然后一只手用拇指轻压蝈蝈身体侧面,用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蝈蝈的后脖颈别动,必须另一只手先撤离就OK了。

  后面有一篇捉王八的故事,绷紧手掌,王八咬不着手心,这招对蝈蝈无效,它会轻易破防,绷的越紧咬的越狠。

  闲话少说下一篇讲人人都想当的一种动物―王八,呃,是油尽灯枯的老年人或病入膏肓的病人想当,不是你我别误会,精彩继续。

上一章 超级小旋风 聊斋童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