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古史研究新考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人物趣谈  学术     

建安七子:王桀和王桀的驴(中)

古史研究新考

话说这群客人看见这个黑矮丑的少年不禁疑惑起来:这就是蔡大人说的奇才?。蔡邕仿佛看穿了客人们的心思,缓缓的解释道:“这是前朝王司空的孙子,是个奇才,我都不如他啊!”为了表示对王桀的看重,蔡邕当时把自己家中的所有书籍都给了王桀,在那个没有打印设备,书籍印刷几乎全靠人手抄,一本书的价值还是很高的,再加上蔡大人本来就是有名的文学家,家里的藏书肯定不会少,所以王桀凭借少年奇才和官四代的身份凭空获得了一大笔文学财产。于是王桀就暂时住在了长安。在蔡邕的帮助下,本来就是官员的子孙的王桀轻易的被征辟成为黄门侍郎,但是苦读诗书的王桀似乎在这混乱的时代中悟出点什么,当时的长安正直李傕郭汜之乱,在目睹了原来繁华昌盛的大都城被凶悍的西凉兵打的残破不堪的时候,在一建屋子了写下了反映现实的《七哀诗》。

《七哀诗》

西京乱无像,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边,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这首诗足以见出王桀对当时长安残破的样子进行了写实般的描写。十七岁王桀第一次感受到社会的残酷,没有辉煌的王朝,没有强大的帝国。只有路边的一堆白骨,只有在荒郊野外忍痛将自己的孩子放在野草中求生的妇人,登上汉文帝的霸陵,王桀思考了许多许多……于是学了他的父亲,随便找个生病的理由推辞了职位。还好当时的荆州刺史刘表曾经是自己爷爷的学生,于是南下去稍微安定一点的荆州去找有着“爱才”之名的刘表,但是刘表这个人名声虽然很好,但是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庸才,看到黑矮丑的王桀也不问问他的学问 ,直接以貌取人,没有太过重用王桀。此时的王桀没有太多的社会厚黑学经验,就安心的做了只小绵羊,乖乖呆在刘表的手下做了长久的小官。做小官不能抒发自己长久治天下的意愿,于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5年)登上了麦城(巧了不是十五年后关羽也败在此地)的当阳楼与好友许达一起吟诗作赋,醉酒写下了具有超高文学水准的《登楼赋》

《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

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

北弥陶牧,西接昭邱。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

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

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这首赋写于王桀在刘表手下当幕僚的时候。赋中起句为“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一个“忧”字,可以说包含了这些年他在荆州的全部心境,也是全赋的情感底蕴。接着写四周景色秀美,却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透露出身在异乡客地的愁怀。再 王桀的七哀诗 接着是叙述自己的忧思之源,乃是社会动乱,只身飘零,进一步抒发了“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的故土之情,蕴含着要离开刘表,荆州非久留之地的意念。最后,赋文更深一层地点明了忧思的内涵,是希冀时世早日清平,以施展自己平生之才能,但此种期望又迟迟不见到来,今已感到所依非人而抱负难展,因而不由得要“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了!

(未完待续……)

上一章 建安七子:王桀和王桀的驴(上) 古史研究新考最新章节 下一章 建安七子:王桀和王桀的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