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缠绕的记忆
本书标签: 短篇  刑侦  更新     

5

缠绕的记忆

 据经理介绍,这个叫陈克浩的男子,年时55岁,中共党员,原籍河北丰润县。原市委行政处干部,196n年调到区饮食管理处当保卫干部,因工作不负责,197n年调到这个店工作。这个人品质不好、作风不正,受过处分。

 

经对陈克浩做全面调查,又发现他已离婚的妻子郭敏芝也有作案嫌疑。

在上世纪60年代初,陈克浩前妻郭敏芝在市委幼儿园工作,已经结婚的郭敏芝就与陈克浩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之后发生一件大事让郭敏芝与其夫遣返原籍的关头,就是陈克浩利用社会关系和人脉将郭敏芝留下。

不久之后,郭敏芝与丈夫离婚,再与陈克浩结婚。

在197n年,陈克浩又与郭敏芝离婚,但两人还经常同居,经济来往也比较密切。

  侦查员又对郭敏芝的情况作了细致了解,郭敏芝自60年代离婚后一直无业,因为“流氓乱搞”、“投机倒把”等被戴上坏分子的帽子。

她的交往复杂,男男女女来往人很多。

有人反映,她与一个姓何的男人来往频繁姓何的男子。

据说何某是辽宁食品厂的人,40多岁,比较瘦,有点驼背。

自197n年以来两人经常在郭敏芝家住。在3月4日向群众公布案情后,又有人向侦查员反映许多可疑情况,郭家3月5日开始大搞卫生,5日铲墙皮、刷地板、冲下水道,8日又刷门窗、家具,连桌子上的抽屉都刷了,9日又粉刷房屋,平日很脏的郭家,为什么搞起卫生来了呢?又不娶亲,这些情况实在太反常了!

郭敏芝便进入警方的视线当中。

这一期间,陈克浩没有去过郭敏芝家,但两人在外面接触频繁,仅3月12日至16日就接头4次。接头的时候,郭敏芝总是面色惊慌,东张西望。特别是16日接头时,郭敏芝提一白布包出门,在钱粮胡同口与陈见面,然后两人又向南走,到东单乘110电车,在朝外大街下车,二人走到白絮弹花社,一会儿就出来走了。

侦查员进去了解,她弹了一床棉被套,署名林月夕,住五建宿舍。她为什么写假名假住址呢?疑点更加突出。

  一天,有个群众向侦查员反映,郭敏芝家的阳台下与饭馆平房之间,有一块紫色破布包。

之后,趁着夜深,侦查员将那块紫色破布包取回。发现与包尸用的紫布一样,经技术比对,证实与包尸体的是同一块布,后经送北京制线厂检验纱数、规格、颜色,确认是该厂产品。

  另一名群众反映了更重要的情况。她说,郭敏芝家的沙发是她197n年卖给她的,原紫色套已褪色。

197n年,郭敏芝又换了紫色新套,把旧套做了一床被子,给傻小子铺床。

侦查员拿出包尸用的紫布叫那个人辨认,她反复看了看说,这就是她卖的旧沙发套,两块补钉是她做的活,轧的是倒针。

上一章 4 缠绕的记忆最新章节 下一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