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有感随笔
本书标签: 短篇  帝灵降世  生活感想   

童年成了别人的历史

有感随笔

对于历史,我是由衷的喜欢。缘由是幼时与父亲生活的时间较多,自打上学起就与父亲在单位大院里生活,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长期与母亲分居两地,遇到父亲出差时我就独自一个人在家。刚上小学时不会做饭,但手里有父亲备足的伙食钱,放学后就自己去食堂打饭吃。吃完饭,自己写完作业,也会跟大院里的小孩玩耍一下。但大多时候,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呆在楼上的房间里,听一下音乐,更多的时候还是看书。父亲也是个爱看书的人,因此家里订有许多杂志。像《今古传奇》、《故事会》、《知音》、《辽宁青年》、《纵横》等这些杂志,其它还有单位上订的刊物,如《半月谈》、《求是》等这些刊物。

那是九十年代初的古镇,除了杂志,也没什么多余的书可看,或许是一个人太孤单,无形中我就随意翻开来看,没曾想也开始慢慢沉浸在这些杂志上了,也渐渐爱上了阅读。可能跟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因此,我总比同龄人更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一点上父亲也总是说,他出门去也挺放心我的。

在孩童的记忆里,家里的杂志我都翻了个遍,上五年级时我就开始发现,我并不满足诸如《故事会》、《今古传奇》等这些肤浅的故事,已不再吸引我,唯有《纵横》这本杂志越看越有劲,几乎每一页我都不会放过,而这本杂志每月刊发一期,一本杂志我两天就能看完。常常在意犹未尽中就开始期待下一期的到来,因而每到下一个月的前一周,我就会去邮局打探一下是否到了没有?每每收到新一期的《纵横》杂志,就会让我激动不已。

说到底,都是那时没什么多余的书可看。因而许多名著本该是那时就应读到的,毕竟时间和经历都很充足,可惜没有更好的读书条件。相比现在的小学生学习那么沉重的负担,我发现我们那时就是一边玩一边读书的,但整个小学学习都非常好。小学五年级时我参与全国数学奥林匹克赛,我考了全县第四名。所以我发现,读课外书并不影响学习,并不像现在的小孩玩手机玩游戏那样才是真的荒废,再说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这些新科技的东西玩。家里没有电视,单位会议室有一台21英寸的彩色电视,周末会去看一下,但单位的大人们喜欢看新闻,总是走进来就关掉了我们爱看的动画片,大人们那种强行截断精彩画面的失望和伤心,恐怕是当时整个院里小屁孩们最难过的事了。父亲在家时候,每周必定要带我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的,那个年代流行的功夫片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

说到《纵横》这本杂志,那是编写得相当好的一本历史人文资料,里面有历史人物故事,国家历史大事件,还有各种关于历史中发生的奇闻秩事,而且里面的配图紧跟文章事实搭配,基本都是真实的黑白历史照片。确切说,这是一本关于历史正面的部分的续集和补充,关于野史的部分更精彩,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像小时在这本杂志中我就了解到鲁迅有个包办的婚姻妻子叫朱安,还有关于他的人生中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比如还有像孙中山与***的故事,印象更深的还有像***与她保姆李燕娥的姐妹情深,共同陪伴彼此五十多年,直至去世。一代国母待下人如至亲,直到今天我回想起来,依旧感动不已。时代造就人的命运,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就是历史的传奇。《纵横》这本杂志不止讲中国的历史,也有关于国外的历史人物秩事和一些有趣的人物传记,真的非常好看,文章也写得通俗易懂。

或许是儿时生活的这段孤单往事,让我喜欢上了历史,因为读这些历史秩闻越事的时候,我感觉好像有一个人在陪着我给我讲故事,每一段都很精彩,了解不同年代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社会发生着的一系列事件和变革,使人产生联想和思考,甚至在脑海里会把历史进行还原,这种奇妙的思维很适合孤单中的我。真的,这本杂志对我影响蛮大的,并且一至陪我到初中毕业,直到上了高中离开了那个古镇为止。

多年后,我已经忘记我曾是多么地喜欢这本杂志,直到前几年突然又想起它,才发现市面上早也看不到这本杂志的影子,或者它已经改版换了名称,不得而知。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也让纸质媒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替代,许多媒介早也面临了改制合并或解散的生存现实,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趋势,也没什么好遗憾。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太喜欢读电子书籍,而更喜欢读纸质的书本。如今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更是把人们的阅读习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手机浏览无不方便。回顾过往,我还是依然怀念我童年生活的时光,那个除了看书没得手机玩的年代,那份单纯的快乐和满足更让我感到幸福和静心。

上一章 A股 有感随笔最新章节 下一章 补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