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宛如令
本书标签: 古代 

深坑三米

宛如令

言氏早已到厅内等候,梳云在前打起帘幕让郑宛如走了进去。

  “郡主来了”言氏笑道。一旁的丫鬟赶紧上前看座。

  “夫人”郑宛如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皇上给了她特例,见到天子可不用跪拜。

  言氏虽是续弦,可按常理郑宛如应叫一声母亲,幼时的郑宛如像极了一只护食的狼崽,抱着阳和公主的遗物不认这母亲,最后不得已就让其跟随众人称呼为“夫人”,这一叫便是七年。

  郑宛晴并非威远侯亲女,言氏早年嫁与江南一商贾人家,生下郑宛晴两岁多时在一次出商中遭遇不测去了。富商家中三子,去世的乃是二子,大爷独揽了大权,三弟又虎视眈眈,言氏为亡夫守孝三年后便去了省城投奔娘家弟弟。

  刚好威远侯在那一片办事,哪家老太太与郑宛如的祖母还在闺阁中便是手帕交,便厚着脸皮写了一封书信做媒。恰巧阳和公主去了三年,威远侯府也过了孝期,老夫人正头疼威远侯府的子嗣,府中上下只有郑宛如一个姑娘。

阳和公主在世时,并未安排任何通房侍妾,成婚七年就只育有郑宛如一个孩子。阳和公主去后老夫人便犯了难,威远侯的续弦身份不能太高,怕新夫人过府后与郑宛如不和,身份太低又怕辱没了侯府的门楣。而愿做续弦的女子,不是母家位置低下便是庶出。

  正当老夫人头疼的时候远方的老姐妹来了书信,看了内容觉得能成,便亲自坐着马车去了。后来这事自然也就成了,而郑宛晴原名叫李子晴,随母亲入侯府后便改名为郑宛晴,言氏唯恐女儿受到欺辱,特地把自己身边的乳嬷嬷方氏派去服侍。

帘幕一打,打断了郑宛如的思绪,郑宛晴也来了。

  “母亲,大姐”郑宛晴嘴甜得叫了一句在郑宛如一旁的凳子上坐了下来。言氏挑了挑眉,并未说话。

  “夫人,侯爷回来了”外面有丫鬟报道。

  “摆饭吧”言氏摆了摆衣袖。“咸菜焖猪肉.梅菜扣肉.煎酿三宝...”鱼贯而上...

  威远侯打起帘子走了进来,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环视了一圈发现众人皆在,转眼看到了郑宛如。

  “身子可好些了?”威远侯落座道

  “好多了,宫中赏赐的补品怕是要吃到年底”郑宛如答道

  “你这丫头”威远侯嗤笑一声,开饭吧。

  饭桌上,言氏说着今年的大雪与庄子上的收成,询问威远侯能否降些租子。

“今年不必往常,格外冷,过段时间估计还要下一场雪,就按你说的去办吧,那些佣农也不容易,就好比这肉,一年可能也就吃几次罢了”威远侯夹了一块焖肉说道。

  “我省的,那日去护国寺还愿,中途马车坏了便去了庄子,那几家人着实可怜”言氏说道

  那日她上山还愿,回来时车轮坏了,还好庄子离那里不远,去到庄子她才发现,好几户人家还在地里干活,最小的一个孩子不过五六岁,手都冻上冻疮还跟着爹娘干活。那乏生生叫她夫人的样子让她心中一酸。

  “母亲去还什么愿?”一旁的郑宛晴问道。

  “大师说天机不可泄露,说了便不灵验了”言氏莞尔一笑。

  郑宛晴愣了一下,随即撅着小嘴闷闷得说了一句“骗人,明明时还愿说明已经成了”

郑宛如吃的很快,这是与母亲学的。一旁的郑宛晴喝了一小碗汤也放下了碗筷。

  书房内

  “找为父何事?”威远侯喝了一口茶道。

  “女儿听说敏和姑姑快回来了”郑宛如一脸笑意。威远侯倒是笑不出来了。

  “当真?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威远侯茶也不喝急急问道。

  “父亲就逢管我从哪得的消息,做好准备吧”郑宛如道。

  敏和公主乃是前朝惠妃的女儿,幼时聪明伶俐深得先皇喜爱,以机敏聪慧为名,早年与阳和争夺威远侯失败后被先皇一旨嫁去了江城。敏和在京城可谓是搅得天翻地覆。就算嫁人后难得回京见面也句句带刺。连带着郑宛如也不被待见。

这可真让人头大。威远侯皱了皱眉,满带歉意得开口“若是她真回来了,到时多帮衬下言氏吧”说完悄悄观察了一下女儿的脸色。

  看见威远侯那贼西贼西的样子,郑宛如差点笑出了声。“父亲放心,女儿省的,夫人再不济也是我侯府如今的嫡夫人,为了侯府的门楣,女儿也不会让别人欺了去”郑宛如笑道。

  “你如此想甚好,那为父便放心了”威远侯松了一口气。

  “那女儿便先回去了”起身微微福了福身,打起帘子出了书房门,走之前还听见威远侯喃喃道“每次她回来总要搞事情”

  趴在屋顶上的陆九卿心里暗想,敏和公主要回京?他咋不知道。消息可靠?这郡主消息挺灵通的,有啥人脉?哎呦头疼。看着那郡主出了书房,又赶紧悄悄跟上,这大晚上的可冻死他了。

郑宛如一路朝着院子走去,路上总感觉有一双眼睛盯着她。回头看了看身后。

  “郡主在看甚?”梳云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或许是我多想了”郑宛如说道,可回去的路上步子明显快了几分。自从她重生以来,便对鬼神之事信了很多,冥冥之中自有天定,看来得找个日子去护国寺上上香了。

  威远侯在书房处理完公务后便回了主院。

  “侯爷回来了,这是妾身泡的枇杷水”言氏亲自端过一碗热茶过来。威远侯冬季有咳嗽的老毛病,言氏便在秋日做了枇杷膏秋梨膏等备着。想起原来阳和也为他备了枇杷叶,脸色更是柔和不少,温声道“你也有心了”

  忽然又想到晚上饭桌上还愿一事,随口问道“夫人那日可是去护国寺还什么愿了”

“这...”言氏欲言又止。

  一旁的张嬷嬷开口道“郡主落水后夫人便去了护国寺祈福,第二天郡主醒来了,夫人前些日子忙着,后来才去还愿的”

  威远侯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宛如虽说现在大了不像儿时那样仇视言氏,但到底不是亲母,有些事,言氏做了也便罢了,不值一提。

  “委屈夫人了”良久,威远侯憋出了这么一句。

  “侯爷说的哪里话,郡主已是极为淑良的孩子了”言氏道。郑宛如虽不喜与她,也就表面做做样子而已,想她亡夫的家里,那大院腌臜事还不多么。唯一担心的便是她对女儿不好,更是把身边的方嬷嬷派去侍候,不曾想她对女儿还不错,如此言氏便也放心不少,对待郑宛如倒也有了几分真心。

威远侯喝完茶刚想说敏和的事,想了想又闭了嘴,当初言氏也不在京中,讲了也白讲,难道还要他一个大丈夫去学那后宅妇人嚼舌根?拉倒吧,他可做不到。总之宛如说会帮衬一把,那他也放心多了。随即说到另一件事。

  “再过几月便是宛如的及笄礼了,还要麻烦夫人了”威远侯说道。

  “郡主的及笄礼妾身省的,只是不知该如何...”

  “按郡主品级办吧,宛如是圣上侄女,办得太过素净反而不好,但也不要太过于铺张”威远侯说道。

  夫妻七年,他自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那年安大人嫡女及笄礼办的尤为盛大,第二天便被言官上了折子,参铺张浪费,边关告急...还是群臣求情才保住了他,而后有官员家中儿女及笄便也不敢大办。

而苏府,苏凝正趴在床上,一旁是苏尚书。

"今日之事,算是有惊无恐,有郡主在,此事也算有个了断,你也莫要怨你祖母,她到底还是心疼你的,罢了,你先好好养伤,缺什么给你母...阿福说吧"苏尚书说道。

听到苏尚书口中的母亲换为阿福,苏凝的嘴角弯了弯,室内昏暗掩盖了她眼中的嘲讽。开口却是怯生生道"那女儿能让管家多添点碳火么?院里的碳火不够用,晚上还是之桃伴我取暖"

"有何不可?"苏尚书很是震惊,他堂堂尚书府,难道连碳火也没有么?

随即又想到什么,安慰了苏凝几句便匆匆离去。

"小姐,我见老爷直直去了主院"丫鬟回来道。

"嗯,黄氏,咱们走着瞧"苏凝心中暗自发狠。

主院黄氏见苏尚书来了,自然是欢喜。忙叫下人去备好汤茶。

"老爷"黄氏迎了上去。

"别叫我老爷,我问你,你是不是克扣凝儿院里的冬碳?"苏尚书怒气匆匆问道。

黄氏心里咯噔一下,还未等她开口,一旁的老嬷嬷就说话了"老爷这话可是冤枉咱们夫人了,小姐院里的冬碳可是和老夫人一起送过去的,今年不必往年,天冷雪大,这碳火的价自然涨了,公中银子不够,夫人还贴补了好些银子呢"

"此话当真?"被老嬷嬷这一番抢白,苏尚书心中的怒火也消了大半。

"今年的确比往常冷些,以后凝姐儿院中多送一份碳去吧,就从我的份扣吧"苏尚书思索了一下说道。

"是,妾身知道了"黄氏不满答道。

上一章 深坑两米。 宛如令最新章节 下一章 深坑四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