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愿以风雪赠白头
本书标签: 古代  二组邀请驻站  架空历史     

画心牵肠痴不痴

愿以风雪赠白头

  回到未央宫,元夕好几日都没有出去过,她觉得自己痴傻的可笑。

  原本要帮云峥的事一下子变得毫无意义,一下子信任了许久的人原来也从未看清过他。

  这诺大的皇宫,现在好像就孤单的只剩下她一人。

  又是一个炽热的午后黄昏,再不需要她管云峥的事,她只自顾的歇着,夜离依旧不曾再来看她,而顾雨柔也自从听说元夕与太后争执的事也不曾再来看她,想来她也不好意思再来了。

  就算这样,平静的日子也没过上几日,周朝来犯后宫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后宫 。

  连失两城,苏瑾却并未下旨携兵反击,只让卫赛将军退兵守城而已。满朝大臣无不上奏让苏瑾下旨反击,可苏瑾并不理会,想来她是周国人,死也不愿意与之敌对吧。

  面对着敌国入侵而不能抵抗,边塞的将士已是满心愤懑,流离的百姓更是无辜,家园渐失的恐慌让整个云国内忧而不得治,外患而不得解。

  眼看着周军已至寒江关,再过五州便能轻取颍都,直捣云国心脏,国破家亡不过一夕之间而已。

  纵然元夕极力想让自己与这一切都逃脱干系,可眼见着父皇穷尽一生守护的地方,她从小生长的地方即将化作一片尘墟,她还是不忍,无法置身事外。

  思量了许久,到底还是要先放云峥出来,苏瑾的不理智足以让整个云国瞬间倾倒。

  元夕准备寻个机会先去崇华殿想办法见云峥一面。

  苏瑾为战事疯魔,也不太上心云峥的事了,看管云峥的侍卫少了不少。

  趁午夜侍卫轮值换班的时差间隙,元夕悄悄地混了进去。

  一进内殿,灯线昏暗,一股极重的酒气弥漫开来。

  寻了好久,元夕才在角落里看到了靠倒在书架旁的云峥,地上到处都是四处散落的酒坛,云峥的眼神空空地望着不知何处,似半梦半醒的醉着,手中扔握着半杯残酒。

  元夕心里一疼,他原也是个那么骄傲的人,才不过数月,那个风采翩翩,神采奕奕的温润公子竟颓然如斯,元夕已经再找不到他眸子里的星辰大海。

  若不是他还身着龙袍,元夕差点就不敢认出他。

  元夕轻轻地走近云峥,俯身将倒下的坛子一一扶起,忽地倒在地上的人开了口:“你来了,可是太后让你来赐死我?”

  元夕一惊,被他的猛然开口吓了一跳,抬头望去,他纹丝未动,眼睛仍死死的盯着一处,竟像是刚刚的话不是他说的似的。

  元夕回了神,说:“没有,是我自己想来看你。”

  云峥终于挪动了一下,看了一眼元夕,没有说话。

  元夕看他有了反应,复又在他膝侧轻声说道:“周国来进犯,晋阳、安北两地接连失守,母后根本无心战事,她下旨不迎敌只守城,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只怕云国将亡。皇兄,云国需要你,需要你振作起来,反抗敌寇,守护江山。”

  云峥略有些激动地看向元夕说道:“我连出去都不能,你还要我如何!”

  元夕握住了云峥的手,眼神坚定地看了他说:“你信我,我定带你走出这崇华殿。”

  云峥好像被元夕的话清醒了几分头脑,然后再未说话,只是沉默。

  一阵脚步由远处传来,听到了外面的人声,元夕不敢再停留片刻,便掩门离去。刚走出崇华殿的宫门便看到了宸妃,云峥的生母,如今应称一句宸太妃了。

  元夕问了句安,刚要离去,便听到身后的人说:“公主可否留步,本宫有话与你说。”

  元夕顿了顿脚步,转过身看着宸太妃躬了下身,又道:太妃何事?”

  宸太妃拉过元夕向一旁的假山小径走去,看了一眼四下无人,便对元夕说:“我知道公主是有心帮峥儿的,现下可有头绪?”

  元夕并不惊异陈飞的话,毕竟她是云峥的生母,自是一心想救他出来的,倒也不再拘束,便回:“太妃可有良策?眼下战事严峻,母妃的确于这事上处理不当,还需得皇兄出来主持大局才好。”

  宸太妃不料元夕竟如此通透,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公主深明大义,如此本宫便可安心告诉你这法子。”

  然后又靠近了元夕,在她耳侧说道:“本宫知道先帝崩世前曾召见过夜离,将掌控暗卫军的兵符私下交于了夜离,若兵符在手,想让太后让政,让皇帝重掌大权便不是难事了。”

  元夕听了些许疑虑,但是又想着她毕竟是云峥的生母,自然是为他打算,她说的话想来也有几分可信。

  但是随即又惊异于父皇竟然将如此重要的皇家暗卫军的兵符交给了夜离,着实让人惊讶。

  而宸太妃心中也是自有打算,她自然没有完全说出实话,当日在上元殿外无意间听到云帝与夜离得谈话。

  知道这支军队是云帝留给夜离让他保护元夕的,可是现下云峥有难,她自然是要为儿子考虑。

  两个人心中虽然各有所考虑,但总归目的相同,便也没有那么深的追究彼此。

  元夕思量了片刻,问:“太妃的意思是让我去求夜离,让他将兵符交给我?”

  宸太妃用渴求的眼神看着元夕,“满宫里数你与他交情最好,你去说的话我们还有机会成事,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元夕只默声应下。

  夜离会给吗?若在以前,她觉得夜离总是站在她这边的,可如今,两个人立场不同,她看不清夜离,再没了随心所欲向他开口的勇气,何况是如此炙手可热的兵符,一时没了把握。

  元夕在云都城中焦灼着,远在千里沙场的将士更比她心急如焚。

  周帝已经亲临寒江关了,不过只在关外十里扎下营帐后再未有所动作,所有进攻都停止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前方的战况加急奏报了苏瑾,恰好此刻苏瑾在未央宫,本是怕先前对元夕说的话重了怕生了嫌隙,怕她伤心,特来安抚元夕,不想前线的奏章竟报到了未央宫。

  苏瑾身边的连夏公公将奏章小心翼翼地递到苏瑾眼前。

  明晃晃的折子上只见最后几行小字:周帝率军扎营与寒江关十里外,按兵不动数日,不明其意,请奏太后。

  苏瑾直直地盯着那两行话,不作声,过了好久,一滴清泪染透了奏折上的字,力透纸背。元夕见状,示意随侍的奴才退了下去。

  待到殿内只剩两人,元夕竟听到了苏瑾隐隐的啜泣。从出生到现在,她从未见过母妃哭,别说哭了,她都很少看到她因为什么事情有过喜怒哀乐,仿佛什么她都不在乎。

  可此刻她分明是在哭,渐渐地,啜泣声渐成了几近撕裂般的哭喊,仿若堵住了许久的山洪在某一刻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一旦开闸便一发不可收拾。

  元夕心软了,也跟着湿了眼眶,她知道母妃心里也苦。元夕慢慢挪步走向苏瑾,待到走近了,才听到她说了一句:“他,来接我了,我想回家了,”

  元夕当下没明白话的意思,但恍惚间觉得这一刻她是快活的。

  接下来的三日,苏瑾都没有上朝。待到第四日,她却宣布了一个举国振奋的消息。

  太后即刻率军至寒江关,銮驾亲征。

  满朝大臣都以为太后终于要反击了,云国的天终于要晴朗了,举国上下上至官员,下到百姓无不称赞太后圣明。

  元夕听到了旨意后恍然明白了母后先前话的意思,她要去见他,她要回到她爱的人身边,她可能不会再回来了。自由了,这个人,这颗心终于能离开这个她被困了大半生的地方。

上一章 也笑每自不由人 愿以风雪赠白头最新章节 下一章 花城人去今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