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柳赖文段
本书标签: 二次元 

有了目标,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柳赖文段

  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是绝对必要的。如果没有空气,就没有人能够生存;如果没有目标,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成功。

  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事实最贴切地说明了“人不能没有目标地活着”的道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越南行医的精神医科专家弗兰克尔不幸被俘,后来被投入了纳粹集中营。三年中他经历的极其可怕的集中营生活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是为寻求意义而活着。在集中营里他与他的伙伴们被剥夺了一切——家庭、职业、财产、衣服、健康甚至人格。但弗兰克尔却不断地观察着丧失了一切的人们,同时思索着“人或着的目的”这个老生常谈的最透彻的意义。在此期间他曾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伤害,然而他仍然不懈地客服地观察着、研究着集中营的看守与囚徒双方的行为。最终他完成《夜与雾》一书。

  在此书中,弗兰克尔用极其真实、有力、生动的论据和论点简述了人活着的目的。此书对于世界上一切研究人的行为的学者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弗兰克尔的理论是在长期的客观观察中产生的,他观察的对象是那些每日每刻都可能面临死亡,即所谓失去生命的人们。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 他还发觉了弗洛伊德的错误,并且反驳了他。

  弗洛伊德说:“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态度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性,所以行为变得几乎无以区别。”而弗兰克尔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却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他还从实际中悟到,“当一个人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没有目的的活着的人,都早早地毫无抵抗地死掉了。

  在那充满死亡意味的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的一位好友曾对他说:“我对人生没有期待了。”弗兰克尔否定了这位朋友的悲观人生态度,鼓励他说:“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是生命在期待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当然,怎样做才能有贡献?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

  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

  “有了清楚的梦想,加上反复地充实与描画,梦想就能变成目标。”目标经过细致认真的研究,对胜者来说,就可看成行动的计划。胜者认为,当目标完全融于自己的人生时,目标的达成就只剩下时间的问题了。

上一章 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够了 柳赖文段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