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孀故恋狱
本书标签: 现代  七组邀请驻站  念俊邀请驻站     

第四章.有三叔在

孀故恋狱

  所有人看到沈狱的到来,都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小时候顾孀多黏沈狱,顾孀也总是只听沈狱的话,而顾孀也最喜欢沈狱,谁都看的出来,谁都知道只有沈狱才能镇得住顾孀,也只有沈狱能哄得好顾孀。

  沈狱上前,朝南宫翎枫挥了挥手,南宫放开搂着顾孀的手,拍背的动作也随之停下,沈狱从南宫翎枫手里接过顾孀。

  顾孀两只眼睛哭的通红,鼻子也红红的,就像一只受伤的小兔子,只要是关于顾孀的,沈狱就没办法首守那些狗屁原则,就例如现在,沈狱从不会同情可怜谁,可现在沈狱没办法不心疼顾孀。

  顾孀根本搞不清楚换谁安慰她了,只是这次,顾孀的心真的沉到水底了。

  沈狱抱小孩一样抱着顾孀,任由她搂着脖子,腿盘上了沈狱的腰,沈狱却没有一丝丝不耐烦,向自己的父亲还有沈管家以及南宫翎枫点了点头表示告别。

  沈狱把女孩抱到副驾驶,顾孀的腿自觉的放了下来,可手还搂着沈狱的脖子,沈狱轻柔的将顾孀的手拿下来,给她系上安全带,顾孀从头到尾乖巧的就像一个任人摆布的布娃娃。

  沈狱踩下油门驰骋而去,沈狱前脚刚走,南宫翎枫也向沈煜伦告了别“沈伯伯,呼,我们改天再聊吧,毕竟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谁都没料到,所有人都不希望是这样的.......那就先告辞了”

  沈煜伦向南宫翎枫点了点头“嗯,路上小心”南宫翎枫走后,沈煜伦才缓缓坐下看向身旁的沈管家。

  “怎么回事”沈管家早就料到老爷会那么问,早就把一切事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准确无误的汇报。

  “一周前,顾亦临和苏琦两人从S市飞F国谈合作,据我了解,这个合作对于顾氏不是一个很重要的打合作,因为顾亦临几乎每次出国出差谈合作都会带上苏琦,顾名思义其实也是每次出国的时候两人都在一起”

  沈管家汇报起来一口气都不带喘的,“两人如此恩爱所谓是人尽皆知,这次也是因为,顾亦临陪着苏琦在F国多玩了几天,可谁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沈家和顾家是世交,我明白老爷心里也不舒服,您是把顾家的人当做亲人的,可人死不能复生,节哀,不过这一来,孀孀小姐......”

  沈煜伦若有所思“嗯,这次意外可是苦了这孩子,不知道她到老三那里会不会好一点,她是我认定的儿媳妇,我看得出来,她从小到大都很喜欢老三”

  两人皆是叹了口气,这次的意外,让顾孀打击很大,可顾家那个老二,顾亦临同父异母的弟弟听说这事可是打算见缝插针,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顾家。

  顾亦晨,或许外人听着这个名字耳生,,但是顾家老二都认识,顾亦临是顾家的老大,顾老爷子的长子,是他和正室的孩子,而顾亦晨,是顾老爷子的私生子,这或许是个污点,可当时的顾老爷子也是被算计了。

  再怎么样,顾亦晨身上留着他的血,顾老爷子认他了,是没错,可他从未进过顾家一步,他多不甘心,当初顾老爷子的正室就是接受不了顾亦晨这个私生子存在的事实,所以割腕身亡了。

  那是顾老爷子这辈子的遗憾,那是他爱的女人,所以他把这些全都弥补到长子顾亦临身上,后来他去世了,他立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遗嘱,他把自己的股份全部都转到顾孀名下。

  等顾孀大学毕业之后,安排她去顾氏学习,等到顾孀能力足够的那天,顾孀便是顾氏最大掌权人,若老大和他的妻子出了意外,老大顾亦临名下的股份一并转给顾孀。

  谁都没有意见,因为顾孀是顾亦临唯一的女儿,顾老爷子唯一的孙女,顾氏唯一的继承人。

  现在顾亦临和苏琦出事了,顾家就只剩下顾孀和那个挂名老二顾亦晨“顾亦晨那边派人盯着,顾老爷子说了,顾家只能是孀孀的,顾亦晨只是流着顾家的血液,可顾老爷子眼里他是个外人”沈煜伦不免地担忧起来。

  另一边,沈狱已经把顾孀带到了御景湾,陈词从里面走出来,颔首道“boss”

  “嗯,叫佣人放好洗澡水”然后抱着顾孀,将她放到沙发上,顾孀或许是哭累了,红着眼睛,泪珠还挂在脸上,鼻子也红红的看起来好让人心生爱怜。

  沈狱小心翼翼的开口“顾孀?”顾孀慢慢扭头看了他一眼“嗯”

  “以后就住三叔这,嗯?好不好”沈狱发现没事继续问顾孀,可顾孀好像听到什么天大的安慰。

  又开始哭,搂着沈狱的脖子哽咽着“呜,三叔,孀孀怎么办啊,孀孀没有爸爸妈妈了,孀孀什么都没了,只剩下孀孀一个人了,孀孀怎么办啊”

  沈狱被顾孀搂着的时候忽然身体一僵,可是听到顾孀的话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十分无助,他伸手轻轻地拍着顾孀的背。

  有一下没一下的抚着,“不是的,孀......孀孀有南宫有陆妄,有张叔,还有沈管家还有老爷子,孀孀还有三叔”

  顾孀听到那句“孀孀还有三叔”的时候,真的心脏一颤,那是她爱慕的男人啊,他说还有他,顾孀不敢相信,这个冷漠又不近女色,手段不是一般的狠的男人说还有他“啊?”

  沈狱将顾孀轻轻地推开一点,盯着他的眼睛说“嗯,还有三叔在”

  

上一章 第三章.出事了 孀故恋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陈嘉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