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伪音教学
本书标签: 短篇  伪音教学 

共鸣练习

伪音教学

阿K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越在嘈杂的地方,我们说话越大声,结果声嘶力竭,自己嗓子累得要命。其实培训的时候也有,如为了让学员都听到,尤其人多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就提高音调嗓门,不久就有“失声”的感觉,呵呵。   其实好的用声者,使用在声带上的能量只占总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发音器官的形状和运动上面。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共鸣器官把发自声带的原声在音色上进行润饰,使声音圆润、优美。科学调节共鸣器官可以丰富或改变声音色彩,同时起到保护声带的作用,延长声带的寿命。 我们在培训的发声中,多采用中声区,而中声区主要形成于口腔上下,这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在这里我稍微提一下共鸣腔。一般提到的共鸣腔有头腔、鼻腔、口腔、胸腔,这四个共鸣腔最基本。声乐学习中还有提到腹腔共鸣,不过有些人不赞同这个提法。 培训中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可以加多一点,如果有高音的时候,增加呼吸量,发挥一点鼻腔、头腔的作用更好。

阿K要想声音圆润集中,需要改变口腔共鸣条件。发音时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颧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可以通过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觉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这时的口腔共鸣会加大。在打开口腔的时候,同时注意唇的收拢。

阿K1、口腔共鸣训练: 口腔共鸣发声最主要的一点,是发声的时候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通过下列练习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基本都是以开口元音为主练习:ba da  ga  pa  ta  kapeng  pa  pi  pu  pai

阿K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准确的叫法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的时候,多用阴平声调进行,这样有利于体会声音和气息。 词组练习:澎湃  冰雹  拍照 平静 抨击批评……哗啦啦  噼啪啪  咣啷啷  扑嗵嗵  胡噜噜……快乐  宣纸  挫折 菊花  捐助  吹捧  乌鸦……

阿K绕口令: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柜中五条裤,伐了山上树,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柜中裤。

阿K2、鼻腔共鸣训练: 鼻腔共鸣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标准的鼻辅音m,n和ng就是这样发声的。有人觉得鼻音重显得声音好听、有厚度,但是过多的鼻音有如感冒,是不好的。 发a i u的音,加点鼻腔共鸣体会加鼻辅音 ma  mi   mu  na  ni  nu

阿K词组练习:妈妈 光芒 中央  接纳  头脑……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阿K3、胸腔共鸣训练: 胸腔的空间及共鸣能量大,发出的声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更浑厚、宽广。“a”元音直上、直下、滑动练习 词组练习:百炼成钢  翻江倒海  追悔莫及 ……小柳树,满地栽,金花谢,银花开。

阿K4、头腔共鸣、腹腔共鸣: 基本在说话过程中用不到这两个共鸣。萝卜干发送的那个声乐视频片段中,老师有让男学生发高音,体会声音从眉心发出的感觉。基本来说,做好胸腔、口腔、鼻腔共鸣,演讲、培训绰绰有余。 我曾经问过一个声音很浑厚、很有磁性的台湾老师他的发声与气息,当时他的回答是,他以前学过几年美声唱法,所以培训时他运用一点腹式呼吸法,结合胸腔共鸣,所以嗓音可以保持长久的圆润浑厚,声音穿透力也更好。

阿K经过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训练后发出的声音,有的人称之为“机械音”。它比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增加了后天修饰的方法和技巧,是要通过专业系统培训才可以达到的,不要自己盲目练习,否则容易损坏声带。 一些配音员在配音时,口腔共鸣训练不知如何操作,中国配音联盟小编收集了这篇文章配音培训之配音员口腔共鸣训练技巧,希望对配音员提供一些帮助。在朗诵文章的时候要做到声音圆润集中、自然舒展,除自如的气息运用外良好的口腔共鸣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使我们的声音圆润、优美就需要改变我们的口腔环境,发音的是时候双唇集中用力,下巴放松,打开牙关,喉部放松,提颧肌、颊肌、笑肌,在共同运动时,嘴角上提。张口吸气或用“半打哈欠”感觉体会喉部、舌根、下巴放松,同时在打开口腔时也要注意唇的收拢。 双唇用喷法,舌尖用弹法,要有意识集中一点发,象子弹从嘴里喷射出来,击中一个目标,声音沿硬腭前端发出,注意此时鼻咽要关闭,不产生鼻泄露。

阿K1、BA—DA—GA1BA----DA----GA1PA---TA----KA1(再重复一次)2、BADAGAPATAKAPATAKABADAGA3、BA1BA2BA3BA4(重复2次)4、PENGPAPIPUPAIPAPUPIPAPENG15、声韵母拼合练习注意双唇塞音B、P发音时满口紧张,发得响亮、集中,结合丹田气。B---A----BAP-----A------PAB---AI–BAIP----AI-----PAIB—AN—BANP----AN---PAN(均1声)6、两字词、四字词练习澎湃冰雹碰壁玻璃蓬勃喷泉批判拍打百炼成钢波澜壮阔壁垒森严翻江倒海7、象声词练习吧嗒嗒滴溜溜咕隆隆劈啪啪扑通通呼啦啦哐当当哗啦啦当啷啷乒乒乓刷拉拉8、合口音、撮口音练习乌鸦花絮挫折快乐吹捧汪洋虚假宣纸菊花捐助雪恨辽远村里新开一条渠,弯弯曲曲上山去。河水雨水渠里流,满山庄稼一片绿。山上五株树,架上五壶醋,林中五只鹿,箱里五条裤,伐了山上的树,搬下架上的醋,射死林中的鹿,取出箱中的裤。学语言,用语言,学好语言不费难,播音员学语言,说话亲切又自然,演员学语言,台词传得远。

阿K五音四呼是吐字发音的规范之一,五音不正,四呼不准,唱念时必然字音不正。五音即唇、齿、舌、牙、喉五个发音部位 唇音字如:帮、忙、芳、发、分、风、不、并、白、马、明、朋、批、平、旁…… 齿音字如:做、组、在、从、参、才、常、山、是、商、身、出、发、长、途、春、成、中、整、之…… 舌音字如:大、多、地、天、谭、里、来、路、年、难、量、腾…… 牙音字如:就、建、其、强、新、下、相、希…… 喉字音如:国、高、可、空、和、海、好、红……

阿K1)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这个硬腭前部我们也叫硬口盖,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声带的作用。

阿K口腔共鸣要有声音的“点”和“心”(即共鸣焦点),首先必须使口腔中的各有关部分唇、齿、牙、舌以及相适应的咽、喉自然地松开,会厌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积极坚硬,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

阿K2)头腔共鸣 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之为头声。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份。它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了头部上前方的蝶窦空间的震动而产生的。蝶窦位于鼻孔上,是比较小的结构空间,获得头腔共鸣必须先具有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具体方法是: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放下,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而传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当然要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协调运动的基础之上的。

阿K3)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常常在比较低的声部运用比较多,也常常在各个声部的低声区运用较多。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获得胸腔共鸣的具体办法是:发声时,咽喉部呈法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继续传送到胸农会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

阿K4、共鸣练习最好是用哼唱,即常说的“哼鸣”来练习 “哼鸣”时,如闭口打哈欠状态,双唇微微闭住,口腔内越空越好,鼻、咽腔打开,把气息的通道留得越宽越好,然后让气息顺利经过这些通道,沿着口腔的咽壁、鼻腔壁进入头农会的蝶窦处,蝶窦处的感觉就是我们前额的眉心处。感觉到声音向前向上,体会到眉心在震动,从而发出较明亮集中的“哼鸣”声音。这个发出“哼鸣”的眉心处就是我们要找的头腔共鸣。

阿K为了使三个共鸣腔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歌唱共鸣的整体性,在训练时,还可以选择三个有连带关系的母音组进行练习。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空间比较大,声音较能通畅地进入各个共鸣腔体。

上一章 声母发音六难点以及练习 伪音教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气息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