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缠绕的记忆
本书标签: 短篇  刑侦  更新     

21

缠绕的记忆

大石浩平这个人的虚伪之处,就在于他尽管在网上对那些 “尝试自杀者” 表现出种种的善解人意、“尊重你想要自杀的想法”、“自杀是每个人自己的权利”,然而在他的内心中,却从未将这些被害者当作人来看待。他对这些受害人实施QJ,还在死后将她们的尸体进行残忍分尸。这所有的行径,都很难用 “尊重对方” 来解释。

2018年3月22日上午10:00,警视厅高尾警察署搜查本部宣布,对大石浩平所做的9起强奸、杀人、分尸、抛尸案,全部立案完毕,交由东京地方检察院。检察院从即日起,对大石浩平进行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鉴定。

2018年8月31日凌晨0:00,东京地方检察院向外公布了对大石浩平的精神鉴定结果。通过自4月初开始的为其5个月的观察期,对嫌疑人大石浩平进行了由专业精神科医师指导的面谈,以及精密心理测试后,确认他在作案时具备明确的行为判断能力,对实施致人死亡的行为有着充分的认识,因此大石浩平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

2018年9月10日中午12:00,东京地方检察院宣布对大石浩平致9名受害者死亡,并对遗体分尸抛尸一案,正式提起公诉。

在此案中,最为具有争议的部分——大石浩平究竟是否是“故意杀人犯”。

按照大石浩平自己的供述,此案的8名女性遇害者,在被他杀死前都出现了明显的“后悔感”,并且在被杀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挣扎。唯一一名男性受害者,也是在大石浩平让他喝下含有安眠药的饮料后,由大石浩平进行的杀害行为。这似乎都说明,大石浩平在“多重杀人”这一问题上,是不存在争议。

然而,就怕万一在上法庭那一天大石浩平突然改变自己的供词,就是他将其中几人的死亡,归结为“嘱托杀人”,那么量刑情况就可能会发生变化。“嘱托杀人”,是指被告接受了死者的要求,依照死者的意愿实施的杀害行为。这样一来,大石浩平也可以将被害者们的抵抗行为,说成是“身体在面临死亡时出现的自然反应”。按照日本的刑法规定,“嘱托杀人”的法定量刑为10年上下。这显然与最可能出现的死刑判决结果相差甚远。

另外“分尸”和“抛尸”的行为,在日本刑法中适用“尸体损坏及遗弃”的罪名,法定量刑为3-5年。因此如果大石浩平当庭翻供的话,那么势必会对法庭的审理进度造成严重的阻碍。

————————————————————过渡————————————————————

在看守所中尚处于拘留期的大石浩平,对所有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都声明:“你们给我钱,我才接受采访。”当被问及为何需要钱的时候,他说自己在看守所里已经呆了很长时间了,想要用钱来买点儿好吃的。

这起案件的最后要议论的是,“那些受害者是否真的想要自杀?

从受害者们死前所表现出的挣扎和抵抗来看,我相信大多数有过自杀念头的人,在死亡真正到来的时候,往往是表现出拒绝的。这里面除了所谓“神经反射”之外,我认为,其实很多声称自杀的人,在内心中并未真正理解过“什么是死亡”。

上一章 20 缠绕的记忆最新章节 下一章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