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舞蹈生的辛苦
本书标签: 短篇 

第四章

舞蹈生的辛苦

在美国

妈妈我想学跳舞。

去吧孩子,像公主一样,挺起你高傲的头!

◆ ◆ ◆

在法国

妈妈我想学跳舞。

去吧孩子,期待你在巴黎铁塔下的风姿!

◆ ◆ ◆

在意大利

妈妈我想学跳舞。

去吧孩子,像意大利歌剧里骄傲的公主。

◆ ◆ ◆

在中国

妈妈我想学跳舞。

跳跳跳,去学习跳舞有前途吗!

这就是中国一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

但是,我们很庆幸选择了舞蹈,

让我们可以像公主和王子一样,

抬起头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送给在中国爱跳舞、爱艺术的我们!

能跳舞不容易!能坚持跳下去的更不容易!

向支持孩子快乐舞蹈的家长们致敬!

但事实却是

孩子学习艺术和学习文化并不矛盾、更是互为促进。

除此之外,

舞蹈对这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有相当大的促进,

“多年来,老师发现,舞蹈班的孩子

见多识广、积极开朗、意志力强、

时间管理能力好、团队协作精神好,

这些方面表现比同龄孩子突出”。

可以肯定地说,舞蹈或其他艺术培训不但对文化课学习没有影响,而且还会潜移默化地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尤其在当前呼吁为学生减负和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让孩子们适当地参加各种形式的有益活动,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手段,还可以使他们得到充分的脑力休息和科学的调整,从而对文化课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很多时候

家长凭自己主观认识限制孩子的爱好

告诉他这个是没用的,你学这个爱好没前途

但对孩子而言,他们只知道自己爱的事不让干

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过于极端和功利的想法

很容易让他们觉得

这个世界无聊、沉闷,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

往往也因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让人感到索然无味

多一门才艺,就可能多一种选择

即使不会以此为生,生活也会多很多乐趣

当生活有滋有味,人生就能抵达优雅和美好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去试试:“试试适不适合学舞蹈,适合就继续学着,不适合就不学了。”

于是便有了很多孩子的家长让孩子学习跳舞都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并没有做到按照老师所要求的去督促孩子练功,因为他们认为:

“舞蹈,是一碗青春饭,以后练的再好,走上了职业舞者的道路也不会有远大前程,选择靠跳舞吃饭,这碗“饭”并不能吃得长久。所以练舞蹈并没有什么用,又耽误时间,随便练练就好了。”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舞蹈,之所以会被很多人定义为“青春饭”,是因为舞者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和反应力都会下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所以很多人会认为,舞者和运动员有着一样的顾虑,害怕孩子在舞技最成熟的时候,因为一些身体的原因而带来遗憾。

舞蹈是门艺术,与体育有着本质不同!

有看头”的是那些经过了时间和个人素养积淀的舞者,她们的舞蹈经验、人生阅历、包括遇到的坎坷,都会让他们对很多东西、包括对舞蹈的领悟更深!

很多舞者即使已经到了50岁,60岁,70岁,甚至80岁的高龄,也依旧可以充满自信、美丽优雅的跳舞。

大家都熟知舞蹈家杨丽萍老师,虽然她已经年过半百,但跳得孔雀舞依然那么漂亮。

杨丽萍老师的一张背影照曾上过微博热搜,令人们感到“惊讶”。照片中,杨丽萍老师身穿白色露背长裙,纤细美背显露无遗,肌肤白皙,曲线流畅,腰肢纤细,你能想象这样的背影属于一个已经60岁的人吗?

另外,学习舞蹈并不只是单纯的训练肢体,而是头脑、语言等多方面学习。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正在学舞蹈:

未来的ta,可能是一名编导,从编排舞蹈组合,到编排演出节目,再到编排整台晚会;

未来的ta,可能是一名教师,任教于课外班、任教于学校,在孩子们的渴望眼神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未来的她,可能是一名人气演员,刘诗诗、杨洋、吴谨言...气质出挑的他们,让观众格外的喜爱!

从训练价值来说,舞蹈的确与身体息息相关,但拥有艺术本质的它,有着陶冶情躁、抒发情感的根本属性。

舞蹈是身体语言,是情感的延伸,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以舞蹈来说话,可以帮助孩子发泄情感,在锻炼体魄、培养吃苦耐劳品质的同时,也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与其担忧舞者的生涯短暂,

不如想想在学习舞蹈中孩子们能获得多少?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常会因一个人的走路姿势而夸奖某个人“这么有气质,一看就知道她是学舞蹈的。”

是的,学过舞蹈的人走路自带气场,这种气场绝不是简单地“抬头、挺胸、收腹”就能产生的。仿佛流动的雕塑,学舞蹈的孩子走路有一种自信的形体美,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无论何时都会不自觉的挺直腰背,微扬脖颈,浅收下巴,肩膀下压、肩胛外开,挺拔又漂亮,且不是刻意显摆,装模作样。

舞蹈

是一捧青春,是生命蓬勃的展现

无论时光如何变化

舞蹈赋予我们的经历和魅力永远都不会消失

希望可以消除更多人对舞蹈的误解~

舞蹈,它看似美丽

却是一个很残酷的职业

对舞者的先天身体素质和后天努力

都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

 学舞蹈真的很苦吗?

相比于文化课,舞蹈可能更苦更累更难见成效,很多人认为学舞蹈是花钱买罪受。正因为学习舞蹈很辛苦,所以虽然学习舞蹈的人多,但是能坚持下去的人少。

我们看到在舞台上的舞者跳舞是那么美,为之惊叹,却不知她们背后的那一段艰苦的时光,如果想成为一名好的舞者,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挫折。

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的,过程往往是最痛的。

舞者的世界里,光鲜亮丽的舞台和雷鸣四起的掌声永远都是那么的短暂。

为了台上能得到观众和自己的肯定,她们常常坚强隐忍在练功房,承受着常年训练带来的伤痛与肢体变形,不厌其烦的重复动作,常常分不清汗水还是泪水打湿了衣衫。尽管如此,她们还是深深爱着舞蹈。

舞蹈没有捷径,唯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只有当你每天忍受着挨过“抓心挠肝”式的疼痛之后,才能迎来进步的喜悦。舞蹈,就是贵在坚持!

学跳舞的孩子,可以一边耗叉一边睡觉,从撕心裂肺的疼痛到毫无感觉轻轻松松的控腿,再到一天不练舞就浑身难受,舞蹈不仅融入进你的身体,更融入进你的灵魂,你的骨髓里。

希望学舞蹈的孩子都能明白: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不下苦功夫就可以学好的,舞蹈尤其不容易。

如果坚持学下去,你就会知道,“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受过的伤都是勋章

澳大利亚小说《荆棘鸟》里写过:“因为所有最美好的东西,都只能用深痛剧创来换取。”

王尔德也说过:连一朵鲜花开放,世界都要经历阵痛。

这些诗句用来形容舞蹈演员台前幕后的蜕变过程,简直是太适合不过了……因为没有哪个舞蹈演员可以不受一点伤痛,没有一点疤痕的获得技能上的成就,迎来雷鸣般的掌声。

每一个惊艳展现的背后都充满了汗水,泪水,数不清的伤疤…不止是高雅的芭蕾舞鞋下的脚,还有舞者身上的淤青,伤痕在这个时候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分舞种不分新手老手……

学跳舞的孩子,可以一边耗叉一边睡觉,从撕心裂肺的疼痛到毫无感觉轻轻松松的控腿,再到一天不练舞就浑身难受,舞蹈不仅融入进你的身体,更融入进你的灵魂,你的骨髓里。

刚才踢腿的时候一下踢到凳子腿上了,真疼

希望学舞蹈的孩子都能明白: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不下苦功夫就可以学好的,舞蹈尤其不容易。

如果坚持学下去,你就会知道,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Theend

有很多不懂舞蹈生的人会想,为什么舞蹈那么苦还经常受伤,为什么仍愿意继续跳?

因为舞蹈足够痛,也足够美,更因为我们热爱跳舞,也离不开它!

你享受跳舞时尽情释放的自己,你眷恋台上万众瞩目的目光;当你回忆起那段汗流浃背、伤痛隐忍的日子,你会发现:是舞蹈惊艳了你日后的时光,温柔了你成长的岁月。

很多家长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想要给孩子报一个甚至多个兴趣班,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潮流”。但是又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这时候就会问孩子想要学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但是这样一来,家长又有了新的困惑:

“今天孩子看到别人学画画嚷着要,学了几天不愿意去了;明天看到别人跳舞觉得有趣也要学,学了几天就不喜欢了,更别提大几万的钢琴搬回家,没过几天就不了了之……”

孩子三分钟热度应该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先不要着急过分责备孩子,毕竟孩子还小,三分钟热度很正常。

好多孩子明明一开始对舞蹈特别感兴趣,主动想学去上舞蹈课,但是学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坚持不下去了。其实,家长不必过于纠结,首先要明白两件事:

第一,最初的兴趣是真的。

孩子一开始喜欢弹钢琴,想上钢琴班,是真心的,不是骗妈妈,妈妈给她报兴趣班也没错。

第二,后来开始不想上兴趣班是可以理解的。

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只凭兴趣不可能长久。学舞蹈也是一样,要想学好,都离不开反复的练习,而练习本身就是枯燥的。

别说是孩子,就是身为大人的我们,初学一项技能时,比如健身,也不喜欢单调、机械的练习,这些练习会慢慢消磨掉最初的兴趣。

年龄小的孩子,本身兴趣就不太稳固,抗挫能力就更别提了。可能因为今天没有得到老师表扬,或者自己动作没有其他人做得好,就会受到挫折,就会想要放弃。

当孩子说不喜欢,不想坚持时,父母不必太过生气或失望的给孩子贴负面标签:“这孩子没长性,三分钟热度,干什么都不能坚持下来!”

更别过度焦虑,上纲上线:“现在上兴趣班都想上就上,想不上就不上,将来学习是不是也会这样?”

每个孩子出现“三分钟热度”,原因都是多种多样的。当孩子出现类似情况,家长切勿过分指责。陪孩子一起多想办法,保持兴趣、调动学习动力,走过这段难捱的练习时光,才会有所收获。

那家长该怎么做呢?

给孩子植入信念

易烊千玺,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他小时候就是上很多兴趣班,小小的年纪在中国舞、民族舞、蒙古舞、拉丁舞、街舞,书法,魔术、变脸、葫芦丝、手风琴,声乐,架子鼓........各种兴趣班之间不停穿梭。

只有付出,才能与众不同,才能有所成就,这是父母给千玺植入的信念,也可以说是他不畏困难,坚持下来的支点和勇气。

如果想让孩子爱上学舞蹈,父母也不妨以细节给孩子描绘未来,比如:“学好了舞蹈,你像一辈子都有一个好朋友,难过或开心的时候,都可以跳一场舞来抒发一下情绪!”等等,让孩子从情感上对上兴趣班有好感,更有动力和信心。

枯燥的练习,大人都无法忍受,何况年幼的孩子?想让孩子坚持下来,就需要家长有智慧,多给孩子寻找上台表演的机会,学以致用、有成就感,激励孩子坚持下来。

这方面,易烊千玺的妈妈很值得家长们学习。在易烊千玺从小到大的学艺术途中,她不放过任何一个比赛和节目,让千玺报名参加:

学舞蹈枯燥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个难关,但是有了家长的陪伴和示范,孩子就不会感到困难,而是会轻松一些。

易烊千玺刚学舞时,妈妈为了指导他,也跟着学习各种基本动作。正是妈妈不懈的努力,才使易烊千玺坚持了下来,走了今天。

有人说,孩子学特长,家长的坚持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孩子能不能坚持下来,关键在家长,这话不无道理。

孩子上兴趣班,家长一定要坚持。

不仅是要求孩子坚持,

也要保证自己对于孩子学习的参与度。

家长参与得越多,陪伴得越久,

孩子成绩必然就越好。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在家也不要让孩子落下舞蹈哦!

上一章 第三章 舞蹈生的辛苦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