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小谈诡事
本书标签: 短篇 

第一

小谈诡事

第一次写作

不过,既然都开始了,那也没必要遮遮掩掩了

这本书,我还没想好该写啥

这么晚了,先睡吧,明天再写

请您点上一炉香,听我说一个离奇的故事,一炉香烧完,今天的故事也差不多完了。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一口井,是全村唯一的水源。突然有一天,去那口井必经的路上出现了一颗“东西”,形如陨石,周体通红,那种红色与世间任何已知的红色都不同,倒是有点像古代传说中出现异象时苍穹上空显现的神秘红色。

刚开始,那颗“东西”只是静静的待在原地,没有造成任何破坏。村民们头几天见了面还把这作为谈资,之后就兴味寡然,好似它从每个人一出生起就在那里。

人们还是照旧走那条路到井边打水,唯一的麻烦事,如果说真的造成了什么麻烦的话,那就是,村民不得不绕一点点远路,但只不过就是几步路的事情,谁又在乎呢。

一个月后,奇怪的事发生了。几乎村里每个人都发现,走到井口的路程比以前远了,后一天总是比前一天要多走上几十步。人们恍然大悟,这颗“东西”正在越变越大,相比它刚出现的那天,现在几乎已经是当初个头的一倍那么大了啊。另一件令大家想不通的事,居然在这一个月里没有任何人发现这件事,毕竟每天,村民去打水的路上都会看到它呀。

于是,全村人聚集一堂,商量解决办法。

一位老头说:“诸位,说老实话,自从这个不详的“东西”降临到我们村子那天起,我就预感到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现在终于验证了我当初的想法是十分正确的。至于解决办法嘛,依我看还得请教村里最有智慧的假聪明先生的看法。”

假聪明先生的脑壳慢悠悠的从厚厚的书本上沿探出来,他扶了扶快从鼻梁上掉下来的眼镜,答道:“我查遍了历代先人的著述,终于查到有一位史学家描写过他所在的朝代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至于为什么说类似而不是相同,是因为他们没等这颗“东西”长大就把它移走了。”

“那后面还写了什么?”有心急的村民插嘴问道。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所以,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生过完全相同的事。如果说没有书本记录过以前的人如何解决的话,显而易见,我们也只能束手无策。”

一个年轻人意气风发的站起来,高声说:“我觉得现在行动也来得及,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有一天能把它移走。”

底下立即有人反对说:“年轻人说话不要轻飘飘,这得需要多少人力,花费多少时间?就算真能实现,干这活又没有收入叫人怎么赚钱养家,这你有没有考虑过?”

年轻人答不上来,红着脸坐下了。

此后,大家交头接耳,但再也没有什么人提出建议。讨论无疾而终,客观的说也不是毫无收获,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的,散伙的时候大家都懊悔的说着像“要是早一点发现就好了”这样的话。

所有人依旧照常绕路去打水,只有那个年轻人每天扛着锄头埋头挖着那颗“东西”。路过的人三三两两间都会七嘴八舌的议论一番。

七天后,年轻人突然向全村人宣布,那颗“东西”已经被他移走了。大家半信半疑,于是,年轻人决定带大家去看个究竟。

一到那里,大伙都哈哈大笑起来,不是开心的笑,而是嘲笑,因为,那颗“东西”原原本本还在那里。

于是,有的人悻悻的说:“我看他准是精神错乱了。”

有的人同情的说:“太可怜了,原本是好端端的一个人。”

其余的人也都指指点点,总之,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笑话。

年轻人不紧不慢的说:“你们不信的话,我当场从这里走过去。”

大家笑的更大声了,直到年轻人真的往那颗“东西”走去,然后,消失在众人眼前。在场的每个人都惊愕万分,十分好奇的跑到那颗“东西”跟前,又摸又看,甚至个别有胆儿大的也想试着走过去,但纷纷撞了个人仰马翻。

大家争着围住已经从那颗“东西”中走出来的年轻人,想要知道其中奥秘。

年轻人就把他偶然遇到一位僧人的经过讲给大家听。

村里召集大家开会的那天晚上,年轻人独自坐在附近,回想着白天被众人奚落的情景,心里一阵沮丧。正感到茫然的时候,突然,他感到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借着微弱的月光,他抬头看到一个僧人站在他面前。

“年轻人,我看你神色疲惫,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面前这颗“东西”挡了我们村里人的路,我提议把它移走,但是没有人赞成。”

“可那里什么都没有啊。”

“不可能,它明明就在那里啊,如此巨大,你难道看不见?”

“相由心生,心小则相大,心大则相小。”

“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像你一样看不到它?”

“既由心生,当由心灭。心性坚定,何须外求。”说完,僧人飘然离去。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已经知道了,年轻人按着自己的想法挖了七天后,他的那颗“东西”消失了。

故事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你问我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我只能告诉你们,村里有的人像那个年轻人一样再也看不到那颗“东西”,而有的人一辈子都只能绕远路去井边打水,至于原因我也不清楚,我只负责讲故事,其余的并不比听故事的你们懂得更多

小谈诡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个鬼故事了,这次会很短,毕竟本人太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