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忆南康白起
本书标签: 短篇 

无题

忆南康白起

南康白起与张先生的故事,始于1999年,终于2008年,九年的时间,有太多的欢声笑语和幸福得足以羡煞旁人的瞬间,也有数不清的痛苦与磨难。二人彼时的心境我们不得而知,只能从南康白起留下的两本书中窥得一二。

1999年,南康白起来到长沙读书,他和张先生相识于大学校园,但直到2002年两人才最终确定关系。三年的时间,他们暧昧过、逃避过、彼此伤害过,但最终还是选择直面内心。此后的四年,二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浮生六记》也是写于此时,南康这时的文风温馨、活泼、温暖,时不时耍耍赖、撒撒娇,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幸福:今天早晨一觉醒来,老公就躺在我身边,气息悠长,睡得很香。看着他的侧脸,忽然想到起两句话: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惟一的要求。

2006年张先生迫于家庭压力,回老家结婚,二人就此分手,后来的两年除了几封电子邮件,再无联系。

《我等你到三十五岁》也是写于此时,与之前的温馨相比,这本书处处都是绝望与痛苦,甚至隐隐约约透露出了自杀的念头:

我会等你到三十五岁,但是我永远都到不了三十五岁,所以我会永远等你。

这本书很短,5000字左右,写完最后一句话,南康就自杀了。他删完了手机里所有朋友的联系电话,只保留了家人的号码,在和朋友打完最后一个电话后,毅然决然地跳进了湘江,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有人说,南康白起是一个没有责任、没有担当的人,他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朋友,可是我们不能去强求一个每一分每一秒都痛苦着的人努力活下去,为了其他人活下去,多折磨他啊。对他来说,活着并不是美好的事情,就像他说的一样“除了寂寞,他什么都没留下,想起以后也许还要这样过好多年,就使人觉得恐惧恐慌”,所以死亡反而是一种解脱。

网上查资料的时候,不断看到有人问张先生的现状、张先生有没有爱过南康、有没有后悔过,我知道他们都在为南康不值,可是现在来追问这些真的有意义吗?斯人已逝,一切都回不来了。我们不是当事人,没有权利去断是非、论对错。只能从南康的悲剧中,吸取教训,多一点包容与理解。

因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南康的悲剧是这个社会的悲哀,他们的爱情死于世俗的眼光,如果没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我相信他们至少还能作为独身主义者悄悄地活下去。南康在书里提到过:

他是个世故的人,不会让自己同整个习俗对抗,若是没有外界的眼光,或许两个人可以就这么静悄悄的过下去。

可是,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对长辈们来说太过于重要,他们连独身主义都接受不了。正如《看见》里说的一样: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性文化不再将生育当作性的目的,像南康这样的悲剧会不会越来越少呢?这个社会会不会少一些标签与异样的眼光呢?

我一直认为,“同性恋”与“异性恋”都是我们贴上的标签,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这两者之分,都不过是爱情罢了,只不过是喜欢着一个人。可是一个标签过去,打死了一堆人。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这些标签会越变越少。

5月26日是南康的生日,他已经41岁了,而和大多数纪念他的人一样,我也只想说一句:

愿使岁月静好,来世安稳。

忆南康白起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