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汉末
本书标签: 古代  三国  兄控     

第三十章

汉末

袁术得到玉玺后立即宣布称帝,公元197年,袁术据始皇帝玉玺(玺上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在占据江淮大地在寿春称帝。袁术称帝于建安二年二月(公元197年二月),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以寿春为都,国号成国,年号仲家,即史称仲家皇帝。但袁术治理国家无方,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郡坐吃山空,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所阻拦。不得已撤回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

建安四年,割据河内的眭固欲与袁绍和纵,却被曹操所灭,袁、曹之间的一场决战已经到了不可避免的时候了。袁绍决定驱使十万精锐步兵和一万骑兵夺取许都,一举攻灭曹操。

此时官渡之战正式打响,袁绍的军队与曹操宁官渡对峙!

宇文祈正在自己的封地上十分悠闲的征粮草,准备给曹操送过去,留下三千甲士看家宇文祈亲自带着两千名甲士去往官渡送粮草!

曹营

军中无粮草弄的曹操十分的狼狈不堪,宇文祈正好送来了粮草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正巧此时许先生来了,宇文祈告退!

宇文祈一看许生来了,曹操与

袁绍之争,定能胜利,于是宇

文祈便十分高兴的离开曹操的

营帐。

许攸来降,曹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军顿时大乱!

袁绍全军大乱,一下子全垮了。慌忙之中,袁绍及长子袁谭各单骑逃遁,直奔黄河渡口,随后又逃来一群骑兵,约有八百骑,渡河至黎阳北岸。这一仗袁绍损失七、八万人,武器、辎重、图书、珍宝无数。当他跌跌撞撞走进部下蒋义渠营帐中时,握着蒋义渠的手,无比伤感地说:“我把自己的脑袋都交给你了。”官渡败后,有人对田丰说:“你必将受重用了。”田丰平静地回答说:“如出兵打胜了,我一定能够安全。如今兵败,我必死无疑。”果然,袁绍回到邺城,说:“我当初不听田丰之言,今天真的要让他笑话了。”于是下令杀了他。

袁绍领着残兵败将十分不堪的

回到冀州后,袁绍陆续平定了各处的叛乱。不久,袁绍发病,死于建安七年夏五月二十八日。由于袁绍平素有德政,去世之时,河北百姓没有不悲痛的,市里巷间挥洒着眼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审配等矫袁绍遗命,奉袁尚为嗣。袁谭、袁尚为了争权相攻,被曹操各个击破。

建安十年,袁谭被杀,袁尚与二兄袁熙逃亡辽西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定乌桓,袁尚、袁熙败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

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目前的控制抵御。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袁尚逃入乌桓。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夷人贪婪不义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都,万一有什么变数怎么办?”郭嘉进言道:“胡人自持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覆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迟早是隐患,现在四州未稳,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胡人一动,旧臣复应,民夷俱动后方就不安稳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必然会对他有所防备不尽其用。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啦。”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立刻进兵辽东。

到了易城,郭嘉觉得推进的速度还是太慢,进言道:“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远征,辎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兵速进,攻其不备。”曹操于是行小路奇袭柳城,大破仓促应战的敌军。这一战也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兵贵神速奇兵制胜的经典战例,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也许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日夜急行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逝,一代星陨。曹操痛拗失声,嘉表奉孝,增邑八百户,谥贞侯,并谓荀彧等曰:“你们都和我差不多年纪,只有奉孝最年轻。等到天下事竟,我还要将后事托付给他,但他夭折在巅峰之年,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上一章 第二十九章 汉末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