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慈禧那点事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真人真事  短篇集合     

回忆

慈禧那点事

公元1852年,年仅17岁的慈禧通过选秀成为宫中的秀女,号懿贵人。年轻的慈禧凭借着出色的容貌深得咸丰皇帝的宠爱,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身份从贵人到了懿贵妃。婚后第四年生下同治,1861年咸丰帝因病去世,年仅26岁的慈禧,通过一系列手段,实行了垂帘听政,控制了清朝的大权,从此开始了长达48的掌权生涯。

其实,作为一个女人,慈禧太后也和常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和其他女人一样,也希望被人疼爱,希望永远年轻漂亮,希望享受荣华富贵。这些方面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过,慈禧在生活方面很奢侈,也非常注重保养。有一次没化妆被宫女和太监发现后,在场的全部都被杀掉了。所以说在这些方面慈禧太后和正常人是无异的,只是她可能比一般人对权利的欲望更加强烈,用阴险毒辣的手段,实现了自己掌权的目的。当她像皇帝一样唯我独尊的时候,用手上至高无上的权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的时候,相较于普通人,就出现了不一样的状态,甚至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情况。

在掌权将近半个世纪中,肯定会发生很多事情。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有很多事情肯定是会被作为机密严禁外传的。一旦有泄密的嫌疑,大权在握的慈禧也肯定会斩草除根。所以在正史上对慈禧的评价,都是丧权辱国、心狠手辣等,但对慈禧风流韵事的记载一般记载于野史。

据清朝人文廷式《闻尘偶记》记载,公元1880年,46岁的慈禧太后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不仅浑身不舒服,犯困;而且没食欲,恶心呕吐。光绪皇帝知道后连忙去找太医给慈禧诊治,长期住在宫中,太医对慈禧太后的风流韵事肯定有所耳闻,把脉后个个都是心如明镜,药也不敢随便开。不管怎么做,慈禧太后为了保守秘密,都会拿太医来卸磨杀驴。这也是很多太医虽然“阅人无数”,在慈禧太后面前也不能做到善终的原因。

正是出于不敢开药的原因,慈禧心里肯定比谁都着急,要知道慈禧26岁时咸丰帝病逝,现在已经寡居20年了,如果怀孕的消息一旦被传出,肯定有损大清的威严,被外人笑话。最后李鸿章推荐了无锡一位叫薛福辰的名医,薛福辰早年是清朝的举人,由于在官场上不顺利,后来就专心研究医学了,医术也颇为精湛。于是在李鸿章的精心安排下,薛福辰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宫中。

在给慈禧把脉后薛福辰思索了一下,说主要是太后长期为过操劳,导致身体内有淤血。再加上之前的药服用部队,导致病情没有好转。如果气血一旦通顺,凤体自然会健康无恙。其实薛福辰心里也明白,宫中那么多太医都没有查出病因,报告上去了也不敢对症下药,这药方自己一旦开出来,也将会使死路一条。

薛福辰立马双膝跪地说:“启禀太后,臣有个不情之请。薛家祖上曾传下一个规矩,凡为王公大臣治病的,一律只配药不留方。药草也不用宫里的,必须我亲自熬制”。慈禧也明白他的用意,最重要的是他的行事作风正是慈禧想要的,于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回到驿站后薛福辰把药熬好,第二日慈禧喝下后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慈禧宫殿传话出来说“淤血已下,薛爱卿可以出宫”。

事情总算是秘密解决了,但是慈禧心头还有一个隐患,那就是薛福辰,只要他活着这事就总感觉不踏实。其实薛福辰也早就想到了,慈禧是不会放过自己的。所以他一回到无锡老家,就假装旅途劳顿,旧病复发而亡,要求家人帮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丧事,假装他死了。慈禧派的侍卫连夜追到无锡刺杀他的时候,才得知他已死,回京交旨后,慈禧才不再追究了。老谋深算的薛福辰总算逃过一劫,从此改名易姓了。

上一章 子嗣2 慈禧那点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