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69章 酒令试才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赵挺之把我给拉出来了,弄得我措不及防。也弄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莫名其妙。我是真没干过保媒拉纤的活儿,如果非得找出一件的话,阎婆惜和西门庆的算是一桩吧,反正正常的是没有。

李格非道:“他不是你的家丁吗?怎么能做媒人呢?”

赵挺之道:“其实吴员外不是我的家丁,他才是他们小两口真正的媒人呢!”于是赵挺之把今天早上的事情又完完整整的向大家说了一遍。

然后解释道:“这位吴员外,也是仰慕侄女才华,为了一睹芳容,才自降身价,做了我一日的家丁。实际上正是他写出了那两首《如梦令》,我才真正了解了贤侄女的才华,我才带着明诚前来求亲下聘,你们说,这位吴员外是不是他们真正的媒人啊?”

大家都点头称是,倒是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女神只能仰望,当女神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啊。而且我还成了他和他丈夫的介绍人。真是好尴尬啊!

我也只有尴尬的说道:“我也不知道,我一不小心成了你们的媒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千里姻缘一线牵。可能我不远千里来这里,也就命中注定了,要见证你们的姻缘。我在这里有幸成为了你们的月下老人,那么我就祝你们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我尴尬的说了几句,婚书上签上了我的大名。这个婚书算是生效了。

完成了我媒人的使命了,我就要告辞。结果两家都拉着不让走,非得开晚宴,要谢我这媒人。晚宴就在李格非家举行。

宴席很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但是这次喝酒和我以前喝的酒,全都不一样。以前喝酒讲究的是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讲的是豪爽,即使有萧让和裴宣这样的文人,也都是带着江湖气息的。

但是今天的酒桌上都是文雅之士,唯一文雅不起来的就是杨林一个了。杨林虽然不算粗鲁,但是和文雅差的还远,估计杨林喝过最文雅的酒,就是花酒了,有人唱曲弹弦,算是和文化沾了点边儿。

酒至半酣,赵挺之道:“如此喝酒倒显得无趣,不如我们行个酒令吧。”

大家一致赞成,最后大家推举李清照做酒令的令官,大家必须按照令官的要求做,做不到是要罚酒的。杨林倒是也不怕,他也常年混迹江湖的,大小宴席也是参加了很多,酒令也玩过不少。

我也还行,没怎么玩过。大不了被罚酒呗。记得在工地上,他们的酒令是划拳,但是今天是李清照当令官的话,肯定是划不了拳了,肯定是文雅的。看来得随机应变了,好在我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前些日子还 “扫描”了几百本书籍,算是有题库了吧,看看我的女神能出什么样的题目。

李清照道:“我为令官,席上所有人听我号令,对了的赏,错了的罚。酒令离不开“酒”字,今日行令,以酒为题。每人行令前先饮门杯,然后讲一句带酒字的古诗,然后把这句古诗嵌入新作,或写诗,或填词,一炷香为限,写得好的赏,写不出的罚酒三杯。做完饮底杯。我是令官,从我开始。”

说完李清照饮了门杯,道:“我讲的古诗是李太白的‘花间一壶酒’,我作一首《南歌子》:把酒饮欢宴,嫁得如意郎。花间一壶酒,引做相思水、和泪尝。”做完饮尽底杯。

大家纷纷叫好,这李清照还是个捷才,出口成章,不亏为天下第一才女,这首《南歌子》小令虽然不如她的名作,但是他婉约之风已有体现,况且是应时应景,真是不得了啊。

李清照饮完道:“我已经抛砖引玉,下面是父亲大人的了。”李格非是主人自然是首当其冲。

李格非饮了门杯,想了一小会儿,道:“我说的古诗是,唐代小杜的‘借问酒家何处有’,我作一首《望江南》:杯中酒,醉眼观神州。借问酒家何处有,满园春色故园秋。无语泪先流。”也是吟罢饮尽底杯。

看来李格非的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忧国忧民的情怀,写出的词也是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感伤。今天是高兴的场合,大家喝彩一回,把这感伤就盖了过去。

下面该轮到赵挺之了,赵挺之笑道:“贤侄女倒是为难我了,我素来不擅长这个,但是今天这酒令就算是赶鸭子上架,我也要做出来,不然让我未来的儿媳妇小瞧了。”众人大笑。

赵挺之饮了门杯,思索了一会儿,道:“我说的古诗是‘金樽清酒斗十千’,我作一首《渔歌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红烧鸡,清蒸鱼,停杯投箸心茫然。”说完饮了底杯。

大家待要喝彩,李清照道:“赵伯伯耍赖,该罚!”

赵挺之笑道:“我作出来了啊,为何要受罚啊?”

李清照道:“渔歌子一共就四句话,而赵伯伯你竟然抄了三句,就是在耍赖,岂不是要挨罚的?”

赵挺之继续道:“我哪里抄了啊?”

李清照道:“除去你引用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剑四顾心茫然’也是出自李太白的行路难,停杯投箸心茫然,也是‘停杯投箸不能食’和‘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拼接,唯一您自己作的就是红烧鸡、清蒸鱼了吧,我想斗胆问一下,这两道菜您会做吗?”

众人大笑,赵挺之也大笑,道:“这个侄女真是明察秋毫啊,我说过我不擅长这个,认罚,认罚,说完饮了三杯罚酒。”

李清照道:“依次下去,下面是明诚哥哥的了。”

赵明诚是一个金石爱好者,对于诗词歌赋也就马马虎虎。但是未来的媳妇在这儿呢,自然不能认怂。

赵明诚道:“我说的古诗是白乐天的‘绿蚁新醅酒’,我也作一首《南歌子》:绿蚁新醅酒,红颜晚妆羞。但得佳人顾,愿牵葱根手,赋红袖。”说完饮尽底杯,脸竟然通红一片,这个赵明诚竟然比李清照还腼腆些。这赵明诚和李清照也真是前世就定下的姻缘,这世才如此郎情妾意,一见钟情。

大家有事称赞赵明诚,不愧为太学才子。

李清照点兵排将,接下来就轮到我了。

李清照道:“吴员外,我和明诚哥哥感谢您这位大媒人,但是酒桌行令尚且无父无子,何况是媒人,您也得来上一会回,否则难免受罚。”

看来李清照有些小看我了。那时候的商人逐利为主,很少有人在诗词歌赋上下功夫。况且要是有才学的都去科举了,谁还来做生意?但是她不知道,我是有过目不忘功能的“扫描机器,”而且我再穿越前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即使是李清照,我的诗词储备量也要远远胜过她,至少在她以后的诗人词人的作品,她是不知道的。

我不能让我的女神看扁了啊,至少不能太差。这个形式又不是太难,心里迅速组织词汇,一首新词成形。于是我道:“我讲的古诗也是白乐天的‘吴酒一杯春竹叶’,我填一首《减字木兰花》:

随缘随喜,万事皆由因果起。一木一花,何时飞燕入我家?情思切切,吴酒一杯春竹叶。冥冥之中,是非成败转头空。”

填完这首减字木兰花,饮下底杯。在座的都愣住了,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我能这么快就做出来了,先别管质量怎么样,至少是不用罚酒了。

而我填的减字木兰花的难度要高过他们所有的人,他们都用的是单韵的小令。而我用的是双调,而且减字木兰花用的是双平韵,双仄韵。共用四个韵脚,三次换韵。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填出来已经是不易了。况且这首《减字木兰花》也不至于太差。

我这里也做了一点弊,但是李清照是不会发现的。“是非成败转头空”是明代杨慎《临江仙》的句子。李清照肯定是没见过的。

李清照也有一点小吃惊,但是这个应景的填词水平,想打动李清照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她肯定是不敢再小瞧我了。酒令继续进行,到了杨林这里。

杨林道:“你们别难为我了,我可没有公明哥哥和各位的大才,我直接认输,罚酒三杯。”说完就自罚了三杯。

上一章 第68章 客串媒婆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0章 二郎字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