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化云归
本书标签: 古代  一见钟情  更新     

第九十一章:请君入瓮(二)

化云归

秋日虽至,但汴京的天气这几日还未转凉,前几日又下过一阵小雨,这边让地牢的空气充满了浑浊的潮味,夹杂着腥臭与腐烂的味道,聂玉瑶捂着鼻子走进了牢房,前面有两个提着小香炉的内侍开道,安远就捧着圣旨跟在聂玉瑶侧后方。

狱卒带队到了梅启月等人牢房里,宣读了敕旨。

“……然念梅氏一族救驾有功,恩赐白绫,罪不及家人……其余同党,即刻于午门斩首…”

安远宣读完敕旨,便由士兵将牢中其他人拖走了,又是一阵鬼哭狼嚎,聂玉瑶闭眼蹙眉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安远领会立马让人将他们一棍子打的半昏不死的,没了声响。

聂玉瑶:“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我要和梅大人单独说几句。”

“是。”安远招呼众人都退下,自己也正欲退身时,聂玉瑶将手中的帕子递给了他拿着,意思就是他不必走。

安远略微有些惊讶的看了看聂玉瑶,又连忙退到了她身后侧,微低着头,看着手上的帕子,愣愣出神。

“你就专门留下来落井下石?”梅启月冷笑一声。

聂玉瑶细微的嗤了一声,神情有些不屑,笑道:“我怎么会做那么无聊的事呢,这又脏又臭的,我没那闲工夫。”

“那你要干什么?”

“想看看梅大人能不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梅启年的亲兵放哪儿了?嗯?”

这是赵绍景要聂玉瑶问的,因为他怀疑梅启年当初带兵往北时,折损的将士数目不对,虽说战报上交代的敌我双方折损看起来是旗鼓相当的,但根据探报敌军数量是与死亡数量对不上的,有时明明敌方三万人战报说折损了一万人,可探报交代仍旧有约莫三万人。虽说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敌方用兵诡谲,但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难免起疑,且赵绍景登基后着重查了这事,越查越不对劲,又连赶着梅启年要把他女儿送进宫,赵绍景不得不防。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梅启月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挑衅的看着聂玉瑶。

“噗哈哈,你承认了?我起初还真不确定有这么一群人呢,你说你哥哥怎么就这么信了你这个蠢笨如猪的脑子呢?”聂玉瑶咯咯笑道。

梅启月一下就被激怒了,扑了过来,可惜中间有槛栏,他出不来。“你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若不是这次被那小子……”

“不服气?哈哈哈,我不过就是支了个饵出来,你还真就咬了,你不说蠢是什么?你自以为你那三瓜两枣买通了张桂生替你将陛下的考题透了出来?你以为那日没有严宽就不会有事了?”

聂玉瑶派人装作赶考学子在梅启月那儿暗示愿高价买考题,梅启月贪财好色进了汴京这花花地银子花销大着呢,赵绍景赏给梅家的也不是什么真金白银,要么就是宫里的瓷器首饰布匹,要么就是自己亲手所书字画,是有体面有光彩的,但吃不得也卖不得,若大个侯府就靠点死俸禄,新赏下来的庄子也还是一团糟暂时没有什么经营。梅启年养军队自己都捉襟见肘的也没有闲钱给梅启月,他便真动了科考的心思。

拿着钱贿赂了张桂生,自以为得了考题,便开始大肆敛财,待到那些举子都进了贡院,聂玉瑶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只是严宽这一闹,便让一些人闻风跑了,但没关系,赵绍景要的主要就是梅启月。

聂玉瑶话都说着份上了,梅启月还不明白就真的是蠢了,这招请君入瓮,让他一时哑然,痛苦的跪在了地上。

“梅大人,你若愿说,我可以保你夫人和你儿女的性命,若你不愿说日后东窗事发,梅家可就真断后了。”

梅启月:“我为什么要信你?”

“你没有选择了。”

“在滑州,我只知道这么多。”梅启月无力道。

“好,若属实我们的交易就此达成。”说完,聂玉瑶就从安远手中接过帕子,起身离开。

梅启月:“聂玉瑶,伴君如伴虎,你迟早有一天会和我一个下场的!”

聂玉瑶顿足,回眸似笑非笑道:“梅大人最好盼我点好的。”

出了地牢,安远便示意人进去,不到一刻钟,梅启月的尸首就被一卷草席裹着拉上了一个板车,城外有梅家人接应。

上一章 第九十章:请君入瓮(一) 化云归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