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第四课藏戏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识点 藏戏

3《藏戏》知识点

VIP专享文档 2020-01-13 2页 姚继军

用App查看

3.《藏戏》知识点

一、解题

“藏戏”交代了讲述的对象。“藏戏”主要流传于我国西藏、青海一带,是一种极富特色的戏曲剧种,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二、生字词

脱缰tuōjiāng发誓shì雄浑xiónghún响彻xiǎngchè宏愿hong

朴实pǔ敦厚dūn吞噬tūnshì青面獠牙liáo雅鲁藏布江yǎlùzàng

优哉游哉yōuzāiyóuzāio压抑yāyì恐怖kǒngbù钹bó咆哮póxiaò

能歌善舞 开山鼻祖 两面三刀 随心所欲 野马脱缰 行善积德

三、词语含义

1、吞噬:吞食。2、青面獠牙:形容面目狰狞凶恶。

3、开山鼻祖:比喻某一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或者首创某一事业的人。

4、脱缰:原意是马挣脱了缰绳,现在主要指脱离了某种束缚。

5、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 6、宏愿:指伟大的志愿。

7、哄堂大笑:形容全屋的人同时大笑。

8、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9、响彻:响透,形容声音十分洪亮。

10、身无分文:指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形容非常穷。

11、两面三刀:指刷两面手法。(多含贬义) 12、敦厚:忠厚

13、别无所求:形容除了眼前的要求以外,没有其他的请求。

14、演绎:(yǎnyì)铺陈;发挥。

15、地广人稀:土地广袤,人口稀少。

16、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17、优哉游哉:悠闲的样子,指生活悠闲自在。

18、师传身授:师傅用口传授,用行为教授。

四、主题思想

这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较强的民俗散文,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藏戏中的面具、藏戏的演出形态等方面展开,让读者对藏戏有所认识,也感受到了藏戏中蕴含的独特文化,体会到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

五、写作特点

1、“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2、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

六、文章结构

(一)反问开篇:概括藏戏的特点:1、戴面具演出;2、没有舞台;3、一部戏可以演出3—5天

(二)详细介绍:1、藏戏的起源;2、藏戏中的面具;3、藏戏的演出形态。

(三)一代一代的师传身授下去。

七、戏曲知识

(1)五大剧种——京剧、越剧、像剧、黄梅戏、评剧。

京剧:国粹,主要流行于京津沪地区,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京剧院团存在。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样板戏《沙家浜》等。

越剧: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由于剧中角色都是由女子扮演,又被称为“女子之戏”。代表作有《红楼梦》《梁祝》等。

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山东等地,代表作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一带,代表作有《女驸马》《天仙配》等。

评剧:主要流行于河北、天津带,代表作有《花为媒》等。

(2)人物角色——生、旦、净、丑

生:男性角色。根据人物角色不同又分为老生(如诸葛亮、刘备、薛仁贵等)、小生(如许仙、张生等)武生(如赵云)、娃娃生等各类角色。

旦:女性角色。根据人物需要又可分为正且(又名青衣。泛指以唱功为主的比较端庄的角色,如王宝钏、秦香莲等)、老旦(如佘太君)、花旦(泛指青春活泼的小姑娘,如红娘)、武旦、刀马旦、彩旦(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如东施)、花衫(梅兰芳大师首创,融合青衣、花且的特长,边唱边舞,如虞姬)等。

净:男性角色,花脸。如包拯、曹操等。

丑:丑角。如九品芝麻官等。

(3 )戏曲四功——唱、念、做、打唱:唱功。念:音乐性的念白。做:做功,也就是表演。打:武功。

( 4 )戏曲人物脸谱红脸:代表忠贞、英勇。如关羽。黑脸:代表猛智、正直、无私。如包拯、张飞。白脸:代表阴险、狡诈。如王莽、曹操。蓝、绿脸:代表绿林英雄。如窦尔敦。金、银脸:代表神秘。如孙悟空。

上一章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五年级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