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承笑
本书标签: 古代  江景行邀请驻站  邀请驻站 

除夕家宴

承笑

  “臣妾给贵妃娘娘请安。”

  “二位妹妹快起吧。”童贵妃坐在次席,笑得格外娇媚,“还未恭喜丽嫔妹妹,终于出来了。”

  “臣妾谢过娘娘。”丽嫔的姿态放的很低,几乎极致谦卑。

  南絮心中奇怪,丽嫔以往虽谈不上傲慢,却也没有这般谦卑姿态。

  还有丽嫔身上那股似花非花的味道,说是异香,闻久了还真是不适。

  南絮的座位和丽嫔隔着一个忻嫔,坐得远些味道淡,南絮觉得自己舒服了不少。

  “丽嫔妹妹慢些坐,小心肚子。”忻嫔笑得热切,不免流露出几许讽刺。

  丽嫔笑得格外谦和,“多谢忻嫔姐姐。”

  “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臣妾参见皇上,皇后娘娘,皇上皇后万福金安。”

  “平身。”元正帝面容整肃,当久了帝王,颇有几分不怒自威之相。

  “皇额娘还未来吗?”元正帝看了一眼太后的位子,如是问道。

  “启禀皇上,太后娘娘说吃了药就来。”南絮站起来,福身道。

  “嗯。”元正帝点点头,“等皇额娘来了再开席。”

  场面忽然冷清下来,只有一点点窃窃私语声。

  皇后悄悄看了元正帝一眼,心知他是担忧江南水患未除,江边村民已经迁居许久,不知家中境况,彷徨忧愁,流言四起。

  “听说今儿童贵妃和宜嫔都召了太医,身子可是不大爽利?”皇后笑了笑,转向嫔妃这边,努力活跃活跃气氛,叫大家都说说话。

  南絮看了童贵妃一眼,心中思量着要不要实话实说。

  “瞧皇后娘娘说的,臣妾身子一向康健,只是近日食欲不振,看着东西就恶心,故而叫了太医。”童贵妃笑得娇柔,皇后的心猛然提起来,又重重落回去。

  “贵妃娘娘,这可是怀喜之相,莫非娘娘是……”德妃拖长了声音。

  元正帝抬起头,看着童贵妃。童贵妃羞涩地点点头:“太医说,臣妾已经有喜两月了。”

  “那可真是喜事。”皇后舒展眉头,笑得温婉。

  “臣妾恭喜贵妃娘娘。”南絮一干人等站起来草草行了礼。

  元正帝也露出一点笑意,“先去赏那太医。”“贵妃……赐水银镜一把,红玉髓头面一套,剩下的,全安,你带人去朕的库房里再挑几样,一并送去。”

  “臣妾谢皇上。”皇帝自己的库房,放的可都是珍品。

  “太后娘娘驾到――”门外忽然传来唱诺声。

  “臣妾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起来吧。”太后一身藏青袄,罩着刺金线的比甲,由和暄嬷嬷搀扶着进来。

  “哀家来晚啦。”太后慈和地笑道。

  “皇额娘来的正好,今儿有件喜事儿。”皇后正一正头上的九尾衔红滴珠凤钗。

  太后呷了口茶,看向皇后。

  “是贵妃妹妹有喜两月了。”

  “哦?好啊,贵妃有福气。”太后搁下茶盏子,欣然道,“把哀家的礼拿出来。”

  和暄拿着小盒子,走到童贵妃面前打开,众人都伸长了脖子瞧。

  是一支华美的金凤垂珠珊瑚钗,造价比起皇后头上的,应该不逞多让。

  “臣妾谢皇额娘赏。”

  “不知宜嫔妹妹是否和贵妃娘娘一样有福气?”夏嫔看着南絮,笑得南絮看了直腻歪。

  一干人等又都看向她,目光炯炯,刺的她浑身难受。南絮吐出一口浊气,福身道。

  “臣妾……臣妾确已有喜两月了。”

  “当真?”太后坐直身子,闻言喜道。

  “是李太医诊的脉。”

  “李太医是老资格的人了,他说的应该不会有错。”元正帝向太后笑言。

  “好,好,好。”太后向她招招手,“过来,孩子。”

  南絮提步上前,太后执过她的手:“哀家千盼万盼,可算盼来了,你年纪轻,须得细细调养,不然很伤母体,明白吗。”

  “臣妾明白。”

  太后从小匣子里拿出一支穿云芙蓉晶步摇,南絮连忙跪了。

  “这支步摇是哀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哀家带进宫的,几十年也没怎么戴过,现在更没法戴。这步摇做工精良,上边的芙蓉晶现在已经找不到成色这么好的了。”太后替南絮簪在头上。

  “臣妾谢太后娘娘赏。”

  “好孩子,平日里要多多小心,哀家就等着你这胎呢。”太后拍拍南絮的手。

  

  “行了,开席吧,宜嫔的礼也到朕的库房里挑。”

  “臣妾谢皇上。”

  南絮款款落座,宫人们穿梭其间开始上菜,歌姬唱着新谱的曲子。佟佳氏频频看向她,南絮只做不知,她看向依兰,依兰也看向她,眼中欣然,欢喜的真切。

  

  

  

  

  

  

  

  

  

  

  

  

  

上一章 再喜 承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