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闲时叙
本书标签: 校园  作者大大特别懒 

书香伴我成长

闲时叙

文/时人已迁

染一席寒霜,剪一束暮色,撑一把青伞,泠泠然冷雨落下,一年又一年,春风枉负了牡丹,笔锋浓转淡,封存了千年的公案,暮色谁在看?

——题记

品一杯茗茶,手握一本书卷,于茶香中寻墨迹,于墨迹中观月色,与月色中醉浮生,浮生有梦三千皆化为缕缕书魂,萦绕指尖,萦绕眼眸,萦绕余生。

仰观大千世界,有游不尽的万水千山,有览不尽的人间春秋,更有读不完的中外书籍,仅一本书便是一段繁华似锦的岁月,仅一段文便是搁浅于时光深处的扑朔迷离,就连一字一句也是生命的高歌,世间的绝唱。

我读书、爱书、惜书更是痴书、醉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读的书越多便越不敢对书籍词句枉加评论,于人前班门弄斧,只觉得字里行间各有千秋,又怎能是我一句话可概论,一段文可诠释的,我每读书总会不自觉地融入其中或是书的旁白或是情节里的背景,或是故事的甲乙丙丁……一本好书如同一场好戏,序幕已拉开,静待有缘人。

我从诗词古迹中了解了鹳鹊楼,黄鹤楼以及岳阳楼,但终是沉醉于“红楼”。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一颗世外绛珠草甘露浇灌之恩,今生无此水便拿一世眼泪偿还。“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她是怎样的女子?能从小寄人篱下,却活得那般孤标傲世,然而在那个封建的时代,读懂她的又有几人。初读《红楼梦》还是小学时代,夹杂大量文言的原著是读不懂的便拿简易版本读,初读便被人物鲜明的性格所吸引。再拾《红楼梦》已少了年少的悸动,多了虔诚。为我所吸引的也不再仅仅是鲜明的人物形象,多的是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人生参悟。“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千古红楼梦一回,梦醒了,红楼仍矗立。如后人所道,潇湘妃,枉凝眉,事事如常,不悲不喜。

“天地何用,不能席被,日月何用,不能饮食,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看过许多与命运对抗的小说,最喜欢的当属《悟空传》。小说最后唐僧终是活成了金蝉子,八戒与自己心爱的月神在散落成沙的银河中睡去,悟净所守的琉璃盏只是碎了曾经再拼不回当年模样。而与孙悟空而言,这个世界他来过战斗过不曾回过。可能结局太出乎意料也不够好,可是结局又是否重要?“我终是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呢?”人生那么长怎样才算上完美的答案?成魔成佛自待后人定夺。

品读李碧华一曲《霸王别姬》,曲终犹意不绝,悲伤油然而生。“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段小楼与程蝶衣本如亲人般相扶相持,却又因纠葛相怨.相恨,到最后相互理解香港重逢是小说的落幕,两人早已饱经风霜风华不在,只能相安苟活。李碧华笔下的人物多是随波逐流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粉墨登场折射历史一隅的风华光景,只是这些小人物的悲剧,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我读诗书一卷又一卷,我品人生一年复一年,却终是悟不透人间词话,参不懂书中百媚,会不了人生真意。但这一路有好书相伴,一路品读一路领略,这山河辽阔岁月辽远皆可化作笔下的一抹浓墨,于岁月深处绽放一缕嫣红。

我站在时光一隅,翻开一本经久未读的书籍,拂去尘埃,翻至扉页,有阵阵书香来袭。

上一章 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闲时叙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