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明月出东天
本书标签: 古代  优秀  加油     

第三十八章纷乱背后有心人

明月出东天

  第三十八章纷乱背后有心人

  

  马跃吩咐完探子后,回到房中取出笔墨思索一番一挥而就写了封信函。叫来一位心腹卫士,将信函交给他,低声耳提面命一番,卫士告辞而去。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几日过去。这一天建都通往水西城的官道上行来一队骑兵。

  正是盖雯雯、刘虎等人。

  只不过比起前几日来,身后多出了两架马车。此时众人已经来到了距离水西城最近的一处小城。

  从此处出发再行走四十余里便是水西。是以刘虎提议大家可以在这座叫做左门的小城暂歇,也好等待身后的大队。

  毕竟这最后一段路程还需要盖雯雯与送亲大队一同走。好在他们领先刘文也只有两日行程,并非不好赶上。

  众人商量了一番后便在左门城东门外靠近水西一侧扎下了大营,并派遣兵士去县中采购了一些食用之物。

  之后便安心下来等待与大队汇合了。很快夜色降临,一日光阴又将逝去,左门城里外全部恢复了宁静。

  而此时此刻建都城丞相府中,也有件奇事在发生。

  那便是劳苦功高,妙算无穷的丞相大人、军士先生在安排自己的后事。

  可是无论怎么看程术程大人都不像个将要过世的人,虽然按年龄算他比孙景还要大三岁。可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他都比孙景硬朗的多。

  这或许和程术的生活习惯有关。

  没有和大家交代的是,程术对于道教经意极其推崇。平日里惯爱淡薄饮食,不喜奢靡享乐,可以说是有点儿万物不赢于怀的意思。

  而且偌大的丞相府也没几个下人,仅有的一些老家人还都是些战场上的残废老兵或者流民中的老弱妇孺。

  此时此刻程术正将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吩咐着自家的身后事。

  从门口望进去,大堂中仅仅点着几盏油灯。油灯下上首坐着红光满面须发皆白的程术,下方是他的两个儿子、两房儿媳和两个孙子、一个孙女。

  可是不只程术一片平和,就连下方的儿孙家人也神态安详。只有在吩咐道哪个人时才恭敬得应诺一声。

  而且不止大堂里外甚至整座院子中都没有一个仆人的影子。无论怎么看都让人觉得那么诡异。

  不大一会儿程术吩咐完毕,挥手令家人全部退下,起身走出大堂来到门外的庭院里。将双手负在背后昂起头来望着漫天的繁星长叹口气:

  “大师兄,当年师弟年少轻狂不听你劝。这些年来劳心劳力果然最多也不过如此而已,且巅峰将逝。”

  说着说着摇摇头,沉默了一会儿,再度自言自语道:

  “只为我们一时意气,害得天下凭空多出了若多年纷扰。不知多亡几人,多伤几命?如今师弟欲亡羊补牢,也不知能减轻几分罪孽……”

  而程术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对星空嗟叹时北地乾国都城中猛然间钟鼓齐鸣,不一刻四门大开使节频出。

  原来乾国的开国军士,第一任丞相旬易于是夜掌灯时分病逝了。

  旬易是乾国开国之君魏真的潜邸之臣,在魏真还是一介王爵继承人时便与之相识。这几十年走来,为魏真出谋划策,堪称运筹帷幄。

  无论是最早时与兄弟争爵位,还是前朝大崩溃期一步步走来谋划军权、官位、地盘直至最后建国,都充满了旬易的影子。

  而这还不是旬易最让乾国百官敬服的,最让乾国上下竖大拇指赞叹的是旬易的节俭。

  他一生都未曾娶妻生子且崇尚道德,好读道经。最后干脆连丞相府都退了去,请求魏真在城中为他修建了一座小道观。

  旬易便干脆地穿上道冠道袍住了进去。

  从此乾国偌大的都城便在皇宫边上紧挨着一座占地不大,修建的也十分平常的小道观。

  这甚至成为了乾国一个笑谈,当然了不是贬义的而已。

  当晚乾国皇帝魏真听到内侍来报,便悲痛欲绝,不顾任何人劝阻托着病体连夜亲自为旬易主持葬礼。

  但却在朝阳初升之时又一次晕了过去。

  这下大乾国都城中整个乱了套。

  先是护国军师丞相大人夜里病逝,接着皇帝晕倒。再加上这些年魏真的身体情况,也不由得很多人不多想。

  而面对眼前这个一着不慎便有倾覆之危的局面,魏真的最大的两个儿子却没有半点忧虑与悲戚,而是更加加急了某些动作。

  好不容易压在头顶上的两座大山一座没了,一座暂时顾不上他们,还不趁机加紧更待何时。

  是以无论白天还是夜里,太子府与粟王府中人来人往打着各种名号的文臣武将络绎不绝。

  而就在此时太子魏元接到了二弟魏武求见的通报。二人进了客厅分宾主落座,先是感慨了一番旬易,又替魏真祈福几句互相劝慰一阵。

  魏武说出了此来的目的,那就是眼前大乾风雨不顺,诸事不协。他特意前来旧事重提,去城外小山上为大乾也为父皇祈福一番。

  原本二人便有此一议,只是随着魏真病体转好,也就没有去成。这一次魏武旧事重提,再一次提议去祈福。

  一来求苍天庇佑,二来振奋一下大乾士气,三来让天下人都看到兄弟二人齐心合力的局面。

  对于魏武的提议太子魏元慨然应允,二人将日期定好后魏武起身告辞。

  待转过身以后,双方都没有见到对方露出的那一抹冷笑。

  当然这一切都是从第二日魏真主持旬易葬礼时忽然晕厥开始的。而在前一日夜里旬易去世时还发生了另一件事。

  只不过这件事不是发生在乾,也不是发生在墉,而是在申。

  当时申国国都的军师府内,已经须发斑白满脸皱纹堆垒的申国军师丞相徐慧正在同往常一般听取麾下汇报。

  徐慧不但是申国军士丞相,还兼职情报收集整理,可以说是刘权的肱股之臣。而他也确实没有辱没了这层身份与信任,从刘权尚在弱小时便一路扶持到了现在。

  只不过徐慧有个特点几乎人所共知,不好女色唯爱黄白之物,也不知道他个膝下无子的老鳏夫要这么多钱作甚?

  除此之外唯一与其他人不同的便是喜好道学,甚至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诨号:钱谋道人。

  曾一时沦为笑谈。

  可是不得不说的是,自此之后徐慧便真正成为了刘权手下第一人,而且深得刘权信重。

  此时的徐慧正端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捧着茶盏闭目养神。下方左右有两张长长的几案,几案后面是数名忙忙碌碌的年轻人。

  这些人都是申国权贵之家和豪绅大族塞过来的子弟。他们负责将一条条从四面八方汇总过来的消息情报事无大小分门别类读给徐慧听。

  徐慧从中得出什么结论他们也不得而知,问也不会搭理。

  而就在徐慧听完数条来自墉国与本国都城的消息后,忽然站起身来遣散了在座众人。而后背着手走出房间自言自语道:

  “乱得好啊,既然打造不成器,那便毁了回回炉也不错!”

  

上一章 第三十七章帛箭定计有临渊 明月出东天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诸方联动又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