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136章 都头武松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打听到了武松的住处,还是令我唏嘘不已。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武大郎和武松还是住到这里来了,只是少了个潘金莲。

我来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这是我买给阎惜娇的房子。阎惜娇把变成了暗娼的窝点,还把小白脸张文远也勾搭到了这里,最后丧命于此,我亲手处决了他。我还通过杨林,把西门庆介绍到这里,就是为了激起西门庆和张文远之间的矛盾,借西门庆的刀杀人。

这是我设计的第一个阴谋,虽然有些损,但是他们都咎由自取。也不知道阎惜娇在西门庆那里过得怎么样,在西门府那个女人的地狱,想来也好不哪去!她的悲剧在于贪得无厌,总想得到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张文远死在了妒忌上。他妒忌我腰缠万贯,他妒忌我受到时文彬器重,他妒忌我娶了他的所爱阎惜娇。因为妒忌,他处处与我作对,甚至发现了我秘密,为了自保,我不得不置他于死地。他不死,就是我死了。

西门庆是个十足的混蛋,我自然不会放过他。只不过现在我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对付他,另外就是他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所以暂时留他蹦跶两天,等我腾出手时,再收拾他。

眼前的房门是关着的,我敲了几下们,没人应答。斜对面的王婆道:“别敲了,武都头到衙门听差去了,武大去买炊饼了,他们家没人。不如来我茶馆喝杯茶,歇歇脚,过一会没准武大就卖完炊饼回来了。”

又是这个王婆,这老家伙不是什么好鸟。不过她是拉不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皮条了。要是不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是没有必要收拾她,毕竟这样的人多了去,我要是挨个处理,不累死我啊?

我道:“不用了,我到街上转转,没准能碰到武大哥,要是没碰到,我晚上再来。”说完我就走了,我不想搭理这老婆子。

王婆“切”了一声,表示不屑,然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反正我现在也是闲着无事,四处溜达溜达。转悠两条街,就听在街的另一头传来了叫卖声:“炊饼,炊饼,新出锅热气腾腾的炊饼,卖炊饼了!”

这个声音很熟悉,肯定是武大郎的叫卖声。于是我加紧步伐,寻着声音,就朝武大郎赶去,前方不远处,正是一个低矮的身影,挑着一副担子,在走街串巷的卖炊饼。不是武大郎还有谁?

我从背后赶上他,道:“买两个炊饼,热乎吗?”

武大放下挑子,应声道:“好叻,两个炊饼,热乎的,这就给您拿。”可是转头看见我时就一愣,然后反应过来了,笑道:“原来是吴江兄弟啊!你怎么到阳谷县来了?”

我道:“上次听你说要搬来阳谷县和武松兄一起住,我这次来阳谷县办事,正好想起你们在这儿,就打听着找你们,可是你们都不在家。我想武大哥定然是在街上卖炊饼,这不正好寻到你了。”

武大郎挑起了担子,道:“这多不好意思,大老远的来了,连家门都没进去,走赶快回家,到家里坐!”

我和武大见了好几次了,都比较熟了。反倒是武松,我自称是武松的朋友,结果连人家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我们回到了武大的家里,原来武大早上是从后门出去的,前门是栓上的。后门才上的锁。要是看到上锁我就不敲门了。

武大郎给我沏了一杯茶,道:“吴江兄弟来阳谷县做什么啊?”

我道:“我来这里是给阳谷县令送一封书信,就没有别的事了,所以就来找武松兄弟和你了。”我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我也不能说,我是专程来见武松的,让他跟着我造反,武大郎非得吓坏了不可。

武大道:“你去县衙没有见到二郎吗?”

我道:“武松兄弟不在县衙,可能是带人巡街呢吧?”

这时候房门一响,进来一个健硕的汉子,身上穿着官衣。棱角分明的脸上,带着男人的阳刚之气,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和武大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怎么生出了两个极端。

我的脑海里同时响起了提示音:“发现天伤星!”进来的人正是行者武松。梁山排名第十四位。不过这时的武松还不是行者,行者的绰号是武松血溅鸳鸯楼后,为了躲避官兵的追捕,孙二娘将头陀的一身装备给了武松,从而武松变成了带发头陀的样子,才有了“行者”这一称号。

武松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物,敢爱敢恨,为了亲情友情,可以不顾一切。素有情义英雄的美名。对待恶人则是秉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只要招惹到他的,别想有好下场。武松狠起来是不论男女老少的。血溅鸳鸯楼,张督监一家上下十五口人无一幸免。

武松还是个性情中人,他是个直肠子,有事从来不藏着掖着,马上就说出来,梁山上最反对招安的就是武松了。我至今还记得武松在水浒里面的话,“早也招安,晚也招安,把兄弟们的心都招冷了。”

这是万千水浒迷的心声,招什么安!干就完了,难道只有招安才是忠臣孝子?大错特错!是宋江把梁山带向了一条不归路,而我要走一条和他不一样的路,即使是失败也要轰轰烈烈,不会那么窝窝囊囊的死去。

我知道是武松回来了,为了避免尴尬,我站起来道:“是武松兄弟回来了!”我吴江想死你了,说着给了武松一个大大的熊抱。但是更尴尬了,武松太过于魁梧,我竟然抱不拢他。

这时武大郎就道:“二郎是郓城县的吴江兄弟来了,你忘了,我上次和你说的,就是吴江兄弟救的我,还给了我十两银子呢!”

武松道:“原来是及时雨吴公明哥哥啊,久仰久仰。不知公明到我家来了,望乞恕罪。”

武大郎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他们不应该早就认识吗?怎么好像是才认识的一样啊。

我看是瞒不住了,就对武大解释道:“我也是早就听闻武二郎有情有义的大名,有意结交。那日在清河县正看见大哥在卖炊饼,就假托武松兄弟的朋友,想和大哥喝杯酒而已。没想到发生了后来的事情。”

我从怀里掏出了当时武大郎给我的簪子,道:“这是你们娘亲的遗物,我不好据为己有,还请武大哥收回。如今我已经见到了武松兄弟,留着这个也是不好,还是给你们兄弟留个念想,我们之间的交情不在乎这信物。”

武松道:“大哥你就把娘的簪子收起来吧,公明哥哥的恩情我自会报答。”

又对我道:“公明哥哥,你对我哥哥的恩情,我武松铭记在心,但凡有用到我武松的地方,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道:“这是说哪里话,我帮武大哥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岂图回报?如果武松兄弟不嫌弃,我愿和你结为兄弟,你大哥就是我大哥,自己人帮自家人,不是应该更应分的吗?”

武松道:“好,我就认下了你这个大哥。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就不用见外了,家里除了炊饼也没什么好招待的,走我请哥哥到狮子楼喝一杯,聊表小弟的一点心意。”

我道:“好啊,我就和武松兄弟一醉方休。”

武松说的豪气,武大则有些不舍,道:“听说那狮子楼的菜贵得很,吃一顿饭就要好几两银子。你一个月才五两银子的俸禄啊。”

我一听也是啊,狮子楼那是阳谷县最好的酒楼。武松要是个搜刮地皮的贪隶,这点饭钱确实不在话下,但是要靠俸禄过活的话,那真是一顿饭山珍海味,接下来就得吃糠咽菜了。一顿饭好几两银子,武大郎得卖多少炊饼能挣回来啊!所以,武大郎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只是因为他一直在社会的下层打拼。一种习惯性思维罢了。

我道:“武大哥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我这里有的是银两,只要是我们兄弟能开怀畅饮便好,谁请客又有什么关系呢?”

武松也知道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允许他强出头,也不和我虚情假意的争执了,武松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实事儿上见。为朋友两肋插刀,是武松的典型性格。况且我及时雨的名声谁不知道,我有钱这件事整个山东都知道。于是我和武松带着武大,一路步行,就奔狮子楼而来。

上一章 第135章 清明上河图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7章 再遇西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