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写小说技巧大全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全能流  原创小说     

剑来大纲

写小说技巧大全

【1.框架背景,仙侠根基】

【总纲】: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人与鬼神精怪、妖物异族、魑魅魍魉等共处。

【修行概况】:修行之人,一律称为练气士,养炼合一,先引气(如挖掘沟渠、运河)、再养气(体内的窍穴、丹田,就如同关隘城池)、后炼气(炼气如炼丹)。

先开窍,后结丹,结丹如通画龙点睛,真正开始登堂入室。

不同的修士,结丹景象也不一样,位于丹田的“丹室”,因人而异,大体上不脱离五行:可能是荷叶摇曳生姿的莲池、气蒸云梦泽的大水之地、海上生明月的画面、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境、大雪满关隘、幽幽龙潭、阎罗殿、十八层地狱、农田庄稼地、花鸟园圃、金銮殿、祖祠、书斋、雷池、云霞仙境等等。

因此修士结丹之前,大多钻研一个独到法门,被称为“捷径”,类似佛门的十六观想、或是儒家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打腹稿”、道教坐忘冥想的“逍遥游”,大致都是观想天地间、某种与自己心灵最契合的奇异景象。丹室的景象来源,大体上分三种,可以是实地探险观察而来,也可以是诸子百家书籍的文字记载,甚至是某种别开生面的“自立门户”。

一旦孕育出被誉为本命元神的元婴,便可出窍神游天地,汲取日精月华,餐霞饮露。元婴分阳神阴神两类,其中儒家多阳神,因为儒家练气士所炼之气,是至阳至刚的浩然正气。而兵家多阴神,因为元婴本源,是战场魂魄凝聚而成的古代英灵。

【仙侠世界的存在基石】:

主要是三点,一:灵魂、魂魄的人死不灭,这即是魑魅魍魉的存在基础。

二:“人上有神”:神祗的确存在,人却见不到。这也是新书“神道体系”的基础。

然后在人与神(或者说天人)之间,有了个过渡阶段的“仙”,即修行之人,就是被凡夫俗子视为“长生之人”的练气士。

三:人的意志,或者说道家所谓的精气神,这些虚幻的存在能够发挥出“具象化、凝为实体”的作用。这也是人能够修行成仙、问道长生的基础,否则就是空中阁楼。

还有两点,并非基石,却极为关键,第一点是1+1不等于2,(即我们当下所处的“真实世界”,相对新书仙侠世界而言,是一个很“低端”“简陋”“单薄”的世界。)在我看来,真实世界的先秦战国时期,还算是“末法时代”,如今已经是彻底的“无法时代”,独尊儒术,和如今的“独尊数术”,是两大罪魁祸首,尤其后者,直接限制住了人的思维,扼杀了萌芽,当然,后期灵气衰竭也是原因。(这些可以成为仙侠新书的一个大彩蛋,例如主角最后化身那位“骑青牛西行”的老子,化身孔子在内各方圣人等等。甚至可以说成我们所处世界,只是主角打造的一处“洞天福地”而已。)

第二点则是新书的世界足够广大和深远(广大是横向面积,深远是立体空间),并且大而有序,杂而不乱。

这一点的必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本身就一直希望创造一个宏大的、具有史诗气质的崭新世界,再就是这个世界必须经得起那些大神通修士的“破坏”,这种“不会经常出现、但只要出现定然危害巨大”的破坏,分两种,一种是物质上对世俗王朝的城池建筑的毁坏、以及对凡人生命的大数量摧毁,第二种更重要,是修士这类高高在上的存在,尤其是他们的破坏,会带给“山下的世界”和寻常百姓的精神世界,带来不可磨灭以及极其持久的冲击。所以新书世界的架构必须宏大,甚至比之前那个“初版设定”还要扩大许多,这才能勉强达到一种“摇摆的、相对稳定的秩序”,使得新书里的仙侠世界变得可信度较高。

【个体的气数和王朝邦国的气运】+【世俗王朝文武两根支柱的儒家、兵家】+【诸子百家中的各种从龙派系】+【完整的神道体系】

这四者加在一起,也是凡人能够对抗、制衡练气士的重要原因。

附1,儒家经义,是要君子经常自省,感到良心不安,直至自己成为完人圣人。而佛教是让人感到心安,哪怕深陷苦难,不可自拔,也能够寄希望于来生来世。道教最无情,此“无情”是天道无情,心如止水,追求“死心”,所以需要恬淡寡欲,“不近人情”。

附2,“草木成精,尤为不易”,天生无窍穴。百年的妖怪,千年的草木精。

附3:世俗王朝的皇帝君王,拥有极大的刑赏权力。但是善人受罪、恶人享福的现象随处可见,宗教若是需要香火和信徒,那么就必然要回答这类人人关心的切身问题。

【来世说】,或者现实世界就有彼岸,即是乐土。

许多新兴宗教,流派复杂,品类不齐,不下数千种,“时生时灭”,昙花一现。

皇帝,只敢以“天子”自居。

【简介】

中土世界,无奇不有。

天地中央,有个曾用一剑劈出天河瀑布的读书人,人间最得意。

东海崖畔,有个不愿飞升枯坐山巅的无名道人,只愿清风拂面。

西方净土,有个喜欢请人喝鸡汤、给人说故事的老和尚,豢养有九条天龙。

蛮荒南疆,有个目盲画师,驱使与山岳等高的金甲傀儡,搬动十万大山,铺就一幅锦绣图画。

一个生长在北方的贫寒少年,当他有一天看到头顶竟有成千上万的御剑仙人,如通蝗群过境。

他就想去亲眼去看一看,说书先生所说的那位读书人,东海的滔天大潮、西方的黄沙万里和南荒的巍峨大山。

于是,终有一日,少年挎起木剑,开始南下。

(这里的四方,仅是中土版图“正气天下”的四方。而正气天下则只是四座“天下”之一。)

简介二: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我陈平安,唯有一剑,可搬山,倒海,降妖,镇魔,敕神,摘星,断江,摧城,开天!

【主角所在中土世界的大致背景】:

三教百家,九大王朝,十大正道宗门,十大魔教旁门,三山五湖四海等等。

儒家或者说儒教,是四座天下之一、“正气天下”的庙堂正统,把持了大半世俗王朝的权柄,以扶龙术或屠龙术、辅佐(操控)各朝君主,帮助帝王凝聚以及镇压一国气运。世间九大王朝,有五个皇帝的帝师,都是儒教圣人,其余有国师三人(两位道士,一位僧人),还有一人是霸气无双的女子武神。

在这座“正气天下”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儒教,拥有八大学宫和七十二座学院,遍布天下。儒士能够与天地共鸣,从而孕育“充沛心胸”的那股浩然正气,便可如皇帝君王那般口含天宪,定人生死,避退鬼神。

道教有三十六洞天(还有一个三十六小洞天,则并非道教独有,而是被各大势力瓜分殆尽),和七十二福地,祖庭分人间祖庭和玄都祖庭(后者位于另一座“青冥天下”之中,属于天上天),人间的道教祖庭有三个,分别是道德宗、龙虎山和丹霞山。洞天福地中处处皆有号称陆地神仙的真人真君坐镇,叩指问长生,一语可成谶,有鬼神莫测之神通。

佛门有这个天下有一八零八座净土佛国。

有僧人画地为牢,以求立地成佛;有僧人乞游千万里,只为落下心中那朵莲花;有僧人讲法,天女散花,顽石点头;有年轻僧人被誉为肉身菩萨,吃之得长生。

除此之外,还有诸子百家,例如一直在与儒家争夺扶龙地位的兵家,势力就极其庞大。兵家修士,成就大家境界者,无一不是战场万人敌,尤其是在沙场遗址、古战场这些地方,战力尤其强大,几乎无敌,这与僧人在净土佛国、道士在洞天福地得到法术加持,是一个道理。

阴阳家:分两种,一种是攀附真龙的附龙系成员,多在钦天监任职,观察天象、占星占卜、制定历书等等。还有一种散落在民间,散播各种歌谣谶纬,号称与朝廷的言官“共掌天下清议”,很大程度能够决定某位朝廷官员的口碑走势。

剑修:曾经剑道修士在正气天下无比昌盛,几乎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的大好形势,压制得其余诸子百家全部抬不起头,但是不知为何,千年以降,剑道修士的境界成就越来越没有起色,很少出现超一流实力的剑仙。(这涉及到一个大内幕,因为以蛮荒南疆某地作为入口(突破口)的“荒凉天下”,在两座天下的交界边境上,有一道屹立万年的城墙,如今仍有十数万人(历史上称为刑徒、流徙之人)占据此地,为正气天下抵御荒凉天下里数万妖族的入侵。而这些人,十之八九都是杀力巨大的剑道修士,所以占据了天地间将近八分的剑道气运,随着近千年以来,荒凉天下开始逐渐结束群雄纷争的乱战格局,于是对那道被命名为“剑气”的城墙冲击越来越大,这使得十多万剑修无形中攫取了更多剑道气运,这才使得中土剑道修士,日渐式微,给人一种日薄西山的错觉。)

附:随着历史变迁,除了学宫书院依旧完全掌握在儒教手中,一部分最早的洞天福地、净土佛国,已经被其它势力所占据掌控。

所以围绕这些灵气充沛的“仙家府邸”,自然而然就有了各种矛盾冲突,也分出了正道旁门、正道魔门等等。

【仙侠世界的市井气】

市井巷弄之间,人鬼精怪和平共处,寻常百姓家,会有那偷偷煽动枕头风、让人夫妻不睦的顽劣小妖。有以金银铜钱作为食物的吃钱鬼。有结伴为邻、居住在一排槐宅(千年以上的老槐树)里的精怪妖魅。

有渡口的青蛇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着那些痴心女子,为贫寒书生送行,从无好的结局,所以它觉得读书郎最是负心人。

有一次都没有尝试跳龙门的鲤鱼精,住在黄河龙门底,看过了无数同类的惨烈失败。

有最喜欢听佛法梵音、晨钟暮鼓的黄雀精,最后爱上了一位天真可爱的小沙弥。

深山古寺,有一位喜好勾引清秀书生、却手段蹩脚的年幼狐仙,珍藏着一本书名叫《才子佳人》的秘籍。

有一个“只要你打不死贫僧、贫僧就要劝你犯下屠刀”、且天生就是金刚不坏之身的奇怪和尚,最后原来是一位仰慕佛法的万年精怪。

东海之滨有一株高达千丈的报春花,花不开,则春不至。西北有一棵辞秋梧桐树,叶不落,则秋不辞。

有些落魄至极的剑道修士,会在各种市井行业开业大吉的时候被雇佣,身穿彩衣拖曳长幅,在空中御剑飞行,赢得大街上的喝彩声。

富贵人家饲养的花鸟鱼虫,千奇百怪,有无须水源就能在空中自由游曳的龙须鲤,有说话与人无异、而且擅长溜须拍马的莲舌鹦鹉,有自行形成流转不定的山水画卷的巨大湖石……

【仙侠世界的世俗气息】

世上有专门替人传递家书、书信的剑术帮派,专门以飞剑传递。

许多无法精通所有领域的一些大宗门,会聘请一些专门人才(例如精于堪舆的阴阳家、打理财务的数算家等等)来签订契约,帮忙处理帮派事务。

势力庞大的墨家,以及拥有许多修士匠人的帮派,会不断跟王朝官府打交道,以各种方式索要、换取那些灵气相对充沛的山清水秀之地,然后打造开发成一块山水形胜且利于修行的“伪福地”,例如各种云海岛屿、空中阁楼和海市蜃楼等等,然后就会有大量修士甚至是人间权贵一掷千金,入驻其中,或修行或养老。

【仙侠世界的神仙气】

搬山倒海,万剑归宗,捉鬼拿妖,请神镇魔,无所不能。

【四座天下】:

中土神州的“正气”天下,也叫“浩然”天下。

四方佛陀坐镇的莲花天下,几乎人人皆是僧侣信徒。这座天下的存在,能够镇压那座不断抬升的“阴间冥府”,后者也被称为第五座天下,幽冥天下。

道教祖师坐镇的三清天下,也叫“青溟天下”,人人都是信道之人,是为了抵御“化外天魔”的渗透入侵,后者也是修士身陷魔障、根骨俱坏的根源。

亿万妖族占据的大荒天下,几乎没有人类的存在,元气稀薄,所以一直觊觎中土世界的丰富资源、充沛灵气。只是因为有那一堵绵延千万里的“剑气长城”所阻隔,一直无法越过边境。

三洲五湖四海:三座神洲,五座巨湖,四片海洋,除了五湖位于中土版图,其余并不位于正气天下。

【洞天福地】: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道教占据多数;朝廷占据二三,封禅,敕封正神坐镇;余下五分之一,半数被数座一流门派共同占领,半数荒废,沦为遗址、秘境,残留阵法,然后其中一部分又侥幸成为“三十六小洞天”。

附:山下、尤其是洞天福地之外的山下,对修士而言,皆是污秽之地,这是一条修行的铁律。山上人,是仙字,即在山上成仙,其实已经道破天机。

下山之后,如逆水行舟。秽气、煞气、阴气,如大军叩关,连绵不绝。根基不稳,便如通城池低矮,兵力稀少,瞬间告破,守城失败,修行,不进反退。

到了陆地神仙境界,才能全然无视。在结丹?境界,能够开始汲取其中元气。相互砥砺,水货相融,龙虎之争,——入世下山的必要性,必经之路。许多大宗大派在山上(洞窟、‘池塘’等,)(山脚)便构建有“俗世人间”,与外门杂役的家族,聚集杂居。

【2.修行等级】

分修士练气士和纯粹武夫两种路径。

只不过在高高在上的练气士眼中,没有修道天赋、才只好退而求其次去武道修行之人,属于“下九流”——因为武道刚好分九个境界。

【修士十五境界】

【下五境】:又被称为“登山五境”,牵引人体之外的天地元气,来浇筑、砥砺人体的皮肉筋骨血。

皮:【铜皮】大成境界,激发真气时,皮肤呈现紫铜色。

肉:【草根】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寓意此境大成者出众的血肉恢复能力。

筋:【柳筋】曾经有一位惊才绝艳的柳姓修士,单凭炼筋就直接登入上五境,成就无上仙身,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而专门以柳筋命名此境。又有“留人境”的说法,因为许多奢望走捷径的修士,误入歧途,在这个境界上对柳姓修士遗留的残缺秘籍,去钻牛角尖,耽搁太久,贻误终身。

骨:【骨气】来源于一位前辈修士“造就千金重骨、方有一两气”的说法。儒教修士在此境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儒家重视养育浩然正气,一般而言,牵引数量比其他人都要略多,质量也更好。

体:【铸炉】或者【筑庐】:“人生天地间,体魄为熔炉”。算是一只脚踏入修行的门槛,佛道两教修士在此境界优势最大。

(这也是三教鼎立的原因所在)

【中五境】:每个境界分上中下三重楼。

【洞府】:府门洞开,即开窍纳气,开始从天地间汲取灵气,人体三百六十五个窍穴,就像三百六十五座天然而生的洞天福地,这也是为何说人是万灵之长。除去人诞生之际就自然而然开窍的“七窍”,男子只需要再开九个窍穴就可以跻身下一个境界,女子却需要开窍十五才能进阶,很多女子修士境界不高的根源,就在于被挡在这里,不过女子在此境界开窍越多,往往在中五境收益越多。

洞府境界,极其艰难,因为一旦决定开窍,就意味着人体窍穴要接纳体外灵气的同时,也会形成一种“海水倒灌”的险峻局面——因为体外灵气的攫取,必须从天地无数芜杂气机之中汲取,开窍就像是世俗世界的沙场,守城一方放弃仅有优势,主动开门迎敌,很容易被强大敌人一击而溃。海水倒灌——人体窍穴和经脉就像城镇和道路,深陷水灾,土地荒芜,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洞府】境界,是修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道门槛。许多修士、尤其是野路子修士、以及没有靠山背景的小宗门练气士,因为害怕洞府失败后,彻底丧失成仙的根骨,就一直滞留在下五境的最后一个境界里。

【观海】:取自“我登楼观百川入海即入我怀”之意,天地灵气开始扩大人体经脉(如同最终入海的江河、又如同人间扩充驿路官道),灵气渐渐凝聚、升华,开始反哺肉身,从而使得修士延年益寿。寻常此境界练气士能够长寿至百岁高龄。

【龙门】:沉淀在丹田(气海)的充沛灵气,最终凝聚成一股精华气息,在体内逆流而上,如同鲤鱼跳龙门,成则化龙,败则遍体鳞伤。修士若是冲关失败,就会一口气跌回洞府境界,丹田气海彻底干涸。所以这一关隘是修士的第二个大门槛,龙门境修士一辈子有三次机会,所以有“事不过三”的说法。一旦三次都失败,一辈子就只能止步于洞府境界。

【金丹】:“结成金丹客,方是我辈人”,又被形容为是“鲤鱼跳龙门”之后的“点睛”。整座气海凝聚浓缩为一颗金丹,结丹的体内意境,修士之间各有不同。有些修士天才,结丹时气势宏伟,甚至会引来天地异象。练气士各自的“丹室”之间,大小有着巨大差异,优劣也有云泥之别。但也存在着“大而空”、“小却妙”等特殊情况,天意难测,莫过于此。

【元婴】:修士养育出一尊阳神或者阴神,识海之内如有稚童居住,儒教修士温养出来的这位“稚童”,或捧书状或捧玉笏、或身穿各种补子官服,甚至有可能手持镇国玉玺(此者要么是擅权宰相、要么就是千古名相)。佛家的稚童或坐莲台、或结印、或菩萨低眉或金刚怒目。道教修士的阴神除了各式各样之外,“璞玉道胎”资质的修士,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天生自带一部道教典籍,能够让修士日后修行路途上一日千里。剑道修士是捧剑童子的模样,但是所持之剑,品第有高下之分。有些“天生剑胚”,气运所钟,所持之剑会是那些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神兵名剑。

兵家修士的阴神,除了都披挂甲胄之外,其它则五花八门,有人骑马持枪、有人背负神弓、有人扛鼎等等。

世间所谓的真佛转世,是说天生就蕴含有前世化身的阴神,道教的谪仙人,剑士的天生剑胚,儒家的读书种子,兵家的忠烈英魂,同理。

此境第二重楼,就能够让元神出窍远游,汲取日月精华、餐霞饮露作为给养,天赋强盛者,已经能够驱使阴阳元神出窍杀敌。阴神也能够白日现身,阳神在夜间,对鬼魅邪物而言,就如同“人间大日”。元婴灵智开始开七窍,相当于人类七八岁的孩童。阴神阳神的性情往往迥异。所谓修士之间的“天作之合”,就是此境修士若是各自元神相互吸引,便可结为“道侣”。如果同性别的阴神也看对眼,天意使然,那么作为各自主人的练气士,就只能自己看着办了……

第三重楼:在识海自成一方小千世界,儒家“君子”之上的儒圣,道教的陆地神仙,佛家的金身罗汉,都是跻身这个境界之后才能拥有的称呼。

“地界”的重要性开始凸显,例如在学宫书院之中,陆地神仙和金身罗汉就很难与一位儒家圣人抗衡。

跻身此境后,阳寿最少三百年,最多则有六百年。

【上五境】又被誉为“长生五境”

【玉璞】:练气大成,返璞归真,同时使得肉身趋于圆满,修炼成“无垢琉璃之躯”、“大罗金仙之身”等,天然能够水火不惧、万邪不侵。

寿命最少五百年,最多八百年,甚至千年。能够不惧任何污秽气息的入侵身体,对灵气的积累逐渐达到一个瓶颈,所以山上修行山下修行,已经区别不大,远比元婴境界修士的“不动如山”,要更为灵活随意。女子修士最梦想跻身这个境界,是因为能够拥有一次改变或者说美化原始容貌的机会,并且保证“不坏气数”,(一个人打从娘胎起就成为“定式”的面相,其实涉及到一个人气数,俗世的老百姓忌讳破相,并非空穴来风,只不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此境分天地两层境界。

因此修士的圈子里,有“不怕遇到老,就怕遇到小”、“山中一甲子、世上已千年”等说法。

道教主宰的“青冥天下”,中枢为玄都祖庭,此间修士中高层,多是玉璞境界。

【仙人】:分左右两个境界,仙在前、人在后,前者是说如今修炼得道,已经高高在上。(实则真相是修士需要以人间各种气数作为进阶食物,灵气已经无法提升境界)后者则是提醒此境大神通修士,莫要忘记先人后仙的本心初衷。(实则是俗人之气数、甚至是寻常底层练气士的气数,都已经填不饱这些仙人的肚子了,必须吞噬整个一国一朝代的磅礴气运。)

附:这个境界的根源,来源于《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即“天道”的特点在于减少有余而补给不足,而“人道”恰恰相反,是“贪得无厌”和“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因此,练气士的修行和长生,本身就是一件“大逆不道”的悖逆之举,是逆流而上,没有退路的,因为人有转世投胎,一旦修行,只要无法跻身最后两个境界,依然都会灰飞烟灭,彻底成为天道磨盘碾压下的碎末,再无来世一说。而儒家的积极入世,佛家的劝人向善、道教的不染因果,其实皆是各教祖师爷在“学究天人、勘破生死”“一头撞见南墙”、“路至河边渡不得”后的无奈妥协之举,是为了延缓减少天道的威压反弹。

“长生之后,才知生死之间,大有玄机。”

【飞升】:已是“天下”之巅峰顶点,来世也不过如此(只是世人看法,其实这个境界的修士都发现一个尴尬困境,自身已经根本没有来世可言了,所以只能破开天地屏障,飞升而去,去往传说中的天庭。)只是一入此境界,便会被天道察觉,认为是天地之大盗巨寇,必须除之后快,为天地不容。所以这个境界的顶尖练气士,轻易都不会现世,否则就要被迫飞升,一旦失败,就是魂飞魄散的惨况。所以被“那位读书人”讥讽为“千年王八万年龟”。

【失传二境】:任何修士都三缄其口,始终秘不示人,天机不可泄露。一直被揣测为“已证天道”、得以跻身“天上之天”的天庭,是谓“天仙”了(仙人境界,习惯性被称为人仙),真正做到与天地同寿。

【武道九境】:

炼体三境界:

1泥胚境:粗糙不堪。巅峰圆满之时,自身如一尊泥菩萨,气沉丹田,不动如山。

2木胎境:由粗入细。大成境界,肌肤纹理精密,如通篆刻铭文。拓宽经脉,“开山”境,打熬骨骼,滴水穿石。

3水银镜:血液浓稠如水银,重量却更加轻盈,气血凝聚合一。突破门槛,需要渡过一劫,叫“泥菩萨过江”。

炼气三境:英魂,雄魄,最终塑就一颗武胆。统称为小宗师境界。

炼神三境界:大宗师境界。

金刚境:又被称为小宗师境界。此境佼佼者,甚至可以修炼出佛家所谓的金刚不败之躯、或是道教所谓的无垢琉璃、金仙之体。可以以驱使、聘请、祈求三种方式,加

羽化境:能够虚空悬停,御风而飞。故而又称“远游境”。

山巅境:最后一重境界,被誉为“止境宗师”:形容脚下的武道已经走到尽头。虽不至于搬山倒海,却亦是能够拳裂城墙、掌劈大江,一身雄浑罡气,百邪不侵,千军辟易。肉体强横至极,犹胜佛家罗汉之身。练气士一旦被近身,十丈之内,除非有上品护身法宝或者更高,否则必死无疑。

附:武道九品境界,根脚和核心在于“散气”二字,所以与练气士的道路,截然相反。

在炼体境界,第一步,就是需要将身体内所有后天之气,无论是污秽之气还是精华元气,全都尽量摒弃排除。而练气士不同,练气过程,是去芜存菁的过程,需要小心筛选,尽可能截留下自身元气,作为修行之路的“根基”、那栋气海高楼的“台基”。

而兵家修士之所以能够两者兼修,必然先走武道,炼体圆满之后,再练气。义无反顾地疯狂汲取战场杀气、戾气、死气,以此来充斥自身体魄窍穴,打造出与练气士气象截然不同的气海,所以兵家修士所塑元婴,全是阴神。

附2:仙家修行,既要修力,也要修心,修心又分山上修和山下修,山上修“登天梯子,我上得去”,山下则是修“红尘泥泞,我出得来”。俗世里摸爬打滚的时日太久,出世太少入世太深,以至于沦落到“下得去起不来”的地步,二十年虚耗光阴,修为不进反退。

附3:除了前期解释武道境界的来源外,中后期一般都用更加简洁的称号,从低到高,分别是九品高手到一品高手。

【修士位阶、法宝灵器等级划分】:

匠物:寻常匠人打造的物品,较为精良。

重器:世俗高手眼中“削铁如泥”、“吹毛断发”的神兵利器,隶属此类。材质较好,精心铸造。一般修行中人,尤其是无根浮萍的野修、散仙、“门外汉”“山腰人”,只能拥有这个程度的物品。

灵兵:天地所钟情,孕育出灵气,让修行之人操控起来,事半功倍。关键时刻,还能以毁坏根基的代价、反哺主人。

法宝:蕴含天地运行规律的大道法则。

仙器:往往需要放置在洞天福地之中。

功德神物:造化功德,自行演化,蕴育有神灵。

1,儒家称号体系:士子(多高阀世族、郡望豪族出身),贤人,君子(为重要的分水岭,有君子头衔的儒士,大多占据庙堂要津,位列中枢,同气连枝。能够被别人尊称为“先生”。)

儒家亚圣:多数是儒教七十二书院的山主,有资格称为夫子。

儒家圣人(死后能够陪祭文庙,永享皇家和天下香火。)

儒家至圣先师:宋家圣人。被后世尊为儒教教主。衍圣公府邸,与龙虎山天师府赵家;世袭罔替的墨家矩子家族,司马家族;传承千年的阴阳家陆家。共称四方圣人府邸,都属于超一流“割据”势力。

2,道士等级阶级划分:

道童,道士。真人。

真君:亦称大真人,能够拥有世间独一份的前缀,例如无瑕真君,无垢真君,元霞真君。世俗所谓的“陆地神仙”。

天君,天尊:道教神仙,金仙。

3,僧人等级:沙弥。僧人。

罗汉:修成金身不败之身,血液为金黄色。

菩萨:能够“借来”诸佛法相。

4,羽衣卿相:一国国师,朝廷敕封授予某某真人头衔的著名道士,龙虎山天师府的黄紫贵人,等等。

四方行者:专指托钵远游的大寺僧人,苦行僧,有资格与人讲法。

5,【世俗王朝版图上的各路正神】:

1,分别坐镇江河湖海的各路水神,这类能够光明正大享受百姓香火的神道神祗、神灵,来历驳杂,可能是投水而死的前朝忠烈名臣,可能是成精化形、然后被王朝招安的水族精怪,或是尚未化龙的诸多龙属种族。敕封文书,规格为“金字玉册”、“朱字金册”以及更次一等的“朱漆银册”。

2,遍布州郡县的城隍爷,类似人类官场的县令,牧守一方,位卑却权重。

3,地方上的文武两庙,文庙就是王朝皇宫那座文庙的缩减版,只树立一尊儒教至圣的塑像,其余陪祭圣人无须造像,陪祀于地方文庙的塑像本尊,多是当地县志上名垂青史的文臣名相、士林文豪和道德楷模。文庙,大多时候即是规模大小几乎与城隍阁相等的文昌阁。

武庙供奉的神灵,来历根源五花八门,可能是出身于当地的古代武将、曾经镇守此地的名将,或是某些与人亲近的幽灵,被朝廷“朱字红漆”敕封后,从此升格为神灵和武道尊者。

【3.角色—古灵精怪、妖魔鬼魅】

搬财小鬼:喜欢夜间整体出动,偷窃密室财物,喜好黄金白银,铜钱次之,天生能够携带财物一起穿墙,将财物从一家搬运到另一户人家,对穷人而言,有些是劫富济贫的雪中送炭,有些则是雪上加霜。可以豢养搬财童子,不过需要以金银或是铜钱作为它们的日常食物,不宜金银和铜钱夹杂喂养,所以又分为“金银童子”和“铜钱童子”“榆钱”。

小君子:模样是风度翩翩的袖珍读书人,世间儒者多用此物来温养美玉,能够帮助玉料提升品次。此物经常被豢养在大型玉雕“玉山子”之中。

青衣郎:身形仅仅指甲盖大小。最受读书人喜欢,儒衫方巾,能够反复诵读儒家经典的内容。虚幻无实质,也无魂魄,是天地浩然正气衍生,属于“人鬼”之一,性情刚烈。

托梦丫头:模样娇俏可爱的小精灵,能够帮助阴间先人托梦给后世子孙。

香火小人:体型小于米粒,群居且惧人,栖息在一个家族的正堂门楣之上,受祭祀先祖的香火浸染、而得以生存,是祖荫的一种,庇护子孙。“光耀门楣”的深意,便在于此。一个家族香火越旺盛,香火小人数量就越多。若是家族有人成为黄紫公卿、或是妇人获封诰命,香火小人就同样身穿官服,气数壮大。

匾额:一个在某地扎根百年、传承有序的稳定家族,然后只要悬挂类似怀仁堂、进士及第、殿台楼阁以及书屋书楼名称等诸多匾额,就能诞生。

书虫:生长于传承百年以上的古旧书籍之中。以儒家典籍(比如《六经》《礼记正义》)、佛经《金刚经》、和道教经典《道德经》这三教书籍里的书虫,品相最佳。

青冥鱼:始终不知根脚的精怪之一,游走于各种梦境,带去各自美梦、噩梦。某种特殊情况下,也能制造梦境。

此物也是人类“白日做梦”的来源。

黄泉蛛:相传是黄泉路上的阴间物种,能够织网窃取梦境,以梦境为食物,其中雌蛛吐出的丝线,能够编织出一幅幅梦境画面。

青蚨:精灵之一。又名鱼伯、嫩蝎。传说此物生子后,母子分离后必会回聚一处,所以产生了一种神仙方术“还钱术”,用青蚨母子血各涂在钱上,涂母血的钱或涂子血的钱用出后必会飞回,所以有青蚨还钱之说。产卵需要依附在一种“衣袂草”的绿叶下

瞳中人:精怪之一,其中一种“”,每当见到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就能够为主人明目。

耳中人:以耳膜作为鼓面,在人入睡时便悄然擂鼓,以壮身体主人的阳气散发,无形中震慑那些行走于夜间的诸多邪魅。

搬山猿:远古巨兽之一,力可搬山。经常有修士故意惹怒搬山猿,让其打裂山峰,破坏护山大阵,暴露其中的秘境洞天。

春梦蛛:五彩颜色。喜好采撷、收集梦境。春梦蛛经常被宗门帮派当作砥砺弟子道心的道具,也是双修道派的必备品之一。

噩梦蛛:漆黑如墨。

龙须鲤:鲤鱼身躯,巴掌大小,却长有两根蛟龙长须,其须是天材地宝之一。

牛吼鱼:体长不超过手指,却能发出如雷吼声。

灶马:其形如蟋蟀,经常出没于灶台而得名。

三足金蟾:灵兽,持有者可以增长自身财运。

寻宝鼠:灵兽,对天地灵物有敏锐嗅觉。

羊脂兽:灵兽,通体美玉,身躯是制造符箓玉牌的最好材质之一,性情刚烈,被抓到即自尽,因此无法饲养。大型宗门经常重金悬赏捕捉。

驮碑龟:上古神兽之一,总计有九块石碑,巨龟们缓缓巡游天地。

翻江蟾、倒海蜍:前雌后雄,双方只在秋季发情期,才会在江海交汇处的入海口,扑腾剧烈,翻江倒海,经常引发海水倒灌的现象。

檐下铁马:

铃铛小妖:背负透明羽翼,最喜欢摇晃风铃。

雀翅蛇:腹部两侧生有翅膀,可飞行,速度快若闪电,极难捕捉。翅膀是“天材地宝”之一。

吞火蛾:以烛火为食,飞蛾扑火的来源,久而久之,吞火蛾肚子里能够孕育出一块米粒大小的金庚之精,价值连城。

吃情蝶:与痴情蝶极其相似。

判官:城隍阁佐吏,辅佐城隍,类似一县县簿的官职。

夜叉:冥间官差,城隍阁城隍庙的基本配备,类似县衙里的兵房差役。能够驾驭、驱使境内许多精怪鬼魅,是真正的“地头蛇”。

符纸系列:

纸鹤、纸鸢:传递书信。

偷书鼠:

背书猫、啄书鸟:都是偷书鼠的天敌。

守财奴:老头子模样。

过江龙:实则是即将化龙的大蟒,或是大湖巨泽里的蛟,这些亚龙族需要“走江”才能最终化龙,与逆流而上“跳龙门”的鲤鱼截然相反。

许多山村的石桥底下,都会悬挂两柄雌雄铜剑,用为了警示“走溪”的蛟蟒,以免毁坏石桥,若是洪水过后,有铜剑消失不见,就意味着有蛟蟒经过了。

酒虫:从陈酿美酒中诞生,如果将它放入新酿酒水中,只需要几个时辰,就有埋藏数年的醇厚口感。是世间所有嗜酒之人的心头爱。

白鹿:祥瑞之一,根据儒家典籍记载,“唯有道德君子,方可见之”

麒麟:祥瑞之一,有六种,风火雷电水玉。

有角四足的白蛇:相传是龙宫龙种来到陆地的形态之一。

槐精:千年老槐,最宜养鬼。“槐树宅邸”,槐树有官气。

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瞌睡虫:形如蚁,通体雪白。能够帮助失眠之人入睡,只需要放入头发之中即可。

三眼金雕:身上十六根雕翎,是天材地宝之一,用在箭矢上,快若奔雷。是强大王朝必然豢养的灵禽,继而催生出一种特殊职业,熬鹰奴。

青鸾:远古神鸟。

孔雀:

凤凰:

山泉珠帘:“琳琅满目”,

衣袂草:

菊头蝠:

吐珠琴+生玉盘:琴声凝聚成珍珠,在玉盘中一粒粒诞生。

金木水火土:

火灵:从火焰诞生中的精灵,熊熊燃烧的状态,面目模糊。上等火灵

水精:透明的少女模样,天生带着水气凉意,最适合放置在身边,夏日避暑,可以命令其在旁敲打、切割冰块,俏皮娇憨。

息壤小卒,水银大将,金人元帅:天地宠儿,五行精华。

庄家老汉模样,

五彩鹦鹉:能够粗略预知三天到半旬的气候变化,会主动发声告知主人。

地牛:巨大如山,行走于地底之下,钻出一条条隧道,直到遇见龙脉才会掉头转向。地牛翻身,就是地震灾害的罪魁祸首之一。

哭泣蝉:能够发出人声,如妇人呜咽,如泣如诉,哀怨不已。蝉蜕能够入药,偏门房中术,用以炼制春药。或者被南疆巫女制成“怨妇蛊”,使得女子生出满肚子幽怨情绪,郁气积攒。

孔方兄:铜钱的精魄,戏子伶人模样。据说能够增加财运。

芝麻官:身穿各种颜色的官袍,应运而生的灵物。

马屁精:一种半人半马的奇怪灵物,擅长察言观色,口中言语,只有阿谀奉承,因为以马尾作为食物,才有此名称。

云海鱼:以云雾为食,

玄武鲤:

迎客松:多被宗门帮派种植在山门,见到贵客则摇晃枝叶,松涛阵阵,天籁之音。恶客登门,则纹丝不动。

花:牵牛花,专门用来捕捉罕见的“挂书牛”。

鸟鱼:

虫:蝼蚁,蜜蜂,苍蝇,蚍蜉

灵犀:一种很玄妙的精灵,模样变化不定,栖息在有缘人的心窍之中,喜欢观赏修士的丹室,甚至还会帮忙查漏补缺,被称赞为“世间第一等巧手艺的缝补匠”,是修士梦寐以求的精灵,也是“心有灵犀”这个说法的来源。

降魔塔,镇妖楼,锁妖井,拘魂碑。

密宗,少年僧人,红衣袈裟,腰间挂满袖珍转经筒。

【炼妖壶】,紫金葫芦,雷击木,桃木木芯,雷罡之气,葫芦。至阳至刚。也可炼成【养剑葫芦】。

【坐骑】:

“竹马”:并非真马,而是竹子质地的符器。

赤血马,青骢马,狮,虎,仙鹤,牛,驴。

绰号“紫髯公”的紫色大蟒:长达二十丈,可以乘坐数十人。

南海大鲸:交通工具之一,背脊之上搭建一系列亭台楼阁,一次性最多可以运载数千人。

鲲鱼:极其巨大,还要胜过深海大鲸,生活在高空云海之中,餐霞饮露而生,性情温和,乘坐它远游,所以“渡口”就只能设置在山岳之巅。没有

腕中鬼,腕中灵:栖息在修士手腕里的精灵。

灯笼鸟:尾巴坠有一盏灯笼,散发光彩。

萤火雀:夜间通体发亮。

冰蚕:所吐蚕丝编织而成的衣物,清凉适宜,最适合夏日穿着,昂贵奢侈之物。

团扇:

笔尖灵:

吞山蚯蚓:

【4.法宝器物,秘籍经典】

【符纸】:道教符箓派的根本之一。世间最普遍的黄纸,比普通黄纸要高出一阶的硬黄纸“黄玺”,还有类似“雨过天青”美誉的青色符纸。许多是天子人家专用的谕旨御制之物,往往用以节庆时分封赏文武大臣,寻常富贵门户,有钱也买不着。符纸一般都是为道教画符所用,道教符箓是世间符箓之正宗、根本,被誉为众多符箓脉络的祖脉。不过符纸未必拘泥于黄纸这类纸张,道教真人和陆地神仙就无需实质符纸,就能够凭空画符,成就一张灵符。而兵家也有杀、镇字符,儒家也有经籍内容,相较兵家,稍稍复杂,且字体多是正楷,楷体又分七八位书法宗师的字体,有“八正”“正九”等诸多说法。佛家以结印见长,符箓虽然也有,相对较为少见。

【长明灯】:多用于密室陵墓等地,只需要一盏寻常蜡烛,然后向灯芯上滴上一滴取自深海龙香鲸油脂的灯油,灯火就能够百年不灭,而且异香长存,可凝神,不输上品檀香。

金书玉箓:黄金和玉制的书页。

生花妙笔:主要分四种,专门写诗词歌赋的【文采斐然】,人物丹青的【国色天香】,山水画的【水雾夷犹】,书法的【铁画银钩】。

文房四宝:笔鱼,吐墨。

砚台:无名老僧遗留下来的一方名砚“放生池”。“鲤鱼台”:有七八尾细微活鱼,在其中自由游曳,能够存活千百年不死。

连理枝:

山盟海誓:分别对山对海起誓,山只要是国境内朝廷敕封的五岳正山,就可以,多是生意上的盟约。后者专指媒妁婚约。

五彩霓裳:

蓑衣:相传是沧海仙翁的遗物。

十龙袍:世间唯一一件绘绣有十条龙的“僭越”龙袍。

凤冠霞帔:古代朱雀王朝女帝武龙泉的本命法器。

白蟒腰带:腰间所缠之物,实则是一条即将化龙的白蟒。

【剑】:红螭(可以幻化为一条螭龙),碧墀,神霄,秋水,芦管。

【刀】:龙筋,黄泉,冬雷,大狩,白蟒,狐尾。

【枪】:绿沉枪,大雪锥,

【弓】:九头雕,

【战甲、铠甲】草庐,东岳,真武,纹银,武库。

云海:布满云纹古篆,

甲符:

剑甲:蕴含上古剑仙曹玄真留下的十八道剑气,能够自主激发,剑气壮如青龙,被评为最具杀伤力的战甲。

珠光宝气甲:

青蛇小簪:一条小青蛇作为簪子,用以束发。

琴:棋:画:

字帖:《逃暑贴》,《清凉贴》:酷暑时分,帖子都能够散发出阵阵凉意。【平安帖】:最神秘的字帖之一。

【云烟瓶】,云霞瓶,月华瓶,日光瓶子等,装载云涛、烟雾、日月光辉等。

【绕梁瓶】:可以记载声音,源自“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世人多装入蛙鸣、潮声、松涛声。“听取蛙声一片”“枕畔潮音”……

【雷电琴】:以闪电作为琴弦,雷声滚滚。

竹鞭:打鬼鞭之一,生长于地下的精怪鬼魅,都畏惧此物。可惜只有青神山的神霄竹才有效。

竹叶玉:质薄轻脆,青玉中的佼佼者。吹拂一口气,有“萧萧”声。

竹子花:占卜用物之一,可算生死。

竹雕十八罗汉:“竹仙人”黄岐晚年雕刻,以慈悲竹雕刻而成,慈悲竹本是青峨山独有之物,当年青峨山普渡斋覆灭之后,此竹已经灭绝。慈竹的冬笋,是老饕、清馋的最爱之一,被誉为“白玉楠片”。

竹雕灵芝如意:以黄色木匣装载。只要打开盒子,就会自发散溢灵气,“久居芝兰之室”。不过需要每旬时光、向其浇灌取自洞天福地的无根水。持续不断浇灌百年后,会孕育出一双“竹芝”灵童。

竹制诗文如意:多是各大王朝的内务府打造,被皇帝在节庆时分当做赏赐之物。

桃花仕女香筒:

精铁竹太狮少狮把件:为精铁竹雕刻而成,此竹因为极其坚硬,一旦被雕琢,很容易崩裂,被称作“倔相公”和“绿雷公”,故而极少有精铁竹的竹雕作品。此竹和神霄竹、骊珠竹、墨玉竹等珍稀竹子,都是“竹海洞天”——青神山的特产。

沉香雕“福禄万代”斋戒牌:

佛首像:成千上万枚“头颅”聚集成山,自制一方净土。被称为“佛首秘境”,相传有两具菩萨果位的肉身“金蜕”。

木胎武帝像:

黄花梨苍龙教子升天门扇一对:

牙雕螭龙钮方章,印文“邃贰学楼”。鹿王角。家藏“常宜侯王”汉砖花器。崂山绿山子。核雕龙纹手捻。

铜镜。佛手杯。紫砂壶:“种榆仙馆”底款。“定邸清赏”,“阿曼陀室”。合欢壶。

一粒珠壶:底款“千里”。

鎏金大阅佩刀,梵文双龙赶珠纹。

“拾得珍宝阁”:

撒线绣“虎镇五毒”端午节龙方补子。妆花缎云龙江崖纹挂帐。明黄地妆花缎七正龙经袱。

银仙鹤烛台,爪子踩在崖畔青松之上。

瑞兽香薰。

银杏木“幽赏未已”书房匾。“六盈堂”大漆描金匾额。

佛教法器:金刚法钩。佛塔。金刚铃金刚杵。金制莲花荷叶纹钵。四力士塔。铜鎏金转经筒。

【银质文殊坛城】:佛教坛城之一。能够随身携带的坛城,可以成为僧人临时搭建的“小千世界”。

剔红云螭龙纹笔。唐物堆朱笔,“一枝”。

翡翠雕田园虫趣图笔掭。

紫檀架笔挂。

十六金符斋藏汉印。

传家宝,国之重器,镇山之宝。

杨枝甘露瓶:手指高度的小瓶,却能够蓄水百斤、千斤。世间修士出门下山必备品之一。

斗量瓶:相传与东海海底相通,储水无数。存世极其稀少,多被各个大王朝皇宫库藏,用来防治旱灾,也可以吸纳决堤的洪灾,只不过一旦混肴洪水,斗量瓶很快就会品相降低。

火龙罐:手掌大小,铭文为佛家降龙篇,绘有降龙罗汉图案。豢养有数量不等的火焰小蛟龙,属于残次品相的半灵物,并无性命。

云龙行雨图:根据图画大小、画工笔力强弱,下雨的降雨量以及天空雨幕的面积,都有区别。多是朝廷礼部和织造局联手制造、交由户部,分发给各地衙门,也是治理旱灾的手段之一。

【佛珠】:

春雷声:对邪秽阴物而言,好似催命鼓。

老蛟砚:十大名砚之一。砚台边缘,有一条微小高龄的瘦蛟,盘踞而眠,鼾声轻微。

青藤葫芦砚:爬满青藤,挂满一只只青翠欲滴的小葫芦,据说能够增长家族福禄。

花鸟砚:研磨之时,有花香、鸟鸣两种异象。

龙池砚:砚体晶莹剔透,可见两条小白蟒在其中游走,画面如双龙戏珠。

一对屏风“沧海明月”、“旭日东升”:一扇是青玉质地,一扇白玉质地,前者每当夜幕降临,便会明月皎皎。后者每当晨曦到来,就大放光明。这对屏风还有镇邪避秽之功。

六座最有名的大型影壁:五百罗汉图,雪夜行骑图等。

【5.地理版图,风土人情】

三大学宫、七十二书院: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一百零八座净土佛国:

三十六“小洞天”:又被称为“秘境”。灵气充沛,但是大多残缺不全。主要由旧址废墟、龙宫等构成,一些远古奇兽也有可能,例如肚子里有许多座上古仙岛的吞岛

鲸,腹中有许多宝船残骸的吞船鲫。

竹海洞天,佛首洞天,舍利洞天,宝塔洞天、金莲洞天、雷池洞天、弧月洞天、萤火洞天等等。

【竹海洞天】:竹海洞天:小洞天之一。是一流势力【青神山】的祖地。青神山尊奉青帝。

竹夫人:洞天的山神地灵之一。体态尤为修长,犹胜男子。“赤足,鬓发绝青。”

十德竹:位于竹海之中的十棵仙竹。分别象征正直、奋进、担当、虚怀、质朴、卓尔、善群(竹虽卓尔,却不似松)、性坚、操守。

“青梅竹马”

“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竹素:竹简和白绢,指书、史。

“芒鞋竹杖”

功德竹:相传当年青神山的祖师爷,向儒家至圣求教学问,便携带有功德竹,作为赠礼。之后在儒家圣地“道德林”茁壮生长,反而是竹海洞天日渐消亡。相传此竹能够记载君子的功德、过失。市井俗语“功德簿”的来源。

【兵家古战场】:七座战场遗址,西垒壁战场、巨阙古战场、鸠坑战场等。

州郡大城必建城隍阁,县城则有城隍庙。郡守、县令牧守阳间一方,城隍爷司职阴间治安,巡守辖境,防止鬼魅邪秽暗中作祟。

雄镇楼:九座不知道谁建造的气运楼,分别矗立在九个地方。镇山、镇海、镇魔、镇妖、镇仙、镇剑楼等。

步步生莲:有枝干修长、可长达数千丈高的莲花,生长于云海之中。

一线天:

一线潮:

黄河之水天上来:天空有一个巨大窟窿,流泻出无穷无尽的江水,最终形成黄河。

鸾桥:

海上生明月:

日照香炉生紫烟

雪花大如手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楼

潮打石头城:

东临碣石望日出:

蚍蜉撼大树

雨花台:天女散花,

点头石:有人形巨石,听到精妙佛法、玄妙之言就会自行摇晃,做点头状。

舍得桥:迷雾笼罩,凡人过桥后,就能够同时忘记最痛苦以及最快乐的两段记忆。

金山银山:

鸡鸣山:雄鸡一叫天下白。

报春台:架有一只报春鼓,与龙虎山门口是相同款式。

桃山:有一座别有洞天的桃花源,独霸此山的宗门叫“桃园”,专门制造各种精美的桃木牌,号称只要悬挂腰间,就能帮人吸引桃花运。帮派日进斗金,富得流油。

扶摇山:盛产千年桂树,被两座帮派占据,各自出产的桂花酿、广寒酒,都跻身十大名酒之一,富甲一方。

五岳正宗:一国之内各有帝王敕封的五岳山峰,以镇气运,虽然封禅之前各有山名,但在官家正史上仅以东岳西岳称呼。在此之上,又有高一等的五岳正宗,例如东岳

乾山,本名鸣远山,又名光明山。西岳坤山,本名白猿山。

苍穹廊道:高空气流层,有些如弯曲长廊,成千上万的各家飞剑,在这条廊道里飞速穿梭,速度远超陆地剑仙的御剑。

深海暗流:陆地有山脉,海洋有水脉。

南疆十万大山,每一座大山巍峨通天,占地广袤,瘴气横生,故而成为一道最雄伟的天然屏障,阻隔南方荒原的无数妖族北侵。

南疆更南,是剑域,十万剑修坐镇此地。依靠“一”字剑阵,抵御妖族冲击。这座剑阵就是最外缘的整条边境线。此阵是世间第一杀阵、第一大阵。

淬炼体魄以及魂魄。

激荡河:河水能够冲刷三魂。

扶摇山上扶摇风:晃动七魄。

良心镜,扪心镜:能够照耀出心窍和五脏六腑,肝胆相照,心魄胆魄。

附:盛行的“覆斗形【封土】”变成圆形封土,陵墓神道两侧均对称布置了石马、石象等石刻。

“始作俑者”

三鸣山:鹤鸣山,鸡鸣山,凤鸣山。

各种藏书楼、书房匾额:【三愿斋】或是“无恙斋”,山河无恙,故人无恙,书籍无恙。

普济寺,千手观音殿。

附1:洞天福地,应运而生,也有各自的天地劫难,例如地牛翻身等。

【6.诸子百家,机构组织】

【墨家】:能工巧匠,十出七八。包括矩子、大作、巨匠、巧匠、匠人在内五个阶层。

仙家府邸不涉及机密内幕的大多数普通建筑,或是世间豪门的亭台楼阁等等,往往出自墨家匠人的手笔。

墨家许多位于地方上的高层机构,可以包揽下整个老牌宗门的改建维修、或是某个新兴门派的兴建打造。

墨家还会参与许多王朝国家的城池打造,甚至是京城、新都的布局建设,以及边防重镇、雄关险隘的建设,等等。

因此经常被对手讥笑为“大发战争财”。

【农家】多依附朝廷官府,在户部任职。

【小说家】:传闻最顶尖的小说家,以某人作为书本角色之后,就能够改变那些人物的命运。

朝廷【崇玄署】:与六部衙门相同品秩。

道教:两院三局十二司:法箓局,道牒局,丹鼎局。求真院,羽化院。金科司,玉律司,雷罚司等机构。

佛门:主要是四院,三宝院,银瓶院(银瓶掣签机制,负责招安、拉拢边境佛教流派)等,藏经院,金刚院。

兵部:兵家的绝对禁脔。

礼部:封禅是头等大事。辅助皇帝敕封山岳正神,以镇国运。皇帝颁布罪己诏、大赦天下、祈雨(青词类)等事务。

【法术篇】

基础术法、口诀、心法:

流水诀:以轻灵之气,从上往下洗涤五脏六腑。瀑布诀,效果更佳,但只适合在洞天福地这类灵气充沛的地方。

指尖火和掌心火:修行之人的入门法术,指尖生出火焰,用以照明或是点燃。

静心诀:诸子百家通用,

凝神诀:

避水诀,辟水诀:前者在陆地上用以遮挡风雨,后者更为上乘,入水后,呼吸如常,如履平地。

符纸:

撒豆成兵:

画地为牢:

堆土成山:

草木皆兵:

力拔山河:

斗转星移:

障眼法:入门法术之一,能够遮掩面目,模糊不清,如同云遮雾绕。

附:一个地上褶皱的废纸团,可能打开即是满手光芒。属于“腕中有鬼神”“纸上江山如画”,丹青妙手,丹青国手,丹青圣手,绘画题材以田园菜圃、深山古寺、花

圃鱼鸟居多。花鸟画,仕女画。

【阵法架构】:

洞天福地的守山大阵:

世俗王朝的护城大阵:

【剑阵】:

倒挂天河:

棋盘:

各种字符剑阵:

“佛珠法雨”:

“五千真文”,又称“一本正经”:

“道德林”:儒家七十二学院之首“书院”

“琳琅满目”:音律之阵

演化战场:

兵家必争之地:

【上座部佛教】:

【货币体系】

1,以物易物仍旧广泛存在。

2,十种玉石(硬通货),以及十种特殊美玉。

【附1】:

只要是涉及修士行凶,各个王朝、各地官府按律不得隐瞒,一经发现,是朱雀王朝一等一的重罪,朝廷刑部将会联合京城崇玄署,直接派遣相关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当地主官和驻守修士都要被捕入狱。当然,若是有人胆敢虚报,将寻常的世俗案件,假托修士涉案以求朝廷重视,以至于刑部、崇玄署和朝廷官衙三者都为其大张旗鼓、虚耗资源,那么下场可想而知。

【附2】:

世俗家族等级划分:“华腴寒素之分,显官皆起自高门,寒族不得居大位。”凡三世有三公者,就是最顶尖的膏粱大族,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统称甲姓(或者称为甲字世族),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

裙刀,女子专用。此物与【压衣刀】一起兴起于大隋,风靡朝野,虽绝大多数能够冠以“华族”、“膏腴”二字的豪阀世家子,往往备有一把压衣刀,附庸风雅。

【附3】:

圣人谶语:“自古名山待圣人”。

【正人君子】:体内有一“瓠”,瓠为儒家世代相传的礼器之一,君子若是立身不正,此物就会立即歪斜。

【心猿】【意马】:生性顽劣的两种古灵精怪,多结伴而行,喜欢乱人定力。佛教有拴马、降伏心猿等说法。

心境,即心丼。

【附4】

一个直指人心的问题:“长生之长,到底有多长?”

【附5】

剑气区分:形态和色彩。附和各种意象,例如青蛇,蛟龙,白虹等。

剑意:泼墨,骤雨,山崖罡风,云涛,草书,怪木,病梅,龙汲水。

剑道:崎岖小路,青云大道,幽苔小径,终南捷径,【独木桥】。

剑招:绣针,袖龙,挑山,千剑开屏。龙汲水。

【附6】

垂钓之乐:云海之上垂钓,候鸟,飞鸟,云海鱼鸟。深潭大鲵,幼蛟。大海垂钓鲸鱼,飞鱼。

【附7】

境界高低和修为强弱,并不绝对匹配。“眼高手低”就是一种境界高、修为低的尴尬情况。低境界修士,越级使用高阶法宝,就像稚童耍大刀、孩童抡大锤,很容易伤到自己。

而法宝也分“性灵”(即性质属性)温驯还是暴戾,前者更容易被驱使。有些法宝天生具备“钟情”、“殉情”、“滥情”的“性灵”,对主人的要求不一。

【附8】

【劝君歌】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劝君莫食三春蛙……【神仙歌】,【逍遥歌】。

附9:【帮派】

酆都:

白帝城:

鳌头山:独占鳌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超一流帮派,开山祖师却是个没读过书的大老粗,取名字一塌糊涂,帮派各种风景名胜、功法秘籍的名字,都粗鄙不堪。连

累后世的徒子徒孙被人讥笑千百年。

剑气楼:

剑山:有剑冢,

牯牛大岗,大雪坪:

节气楼:二十四节气,环形回旋楼,首尾衔接。二十四位楼主。

天王山:

白帝城:

青帝

云霄城:建造在一朵火烧云之上,奇景“火烧云霄立雄城”,火神坐镇。

月相宗:满月,弧月,

大日山:日出东海,如日中天,日薄西山,

星宿阁:

法相宗,挂像宗:

帝陵,祖祠:

剑林矗立,

南朝四百八十寺

白衣,袖口,衣领,绣有花纹,金玉符箓,篆。

青衫,莲花冠,道德宗装束,儒道兼修。

大红蟒服,蛟衣,龙袍,东海,雄镇山海楼,大日出海之地。

绿袍,竹海洞天,青神山弟子的穿着

彩衣,

黑金,

黄紫贵人:龙虎山天师府的嫡系子弟,大小天师。

附10:武道境界的鲜血区别:碧水,水银,金液。经脉粗细,如小溪、河水、大江。窍穴大小如水井、水塘、大湖。

各自有一整套严密的传承仪轨。“炉火纯青”。

修士破境晋升,天劫分九重,之上有道灾,即天道之灾祸,九千九百九十九年一遇,一年之内必须荡清杀尽的化外天魔,否则就要天地崩裂,灵气外泄,长生证道就成了无源之水。

飞行姿态:御剑,凌空,虹化。

【人物角色】

鸡汤和尚:炖汤。天生慧根,六根清净。

胭脂和尚:

破戒僧:

伪君子:

碎胆卒:

某文豪:瘦马驮诗歌,带着一柄剑身薄如蝉翼的无名剑,有两名美婢跟随。

一位老道士:倒骑毛驴,优哉游哉,缓缓看山河。道胎:自幼便拥有“仙风道骨”。又以“纯阳”“全真”两种最珍稀。

嚼剑老人:立志于吃尽天下名剑,“腹冢”,“一肚子剑气”。

雷池老祖。鹤山之主。

酒仙:人间道窄酒杯宽。卧榻之侧鼾声如雷。

附:僧人云游四方,托钵化缘,步步莲花。

道士云游四海,看相摸骨算卦。

书院、族塾、私塾,科举。筛选【读书种子】。

练气士,修行之人:国之重√,往往是学问极大、口碑极好的当世大儒当选。

上一章 玄天神皇大纲 写小说技巧大全最新章节 下一章 跟凡人修仙传学习制造副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