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探索古今奇闻异事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悬疑  探索未知 

第42章 楚国大盗带10万人入深山神秘失踪 前引

探索古今奇闻异事

前引。

盗跖和庄蹻,被并称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盗。相对于盗跖,庄蹻的名字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其做出的功业却远超盗跖。公元前278年,楚国大盗庄蹻率10万深入丛林,消失无踪。169年后,由其建立的古滇国归附汉朝,我国凭添了一个大省。

盗跖出身贵族(坐怀不乱柳下惠的弟弟),其出身没有争议之处,但庄蹻的出身却有好几种说法。

①关于庄硚的出生。

其一、出身贵族,曾经担任楚国将军。

其二、楚国大盗,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

庄蹻出身贵族并且担任将军的主要依据是《史记西南夷列传》,据记载: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这段记载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楚威王派及将军庄蹻远征至滇;二是,秦国攻占巴和黔中郡,庄蹻归国无路,所以建立滇国自立称王。下面笔者就来分析一下这段记载的可靠性。

楚威王时期是楚国发展的顶峰,其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五岭,北至汝、颖、沂、泗,尤其是灭掉越国之后,长江中下游以及支流众多的淮河流域皆归楚国。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国占据了巴国的江州(今重庆),设立了巫郡和黔中郡。楚威王在此时派兵进入云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这次军事开拓一共进行了多少年呢?我们接着分析。

根据《史记》记载,庄蹻征服云南,归报楚国的时间是在秦国攻占巴和黔中郡之时,即“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这一年是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和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相隔了52年。用了52年的时间才征服了云南?再说,即使此时庄蹻还活着,至少也得80多岁了吧?不太现实!

其实,前人已经发现了《史记》记载的错误,如果把庄蹻入滇放在楚顷襄王时期,历史事件和时间正好吻合。因此,庄蹻是楚威王派去征服云南(滇)的记载是错误的。

那么,庄蹻是贵族的依据何在呢?

在《史记》中,能够证明庄蹻是贵族的只有“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这么一句话。那么,这一句话是否能够证明庄蹻的贵族身份呢?有可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儿子被称作公子,公子的儿子被称为公孙,公孙的儿子如果不是嫡出,就会在父亲或者祖先的名字或者谥号中选一个字来给自己取姓。如孔子姓孔,就是把他祖先孔父嘉名字中的孔字取做了姓;段姓是郑庄公弟弟共叔段名字中的“段”字取做了姓。

楚国的庄姓来源于楚庄王谥号中的“庄”。但庄姓不应该是楚国的公族,因为楚国的公族只有屈、昭、景三姓。庄姓在楚国最高也就是个破落贵族,社会地位应该在下大夫和士之间。但破落贵族也是贵族,因此,以《史记》中记载的“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来推测庄蹻是楚国贵族应该是合理的。

那么,庄蹻是楚国将军吗?

以庄蹻的出身背景,在军队中谋取一个职位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否为将军,还得看分析。

在楚顷襄王时期,庄姓出现了一位庄辛(亡羊补牢成语的原创),曾经担任过楚国令尹。不过,这个令尹可不是因为他出身高贵而得来的,而是楚顷襄王在危难之际当做救命稻草拉来的。

据记载,庄辛(此时是大夫身份)是在楚顷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因进谏楚顷襄王不纳,愤而出走赵国的。而从楚顷襄王十九年到二十一年,楚国在秦国的攻击下,连连丢失上庸、汉北、西陵等地。二十一年,白起率军攻克了郢都,烧毁了楚国的王陵,楚顷襄王只得迁都陈县(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此时认为庄辛的进谏是正确的的,于是把庄辛从赵国请了回来,任命为令尹,封为阳陵君。

楚国屡次战败,加深了国内的统治危机和阶级矛盾,笔者认为,庄蹻起义或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至于《荀子议兵篇》中所言的“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被后人认定庄蹻起义和公元前301年楚国兵败垂杀密切相关是没有道理的。笔者认为,这只不过是《荀子》行文的一种并列用法,它们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庄蹻的起义,使摇摇欲坠的楚国雪上加霜,才是楚顷襄王决定要征召庄辛回国就任令尹的直接原因,其目的就是要分化瓦解和拉拢庄蹻。不然,在同一时间,同一姓氏,都手握大权,又同时出现,历史难道真有这么巧合?

至于庄辛和庄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笔者不好判断,但笔者认为,此二人最起码应该是同宗,而且,庄辛是具有说服庄蹻的能力的。

当然了,这仅是笔者的猜测,毕竟,大胆的猜测就是真相的一半嘛!

在庄辛担任楚国令尹之后,为暴于楚国的庄蹻起义突然销声匿迹了,这不得不令人奇怪!

那么,庄蹻率领的起义军哪里去了呢?

②庄蹻建立滇国的前因后果。

这件事很复杂,需要笔者细细道来。

秦楚之间爆发的战争有一个临界点,那就是楚国的巫郡,具体来说,就是枳县(今四川涪陵市)。该地不仅产榨菜,还产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盐。

在秦楚之间发生的那些战争中,总是会提到巫和黔中郡,这是因为楚国在楚威王时期占据了巴和江州(今重庆),把巴国三大盐泉全部据为己有,彻底封死了秦国想从巴地得到盐的可能,这才使得秦国狗急跳墙,不顾一切地发动战争,想要把枳县抢走。楚国的灭亡也是因于此,这就是《战国策燕策》中提到的“楚得枳而国亡”。

相对于中原列国,楚国和秦国是对产于巴国的盐最为依赖。

周朝灭商后,周公急着营造洛阳,其目的就是为了就近控制河东解池的池盐,以便于利用盐来控制诸侯;周武王把泰伯之后分封在虞国,就是想用盐池的利益来回报当年太伯仲雍让位周文王之恩;虢国一个小国能够成为周王室的金牌打手,就是因为有了盐池之利,才能够发展军队;郑庄公之所以会对周朝卿士的职位这么在意,以至于和周桓王兵戎相见,大打出手,就是为了能够掌握池盐的管理权和分配权,以便于控制诸侯;晋国之所以会成为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就是在灭掉虞国和虢国之后,占据了解池,独占池盐之利;三家分晋初期,魏国为什么会一家独大,就是因为占据了解池;齐国为什么会实力雄厚,就是因为他立国在海边,可以独享鱼盐之利;赵国在赵武灵王时期为什么一定要胡服骑射,这是因为在林胡地区发现了红盐池和花马盐池。只有秦楚二国都是位于内陆地区,又是中原列国心目中的蛮夷,盐给的配额也少,所以受盐的控制最大。

楚国是最早发现这一点的,因此,在先成为巴国的小弟后,满足了对盐的需求,然后不断扩张,用了楚肃王、楚宣王和楚威王三世的时间,终于占据了巴国的三大盐泉,由盐的纯输入国变成了输出国。

楚国灭掉越国后,其疆域已经延伸到了海边,已经不需要巴盐来满足国内的需求。可是,楚国为了控制江汉诸小国和秦国的需要,仍然占据了巴东盐池,在国家利益面前,楚国直接无视了秦国曾经帮助自己复国的恩情和与自己历代联姻的事实,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切都靠边站。

秦国随后也发现了这一点,这也是秦惠文王为什么要伐蜀的主要原因。可是,楚国下手得早,巴国的三大盐泉皆被楚国占据,楚威王又很强势,秦国不敢贸然开战。好在继位的楚怀王好骗,被秦国诱入武关,成了俘虏。

秦国提出的放人条件就是要楚国割让巫和黔中郡。可楚怀王虽然昏庸,但也知道这两地对楚国的重要性,因此宁死不肯。据《史记楚世家》记载:

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彊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秦国见楚怀王不肯,国内又立了楚顷襄王,恼羞成怒,这才有了以后围绕着巫和黔中郡一系列的战争。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

(楚顷襄王)十九年,秦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将白起拔我西陵。二十一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於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

这段记载信息量非常大,也是本篇中解释庄蹻这支起义军的下落和庄蹻为什么要建立滇国的依据。

让我们先把年代罗列一下再分析:

1、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国占据了巴国的江州(今重庆),建立了巫郡和黔中郡。

2、楚怀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96年),秦国扣留楚怀王,要挟楚国割让巫、黔中郡,被楚国拒绝。

3、楚顷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秦军击败楚军,楚国割让上庸、汉水之北给秦国。

4、楚顷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秦将军白起攻占楚国西陵(今湖北宜昌)。

5、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郢都,烧毁楚王陵墓,楚顷襄王迁都陈县。

6、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国再次攻占巫、黔中郡。《史记楚世家》的记载是:“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

问题出现了,既然楚国没有把巫、黔中郡割让给秦国,也没有证据表明秦国占领过巫、黔中郡。那么,《史记》为什么要记载为“秦复拔我巫、黔中郡”呢?

我们知道,“复”字表示的是再次的意思,既然《史记》中这么记载,那就说明在楚顷襄王十九年到二十二年间(公元前280年~277年),秦国曾经占据过巫、黔中郡,楚国也曾经收复过巫、黔中郡,可又被秦国再次占据。不然,《史记楚世家》中怎么会出现“秦复拔我巫、黔中郡”的记载呢?

③结论。

来还原下历史。

1、公元前280年,秦军击败楚军,楚国割让上庸、汉水以北给秦国。秦国封堵死了巫、黔中郡的北门。

2、公元前279年,白起攻占西陵,隔断了楚军支援巫、黔中郡的水上通道,对巫、黔中郡的楚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同年,蜀守张若攻占巫、黔中郡。

3、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不甘失败,想要起兵夺回巫、黔中郡,可被白起打破郢都,只得迁都陈县。同年,深受战火之苦的楚国人民在楚军中下级军官庄蹻的领导下起义。

为了平息庄蹻起义,楚顷襄王召回了远在赵国的庄辛,委任其为令尹,全面主持招抚庄蹻事宜。庄蹻在同宗庄辛的劝说下,同意招安,接受了楚国将军的委任和收复巫、黔中郡的任务。同年,庄蹻率领起义军收复了巫、黔中郡。

4、公元前278~277年,秦军见庄蹻收复了巫、黔中郡,又起兵争夺。庄蹻在秦军上庸、西陵、蜀郡的三面夹攻下,寡不敌众。想要退回陈县,可是退路已经被秦军堵死。无奈之下,庄蹻只得率众向西南退却,直至到了云南。后在云南建立了滇国,自称滇王。

综上所述,庄蹻应该是出身于破落贵族的中下级军官,起义被招安后受封为将军。其远赴云南建立滇国本不是初愿,而是被秦军隔断了后路,归国无望后所做的选择。也就是说,庄蹻称王是被时势逼迫,是处于困境中的无奈之举。但也因此,庄蹻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开发大西南的人,其建立的滇国是早于陈胜吴广起义的第一个农民政权。

上一章 第41集 岩石中现铁棒,是大自然神奇力量还是外星人遗址 探索古今奇闻异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3集 昆仑山三大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