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宇宙令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人类  宇宙   

山村教师-整顿

宇宙令

课堂上,老师的粉笔在破旧的黑板上留下了几条不规则的纹路,那上面记录着人类这几百年来的光辉。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德布罗意发现了光既能像波一样向前传播,有时又表现出粒子的特征。因此我们称光为‘波粒二象性’………”

  

  台下,学生们飞快的抄写着,生怕错过了老师的下一次开口。

  

  老师,一种用来传递智慧的载体,同时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之桥。

  

  台下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也是有着二十来人,在这个贫穷的年代里,已经没有人记得教育的重要性了。

  他是这里唯一的老师,也是最后的校长,原本在那之前还有几个愿意和他同甘共苦的人,但是到头来都怕啦,都跑了。

  

  因为这里太穷了。

  

  但他却选择留了下来。

  

  这里之前的支教老师早就告诉过他:这里已经没救啦,快走吧,没有人会怪我们的!

  可这里也有着他不愿意离开的寄托,也许,他的名字--刘夏,也注定成了他不肯离去的原因之一。

  

  这个小村落离城市很遥远,在这里的人民几乎永远也看不到山外的景象,几座巍峨的大片,阻挡了所有人的道路,也磨灭了所有人的希望。

  

  刘夏深深知道贫穷使人落后的道理,越是贫困的地方的人们的思想就越落后。这里的确是这样,这里的人们几乎没有思想,大家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村里的那些有点儿年纪的人已经成为定局了,他也无法扭转他们的人生。

  

  可是,这里的娃们还有救啊!

  

  娃们是纯洁的,没有任何玷污的,刘夏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希望,他认为将来这些娃们通过教育,一定能走出这个牢笼!

  这也是他留在这里最后的期望和寄托。

  

  娃们都有自己的父母,想要让他们学习,必须得过家长们的允许。

  

  山里的人从来都不会读书,想让这些家长们自掏腰包去给娃们上学,仿佛就是天方夜谭。

  刘夏没有办法,挨家挨户的去求,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有些娃的家长甚至告诉自己娃:那个人是个怪物哪,不要和他……

  

  就这样一年走下来,学生还是寥寥无几,一共也就这二十几个,全都是孤儿。是他亲自掏腰包,把这些娃些养着,村里的人才会同意他们上学的。

  按照村里的规定,刘夏每年必须给这些娃四十块的抚养费,二十多个娃,也就是八百多块钱,本来就没有任何工资的老师现在每年还要倒贴八百块给这些村里的人们,他们说,娃之前是他们养的,必须得给钱,不然就把娃送回去。

  他遵守规定,每年的八百多块,一分都不少。

  

  村里的人都以为碰见个傻子,大家乐呵呵的拿着钱走了,他们想拿着这些钱,去买一个水泵,本以为村子里可以过上不用挑水喝的日子,可是没想到,去买泵的那个人带着钱跑路了,找了好几天都没有下落,村里的人找不到人了,就又来找老师,他们说钱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上,必须得重给。

  他争不过这些人,他们蛮横无理,更要命的是他们始终拿着娃说话,老师没有任何办法,又给了他们六百多块,这已经是他目前身上所有的积蓄了。

  村里的人又托了一个大家都觉得能行人,还是去买泵,可是大家等了好几天,都没有见到人影,大家只能每天望着那几座山发愣,庆幸这些人还有剩有些人性,大家也不再好意思再去找老师了。

  

  就这样,他找来的二十多个学生,准备上课了。

  娃们都是孤儿,没有家。他于是就把这二十几个娃带到了自己家,这里算不上是太大,不过这里以前是支教老师们的合宿,还算是有点面积。

  

  刘夏找来了之前那些老师留下来的一些被子,棉袄,然后把他们缝到一起,缝成两份,一份作底下的,一份作面上的。

  娃们都是吃过苦的人,他们都是因为父母生多了养不起,然后被扔到村里的后山上或者井里,有些稍微有人性的村里人看到了,不忍心,然后就把他们带了回来,可是自己家也养不起,于是村里就决定挨家挨户排着养,起初几个娃还算好,后来娃多了,大家也都不想养了,于是建了一个棚子,把娃们都扔这里头,然后每家每户按照规定轮流喂饭,可是这个规定几乎没有人遵守过,大家都是看自己愿意,哪户有吃剩的,狗不吃的,拿来喂给他们。

  所以这些娃们一个个都是骨瘦如柴的那种,本来有着快十岁的年纪,身高都还没长到一米。

  

  他于是也就成了这些娃们的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没有其他的想法,他们只想在老师这里吃个饱饭。

  刘夏拿掏光自己所有的积蓄,给自己家的大门前造了一口锅,然后买上了娃们所有的学习书,在一间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教室里,开始上课。

  现在,他已经身无分文了,他不得不去找村里的人借地来种粮食,不过前提是收成了要分一半给主人,对于刘夏来讲,这已经不算过分了,至少娃们不会饿死。娃们明年的抚养费,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可到了第二年,村里的人们都忘了这事儿,没有人再去找过这个老师了,老师和这二十多个娃,仿佛被人们遗忘了,尽管他们有时候会在村里徘徊。

  

  他于是就成了这山里唯一的一个支教老师,不过还好他的那些同伴不是和村里的人一样的自私,他曾经的同伴们还记得他,那些辞职的老师把他的事迹告诉给了当地的教育局,所以他每年都会得到一次补助资金,但是也并不丰富,也就只有五百来块钱。

  他把这些钱都用在了娃们的生活上,是他让娃们第一次体验到了“肉”的滋味,是他让娃们第一次穿上了暖和的衣服。

  

  娃们都是没有学习的经历的,所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他不得不教娃们学说普通话,如何用笔写字,以及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人,而不是和村里的那些人模仿。

  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都灌输在了这些娃的身上,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耕耘总会迎来收获的。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

  

  这些娃都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老师教的东西,他们也学会说普通话了,也知道怎样用笔去写字了,他教会了娃们数学,也成功激发起了娃们对学习的热爱和渴望,对于这村里的其他上不了学的娃来说,的确是一件值得娃们炫耀的事情,但是在村里人看来,这仿佛就是在胡闹一样,还不如有时间去耕两亩地。

  

  也许,村里的人们永远也不会意识到,走出大山的机会就在眼前了,或许,是他们的眼睛,已经被这山头牢牢的锁定了。

  

  炊烟在老师的院子里徐徐上升,这些固体小颗粒被气流带动到了更高空,在那里与冷气流汇合,形成回流,然后再被带往更高空,冲过了大山顶上的洋槐树……

  

  远处的天空上,星星点点的装饰着星空,有颗星星特别明亮,那是北极星吗……

上一章 影子-朽木不折(下) 宇宙令最新章节 下一章 山村教师-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