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我在人间收故事
本书标签: 现代  一日多更  每章一个故事   

神君显灵

我在人间收故事

笔笔(作者)不好意思啊,昨天在收集故事,忘记更新了。作为补偿,今天多更几个吧

讲一个发生在二十多年前,因为关圣帝君显灵点化破案的故事。

  

  时间回到1997年左右,一名十六岁的女生小慧,是台湾某高工夜间补习学校的学生。小慧自幼懂事乖巧。除了晚上上夜校之外,白天还要帮忙父母在邮局的门口摆水果摊,分担父母的家庭压力。当年的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小慧因为身体感觉到不适,中午便回到家中,到她父母的房间午睡。下午五点二十分左右,小慧的妈妈回到家里,原本要叫醒自己的女儿到夜校去上学,怎知在掀开女儿被褥那一刹那,却让她看到一生都刻骨铭心又惊恐痛心的一幕——小慧光着身体,胸口和颈部残留着大片血迹,仰卧陈尸在床上,已经死亡长达好几个小时。

  报警后警方立刻到现场勘察,经过台湾警署CSI鉴识人员的现场勘察发现,小慧总共被凶徒用刀连刺二十一刀后毙命,其中颈部被捅十一刀,左右肺部被刺十刀,喉部、气管、肺部、心包膜等部位都受到强力刺杀重创惨死。除了小慧被奸杀之外,现场家中的几千块钱也被凶手盗走。经过警方的现场勘察发现,除了杀人盗窃之外,案发现场厨房里的一把水果刀也同样丢失。因此判断,凶手应该是进入死者家中,利用了厨房的水果刀进行行凶,作案结束后,凶手携带凶器离开作案现场。而现场厅堂、房间遗留下来的极其零星的几点血迹也被CSI进行了采证,可以证明是凶手在实施犯罪之后携凶器仓皇离开。根据犯罪现场研判,警方办案人员初步判断,凶手的犯案动机是否是一场临时起意的杀人,也就是说原本凶手的目的是为了谋财,所以入室进行了盗窃。但是在盗窃得手过程中,发现家中只有小慧一个人在家时,便临时起意对小慧进行了性侵并最终杀人灭口。不过,警局专案组的高组长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其一,现场没有撬挖、或者是翻窗入室的痕迹,现场的房门门锁没有被破坏、也没有翻窗鞋印等痕迹证明,同时在整个犯罪的过程当中,也没有打斗、挣扎的痕迹,也就是现场在行凶之后仍保持得非常整齐,没有多余的破坏迹象,因此可以排除陌生外贼入室的可能性;其二,若排除是陌生人员入室作案,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就是熟人作案。高组长分析,凶手很可能是小慧认识的人,并且是小慧自愿开门把凶手带进家中。毕竟若是陌生人强行进屋,小慧不可能不发生叫喊和挣扎打斗,若有的话周边邻里也应该有所反应。再说,犯罪现场有两道门,若是陌生人进入小慧不可能打开最外层的铁门。因此,锁定小慧身边的关系人才是破案的关键所在。根据高组长的分析推理,决定将调查怀疑人群锁定在几个方面——

  方向一、小慧的在校人际关系:经过警方的调查得知,小慧在学校里面是一个很腼腆的姑娘,人缘很好但是交友也很单纯,没有跟其他人有过多的交集。高组长将怀疑调查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校的男生,二是在校的男性教师。不过,在警方的调查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找到太关键的直接证据或者是有可疑的线索。就算是警方锁定了学校的几名问题学生,但是因为有可靠的不在现场证明支持,因此也没有作案时间上的可行性。不过,小慧的语文班主任,却在无意间向警方提供了一条看似奇怪的资讯——小慧在遇害的前三四天左右,上交了一篇周记作业,周记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说最近家里周边发生失窃案,前两天自己在家中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家里的门铃响起。等她打开门向屋外探看时,发现门外根本没有人,让她感觉气氛很诡异,想起了自己以前看过的恐怖影剧等等,内心很担忧并自我鼓励要勇敢之类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证据,但是办案人员也隐隐感觉到,凶手是否已经在案发几天前,就在暗中盯住小慧了。

  方向二、小慧父母的人际关系:这个方向,主要是集中在小慧父母双方的亲戚家人,以及亲朋当中。高组长认为不能排除家庭父母亲朋当中有亲属,如受害者的表兄、伯伯舅舅之类存在变态心理或者其他意图的犯罪可能;或者是父母方不为人知的仇家债主方面不经意的得罪导致把苦果引到自己女儿的身上。不过小慧的父母表示,他们夫妻两人一直都很本分,很早就带着女儿在外打拼,年节假日也很少有回老家或者亲朋聚会的习惯,因为他们的家庭也不是很富裕,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此外,他们虽然也有向人借过钱,但也已然悉数还清,根本不存在债务利益上面的纠纷。警方出于谨慎,还是对于几个和小慧父母比较有来往的利益关系人进行调查和周边了解,但同样没有收获。

  方向三、小慧家庭的街坊邻居:高组长分析认为,在小慧遇害前的最后几个小时里,一直是她独身一人,因此能够目击到小慧的,除了陌生的路人外,还有的就是家庭周边的邻里。而排除同学、老师、自己的家长以及家长亲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熟悉的陌生人”找理由骗开小慧开门。在这类“熟悉的陌生人”当中,距离最近的就是小慧的左邻右舍。在这些左邻右舍当中是否有见色起意的嫌疑人存在同样值得注意。因此,办案人员也同样对被害者邻里做了详细的调查,包括对于中午饭后有出门散步习惯的阿婆了解散步期间是否有发现邻里间可疑的情况,但是一圈调查之后,查到的和得到的内容也全部是否定。

  方向四、小慧水果摊的人际关系:这个调查方向同样是“熟悉的陌生人”,之前说过小慧在白天帮助过家人在邮局门口摆摊卖水果维持家庭生计,在买卖过程中,是否有男性熟客对小慧有不轨之心,跟踪小慧来到她的住处并伺机行凶也是高组长怀疑的另一个侦查范围。于是,调查人员通过对和小慧一起在周边摆摊的摊主和是否有熟客来光顾等方面问题,做了一个类似周边问卷的调查,但是也没有得到很明确的回应。因为邮局一带人员流动性很大,再加之各顾各的生意,虽然都有交集,但很经常光顾的熟客倒是没有印象。

  方向五、杀害小慧的凶刀去向:相比之前几个调查方向,这个搜查点多少有点大海捞针的感觉。当时还没有监控探头之类的设备,凶嫌尚且下落不明何况是凶刀。虽然高组长的策略是,凶手肯定会对作案凶器进行处理,这是犯罪者一贯的心理机制,因此想通过找寻凶器来反向追溯凶手的真面目作为调查的策略,但是警方在通过周边搜查、检查周边垃圾桶、下水道甚至到垃圾处理场、山上、工地、河道等地方进行搜查,都没有寻找到可疑凶刀的去处......

  经过一整轮的调查取证,上百人的排查和大量警力的投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以上几个方向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或者线索指明真凶或者可疑人员藏身其中。此外,作案凶器也一直没有找到或者线索,可以分析研判,凶手可能根本就没有把凶刀处理掉,而是留在他的住宅或者隐秘处。高组长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他在一轮轮的现场和迹证的分析下,基本可以判断,凶嫌可以排除掉小慧在校的学生。因为整个现场作案的流程很成熟,不像是一个未涉社会的高中夜校生能做得出来的。因此他对于凶手的犯罪画像做出了几种分析推理:其一,此人应该有过犯罪方面的前科,即是杀人首犯,但有入室盗窃的经历,因为对方在盗窃小慧家中钱财的作案手法,就让办案经验丰富的他觉得,作案的是一个老手;其二,此人应该认识小慧的家人,但是应该和小慧没有太多直接的接触,而且小慧的家人事先不知道这个人有犯罪的前科,而小慧性格不会与这类人有交集;其三,此人有丰富的反侦察意识,心智年龄很成熟,体型很健壮,应该是在十八到二十多岁之间的男性。

  不过,后来的结果证明,高组长的分析前两条全中,最后的一条分析却有些偏离了他的预判。就这样,因为没有明确的线索和嫌疑人,案件被打入冷案之中封存在档案室里,直到四年以后的某一天......

  2001年,台北某警署分局的警官杨永丰和搭档一起坐着警车在街上巡逻,途径一条街道时,杨警官无意间抬头向着路边的一家机车维修店抬头望了望,发现机车店的门口,有一名男青年正牵着一部从维修店走出来,当他看到警车从他面前开过时,很不自然地把头低下头用手臂隔挡了一下,装作在检查零件。这个动作被敏锐的杨警官瞬间捕捉到了,警察的直觉告诉他,这个男青年挺可疑。出于职业敏锐,杨警官想顺便证实一下自己内心的疑惑,于是让搭档放慢车速,回头看了一眼男青年机车的车牌号,输入到自己的执法平板电脑当中。想不到,输入的车牌号码显示,该机车居然是一辆已经报失窃的赃车!杨警官立即让搭档调转车头,截停已然朝反方向把机车开走的男青年。面对杨警官强势的逼问,心虚的男青年坦陈机车是自己偷来的,盗窃的地点就在九份的某处。于是,杨警官和搭档当即把这名男青年拷上带到盗窃地点去指认现场。

  在指认现场结束后返程途中,警车在经过一处关帝庙时,突然莫名其妙地失火发动不了。于是搭档开始下车查看警车出了什么情况,车上的杨警官也想顺带借机上下宫庙旁的卫生间。但是毕竟一个偷车贼在车上,于是杨警官就把这名偷车贼一起带下警车,准备先将对方拷在靠近庙旁边的树下,再上厕所。当他带着偷车男青年走到关帝庙的正门口时,男青年突然几步向前,面对着关帝庙两腿一软跪倒在地,接着全身颤抖抽搐。职业敏感的杨警官第一个念头是,这小子该不会是想装神弄鬼伺机逃脱吧,于是立即上前按住跪地的男青年。但是他发现,这名男青年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反而全身抽搐得越来越厉害,甚至开始抽泣了起来,渐渐变成了痛哭。随后,对着庙门内关圣帝君的圣像猛地不断磕头撞地。经验丰富的杨警官联想,该不会男青年是想通过这种自残的方式,留下栽赃警方是用暴力刑求诬陷的证据。杨警官当即将对方的肩颈抓起按住,喝道“想干什么!别耍花样!”。但是,此时偷车的男青年开始用类似女生的声音嚎啕大哭了起来,口中不断抽泣说:“是他杀了我!是他杀了我!”此时,庙里的庙公被惊动了走出来看到眼前的光景,就对杨队长问清了解经过后说道:“你让他进来,我看他像是真的“卡到阴”(中邪)了,他身上的问题不单纯。”

  随后,庙公代向主殿的关圣帝君上香请示,然后杨警官押着男青年跪在关圣帝君圣像前。在大殿肃穆的氛围、萦绕的沉香气息以及威严端坐正视之下,男青年如着魔一般,同一个人切换着或男或女的两种声音,一会儿用女生声音边哭自言自语道:“恩主公,他就是杀害我的凶手,我好冤好苦!”一会儿又恢复男声说:“对不起!我真是一时冲动,求你放过我!”就这样这出独角戏“唱了”有一小会儿,此时庙外刚才熄火的警车突然发动了。跪在地上的男青年满头大汗、神情畏怯而紧张。庙公对杨警官说,“我们这边的关圣帝君很灵验,经常显灵指点破案伸冤,我看年轻人应该还有秘密没有说出口。”

  虽然对于庙公的话和男青年如此反常的表现,杨警官也感到有些在意。但是毕竟办案讲求科学证据,虽然在台湾神明指点破案的案例有不少,但是在讲求证据说话的今天,男青年的这一出唱得实在反常。会不会男青年的目的就是想借由装神弄鬼,来弄个精神失常的表现逃脱刑责,之前也有类似的犯人有过这种情况。不过,转念一想,装疯卖傻方式很多,为什么偏要给自己安一个新的罪名呢?莫非他真有隐瞒?一路上男青年的表现一直是充满神经质,用自己右手不停拉自己的左手。嘴里还不时说道“不要抓我”。

  到了警局侦讯室后,杨警官想将计就计地讯问一下男青年,就问他到底谁要抓你时,男青年心防崩溃,哭诉自己曾经杀过人,在四年前杀死过一个女生。杨警官听后心情为之一震,问说那个女生叫什么?对方只称不知,说是自己一个朋友的姐姐。四年前,杨警官尚未调到目前的警局工作,于是向其他的同僚询问,四年前是否有尚未侦破的女生被杀案件?一听到此,刚好在场的高组长几乎是脱口而出道:“该不会是小慧的案件吧!”于是,高组长兴奋地重新调取了四年前的卷宗记录,打算敲山震虎,跟这名男青年正面对峙。

  “你说的朋友名字叫某某(小慧的弟弟)吧?”高组长一进侦讯室,就用不容质疑的口问讯问对方,男青年被突如其来的命中答案,顿时紧张而神经质地点头。于是高组长准备测试一下他到底是真正小慧案的凶嫌,还是在代人受过。便问对方姓名及犯案经过。结果,这名男青年自称姓苏,并详细地说明了自己那天杀害小慧的详细经过。高组长继续测试问道:“那你作案的地点是在床上还是床下?”苏姓青年说:“既不是床上也不是床下,而是一张木制的床铺。”高组长一听对上了,现场他记得很清楚,案发现场是有一张铺着被单的榻榻米。“再问一个问题,”高组长继续突破心防:“犯案后做了哪些事情?凶器是什么?藏在哪里?”结果,每一个问题,苏姓青年的回答和现场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而他自称凶器到现在还藏在自家的卧室里。最后,高组长又问了对方犯罪现场的摆设以及苏姓青年的年龄,苏姓青年不仅说出了小慧家庭摆设的准确位置,还坦陈自己今年十八岁。也就是说,作案的时候,自己只有十四岁。这个答案,出乎高组长的意料。

  根据苏姓青年说,自己有长期吸食强力胶的习惯,之前已经有过好几次的偷盗机车自行车和入室盗窃的前科。小慧案发生前那段时间,他就在小慧家附近频繁进行盗窃。因此才有了后来小慧周记里写的“奇怪的门铃声”,实际上按门铃的人就是他。当时他是在向小慧的弟弟借漫画书时认识了小慧,因此进过小慧的家里。从那时开始,他就已经产生了色心歹念。于是,他为了摸清小慧什么时间段一人在家的规律,便采用按门铃的方式,来判断小慧在家的规律,实际上小慧开门时,他就躲在不远处。隔没几天,当他注意到小慧一个人回家后,就以还漫画书为由骗小慧开门,并在入室之后,径直到小慧家厨房取出一把水果刀,将小慧逼迫到榻榻米房间进行奸杀犯罪,并在案发之后认真地清理了一遍现场,擦拭了小慧和自己下体的残留物。因此,CSI才会在现场卫生间采集到了碎纸屑的痕迹。至于凶刀,虽然他已然洗净,但是因为做贼心虚,始终不敢贸然处理。经过CSI鉴识人员鲁米诺测试后,发现凶器上的血迹血型及其他DNA证据,和遇害者小慧的完全吻合。至此,案件真相大白。

  虽然说,以上案件中的玄学色彩存在争议,但这个案例却在台湾的中视得到了确切详实的报道。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想这是对善恶是否有报最切题的说法。虽然善恶有报有时候看起来并非是绝对的必然,但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法律和保护机制,都是在极力推动和加强维护善的力量,维护善行应该有的回报和保障。无论有多少案例在辩证善恶行为的值与不值,但我始终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人还是要对公正的自然法则,保持最起码的敬畏和尊重。

第一个读者我在人间收故事。你的故事,我的心事

笔笔(作者)侵权立删

上一章 疯娘 我在人间收故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他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