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画船听雨夜来眠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  邀请驻站 

粲粲文星荷月寒(3)

画船听雨夜来眠

谢景初近子时才睡,一直便睡到了日上三竿。还是被……饿醒的。

  谢景初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一把掀开锦帘便开始寻找吃的。

  苏颂听到动静抬眸看去,只一眼便刹时转过了头,声音却依旧清冷:“桌上留了你的早饭。”

  “谢了昂!”谢景初开开心心的坐下开吃,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你……”谢景初看着苏颂欲言又止。

  “何事。”苏颂并不看他,轻沾墨汁,在纸上抄写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你不会害羞吧?”谢景初目光中满是探究,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

  苏颂笔尖一顿,压下心中翻涌气血,扭头正视着谢景初,目光冷然,硬是让谢景初有些想吞回刚刚的话的冲动,“《礼记》曰‘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这与害羞无关。”

  “好好好,你是文曲星下凡。不就是露个膀子嘛。”谢景初筷子一放,嘟囔着去穿了衣裳,“我原来在……”谢景初忽然顿住,改口道:“我在以前那个书院的时候都没人在乎这些的,大家都这样。”

  苏颂见他改口改的突兀,想必是有些事不愿告诉他,便也不再细问,只冷淡道:“你一世家公子,在外人面前应当注意些。”

  “你这口气怎么跟景温似的。我就一庶子罢了,再说你也不是外人啊。”谢景初满不在乎的坐下继续吃饭,苏颂却没有仔细听他的话,而是盯着纸上那渲染开的墨迹心中微微有些异样。

  “仁者静”的“静”字,在刚刚他与谢景初说话的功夫,被从毛笔上滴下的一滴墨汁染了半分。

  只得重写罢。苏颂定了定心神,又拿了一张纸重写刚才的内容。

  

  一天半的时间,苏颂便抄完了那三百遍《论语》,谢景初懒懒散散,苏颂抄完之时,他还剩有五十遍。

  “你打算何时交与院长?”谢景初趴在书案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今晚。”苏颂淡淡道。

  “今晚?”谢景初忽然坐起,又觉得自己反应过于强烈了些,摸了摸鼻子道,“你这么着急作甚。”

  “这样明日一早便可返回学堂。”苏颂整理着自己所抄写的一厚沓纸,边解释道。

  谢景初沉默,这想法顺理成章没法反驳,只是今晚……谢景初看了眼外面已经微暗的天色,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吃过晚饭,已是皓月当空。周遭万籁俱寂,零星几个星星缀于夜空。不待偃武来取饭盒,苏颂便拿着自己抄写的《论语》向书院内院贺老起居的屋舍走去。

  “苏公子。”偃武正要去取饭盒,正碰上了苏颂,微微一皱眉,声音一如既往地低沉且不带丝毫起伏。

  “谢公子还没吃完,麻烦你了。我去给院长送抄写的这些。”苏颂低头,平静地望着偃武。

  偃武不再多说,转身继续向谢景初所在的宿舍走去。

  苏颂也没在意他的冷漠,走到了内院。“苏公子?”修文坐在门前台阶上,见到他惊奇地站了起来,“你怎么出来了?”

  同样是十四岁的少年,修文和偃武是真的差别很大了。苏颂心中闪过这一想法。“我已抄写了三百遍,来见院长。”苏颂淡淡道,“麻烦你通报一下了。”

  “这么快!”修文看着云淡风轻的苏颂吃惊道,赶紧转身跑进屋里告诉贺老。

  “抄完了?”贺老笔尖一顿,抬起头来,将毛笔轻轻放于一边,“叫他进来。”

  苏颂走进屋里时,贺老半眯着眼睛靠着椅背,见他进来也只是睁开了双眸,依旧懒散模样。让苏颂莫名想到了那个此刻应该已经吃完饭的谢景初。

  “院长。”苏颂弯身施礼,“三百遍《论语》,一遍不少,都在这里。”

  “嗯。”贺老接过那一厚沓纸,也没有要数的意思,“抄了这么多遍,你可理解了孔老夫子的‘君子不器’了?”

  “回师父,学生以为,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当官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悟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苏颂直视着贺老,声线始终沉静寡淡,让贺老微微挑眉,眼中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君子是要不拘泥于人与事的,要有容纳百川的大胸襟、大气度,善于发现他人之善而加以吸取借鉴,善于反省自己而能加以变通,这就是孔子的‘不器’思想。”贺老缓缓起身,慢步到苏颂面前,沉声道,“器具终究有所局限,不能通达,一个人如果像只器具,就会心胸褊狭行动局促,难以通达天下。所以君子求学,不以一器为自己画地为牢,而是要博学多闻,具备浩然的大丈夫胸襟。”

  “学生明白了。”苏颂再次恭敬地施礼,“定不会再如此冲动行事。”

  “嗯,谢……”贺老满意的点点头,正欲再说什么,却被偃武沉声打断:“师父,有客。”

上一章 粲粲文星荷月寒(2) 画船听雨夜来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