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竹笺林
本书标签: 古代  本文主要摘录好文章  男女混合频   

爱情最好是要合适

竹笺林

说起爱情,就不得不提起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间的爱情故事。梁思成曾问过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来回答你,你准备好要听了吗?”林徽因的回答,也表明了她对梁思成的态度,她已经认定梁思成是她最合适的那个人。

林徽因生于浙江杭州,她的母亲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落后狭隘,性格也不是很好,因此很不受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喜欢,因为不受宠,她的母亲总是爱发牢骚。正是看到了母亲婚姻的悲剧,林徽因自小就懂得了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林长民虽然不喜欢她母亲,却对林徽因十分喜欢,林徽因自小便十分聪慧,林长民外出考察总是喜欢带着她,想让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林徽因也因此多了不少见识,具备当时中国传统女性所缺乏的独立精神和现代气质。

1919年,梁思成跟随父亲去拜访林长民,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见。林徽因14岁,明眸皓齿,神采飞扬,美丽动人;梁思成17岁,温文尔雅,幽默风趣,机智稳重。林徽因当时的灵秀和神采立刻吸引了梁思成,这一次的见面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次年春,林徽因跟随父亲去了英国,在此期间,她结识了父亲的弟子徐志摩,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气质所吸引,对林徽因展开了激烈的追求,给林徽因写了不少情诗,林徽因虽然也被徐志摩的才华所吸引,但在爱情方面,林徽因是非常理智的。

此时的徐志摩,已经有了妻子张幼仪,以林徽因的见识与气度,自然不会做插足别人家庭的事,徐志摩对她的感情,她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事后林徽因曾说过:“徐志摩喜欢的那个我不是真正的我,是他想象出来的我。”显然林徽因在感情方面看的十分透彻。徐志摩与她并不合适。

归国后,在父亲的安排下,林徽因与梁思成进行了第二次见面,第一次的见面是年少时的匆匆一瞥,但这次的见面就是两人情定终身的见面了。林徽因被梁思成的沉稳,大气所吸引,梁思成也深深的被林徽因不俗的见识与谈吐所吸引。两人情投意合,经常在北海公园的松波图书馆约会,周末图书馆不开放,但图书馆馆长是梁思成父亲梁启超,因此他能拿到钥匙,两人经常在图书馆交流,交谈中,林徽因说她想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说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学科,我极爱绘画,接着也选择了这个专业。”这是后来梁思成所说的,因为林徽因的启迪,他找到了他事业上的方向。

出国前,梁思成不幸遭遇车祸,也正是在此期间,林徽因日日在医院陪伴梁思成,两人感情突飞猛进。隔年,梁思成痊愈,与林徽因一起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但宾大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好报考建筑系。在校期间,林徽因出门前要梳妆打扮很久,梁思成就在楼下默默等待,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

天有不测风云,1925年,林徽因父亲中弹身亡,在丧父之痛下,林徽因也失去了经济支持,她不得不考虑放弃学业,此时梁启超写来书信,说林长民的女儿就是她的女儿,何况她是梁家的准儿媳,让梁思成转告林徽因不用担心学费的事,鼓起勇气,继续完成她的学业,且嘱咐梁思成好好安慰照顾林徽因。这番话,自然让身处困境的林徽因感受到了温暖,在梁思成的陪伴下,她渐渐走了出来,与梁思成一起,完成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业。1928年,两人在加拿大完婚,后去欧洲度蜜月,他们每到一处,就参观当地的建筑,了解城市历史。两个人能走到一起,也是因为思想上的契合。

梁思成与林徽因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学成归国后,就在东北大学组建了建筑系,两人教书育人,一起相伴去各地考察。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中国多地失守,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开始了逃亡。

他们一家人一路逃到昆明,后又辗转多地,最后安居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小镇李庄。在李庄居住的这段日子里,他们夫妇贫病交加,林徽因一直卧病在床,梁思成只好卖钢笔,手表给林徽因买药、买营养品,为了不让林徽因担心,梁思成还开玩笑的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因家里贫困,梁思成一家只好顿顿吃糙米,有一次儿子梁从诫没忍住偷偷吃了给林徽因用来补身体的蜂蜜,梁思成第一次打了孩子。梁思成处处为林徽因着想,林徽因又何尝不是,梁思成的戒尺丢了,林徽因拿着家里仅剩的一点积蓄也要去为梁思成买把新的戒尺。

林徽因病情越来越恶化,好友费慰梅担心她的病情,多次劝她去美国医治,但林徽因说国家正在危难当中,她不能离开,死也要死在祖国的领土上,如此深明大义,实在令人佩服。据他们的女儿梁再冰回忆,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她的父母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尤其是父亲梁思成,梁思成经常教他们读诗,依然乐此不疲的画他的建筑图,母亲林徽因就协助他整理笔记,协助梁思成一起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本书是他们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1946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平。此时林徽因的身体已因九年的颠沛流离全部垮了,但她仍没有停下脚步,她与梁思成一起合作设计了国徽,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在人生的最后之际都没停止创造自己的价值。20世纪50年代时,北平开始了一股“破旧立新”风,梁思成与林徽因极力阻止,与那些人争论,拼尽全力的保护古建筑,但仍然没能阻止他们的动作。因无法保护古建筑,林徽因一直郁郁寡欢,最后于1955年3月31日晚离开人世。

一代才女,呕心沥血撰写建筑理论,为保护古建筑四处奔波,却从没为自己设计过房子。这一次,梁思成为她设计了墓穴,他为此生最爱的人设计了她最后的安身之处。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就在于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回想起两人结婚那天梁思成的问题,以及林徽因的要用一生来回答。现在看来,林徽因的这个答案,漫长而丰富。

廾柒各位客官,欢迎来到竹笺林~

廾柒如果有喜欢的故事,欢迎来倾诉

廾柒我们这里就是您的竹林

廾柒欢迎光临~

梁思成小哥哥的语录情话

梁思成:“林小姐——”

林徽因:“请不要这样称呼我,你可以叫我徽因。”

梁思成:“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林徽因:“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林徽因:“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

这大概就是每个人都向往和穷尽一生追求的爱情吧。彼此坦白、真诚、爱慕。愿意用一生去偿还这一世情。

上一章 再别康桥 竹笺林最新章节 下一章 谈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