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星战联盟智能信仰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星际  未来   

扬帆起航

星战联盟智能信仰

  联盟内刚刚熟悉的新面孔少了一大部分,老干部们都知道这意味着联盟的新一轮学员训练和选拔结束。每一个新学员都要先在飞船上经过特殊的培训,再进行各种测试,而测试不合格的学员会遣回地面在地球的地下城里工作和生活。

  而烨然却被船长直接录取了进来,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每一位审核员看了一眼他的身份证,又仔细端详了一下他,什么都没问,也什么都没让他干,便笑脸相迎着录入了审核通过的信息。他作为一名进入太空不久的初中生很不知所措,毕竟自己连新制度都没研究明白。但船长说这没有关系。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大部分人才都聚集在这座城市。但那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那么繁忙与紧张。烨然的家在门头沟区,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市区。那里的群山很美,也拥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水闸,永定河,农家院,配合上最近新建起来的高楼大厦别有一番风味。历史的痕迹镌刻在了古老的城区,被夜晚楼区微弱的灯光照亮,像是慈祥的老人,安静地看着充满新生活力的时代。

  山区里有些山路比较陡曲,很危险,但是风景很迷人。那里的人少,空气也很清新,巨大的商城不会间隔太远就会有农家院,整个市区都是繁荣与和谐并兼的。

  烨然请了半个月假,打算在地球好好呆一呆。他走过了停靠在路边的一辆三轮车,买了一串山楂糖葫芦。他并没有先吃掉它,而是站在水闸桥上,露出透明的糖底,透过它看向被山遮挡了一半的阳光。光线先是在山表的薄雾被抹成轻柔的一条黄线,进入糖底便完全变成了匀光。

  他深深地被这一瞬间美丽的景象震撼,相比于壮丽的宇宙,这里似乎更加的美丽。古老,沧桑,时间,机械,阳光,大河,洁净,空灵…这些词语相遇在一起,碰撞出了一种无比绚丽的火花,耀眼又奇幻,令人陶醉。

  他举起胸口的索尼相机,打开了镜头盖。他明白,阳光直射相机对传感器伤害很大。但为了这一刻,他破例了。他半蹲下身子,将阳光收录进视野的左侧,调整了感光度与色温,呆了大概半分钟,轻轻点下了快门键。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他准备欣赏连拍的图片时,发现其中一张图片全是噪点,模糊不堪。他正准备删除这张图片,却意外地发现这张图片的噪点并非是无规律的杂乱噪点,反而有种有规律的感觉。或许是直觉驱使,他立刻将图片传到手机里,第一时间发给了校长。

  本以为靳雨泽现在正忙的脱不开身,没想到他立刻就回复了消息。他给甄烨然转账了120元。

  在云南,地表下9300米的地方,有一个六千米高度的巨大地下城。这里,是星战联盟最大的基地之一。就在刚才,这里检测到了宇宙引力波信息,通过与宇宙自然能量波对比,完全可以肯定是智慧生命发出的。

  最有趣的是,这组信息里的文字不需要破译,用的是纯英文:

  This is the new earth, I'm the leader of the New Earth Team,Xiong, we have completed the mission, arrived in the new earth, the team members are very healthy, we are very homesick. I know it's amazing, it only took 47 years, and it took 220 years for the signal to reach earth, but we were encountering something like a black hole near the Oort Nebula, and the strong gravity pulled us into the singularity.Then we arrived at our destination without anything.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patial distortions, and it may be this unknown supernatural force that has helped us get through all this. Now, I'm trying to use this spatial distortion to send a message to the earth, a gravitational wave.

  China Star Wars Alliance senior commander   —— Xiong Shi.

  (翻译:这里是新地,我是新地小队队长熊世,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到达了新地,队员们都很健康,我们都很想家。我知道这很不可思议,仅仅花费了47年,而且信号到达地球也需要220年,我们当时在奥尔特星云附近遇到了类似黑洞的东西,强大的引力把我们吸进了黑洞的奇点,然后我们没有任何事,反而直接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发现那里有空间畸变,可能就是这种未知的超自然力量使我们平安度过了这一切。现在,我尝试着用这种空间畸变向地球发送信息,引力波的方式。中国星战联盟高级指挥官——熊世。)

  迈克尔接到了消息,忘记整理自己休闲的衣着,穿着单薄的体桖衫第一时间赶到了中国云南。当他确认了消息无误后,随即转站到北京开了一场会议,又就近去了内蒙古搭乘了一趟新学员接送飞船到拉格朗基地(地日拉格朗日点星战基地,详见章节《遥远的星星》)

  迈克尔找到了靳雨泽,并提出了自己的案议,却立刻被当场拒绝。最终,他以星战联盟副主席的身份说服了靳雨泽,联盟开始筹划远征的政策和不同的应对措施。

  为此,他们还拟写了纸质的紧急动员令,发往大家手中。

  此次远征的消息传开了以后,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参加了报名。最后,只有挑选出的合格者都成功入选了这支远征的队列。然而这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也办的太仓促,经过商定,这一切计划的启动必要等待另一艘飞船建成才敢动身。而它,就是星战联盟新一级超重型太空飞船——“智能”号。

  这个新型飞船是2012年才开始的工程,体积是“星战”号的三倍,科技更完善,建造工艺与结构设计、人工智能、武装力量和推进装置等各项指标均比星战号有保障的多。它建成后,星战号才敢离开,届时,人类的基础太空武装力量将会继续保留在地球,而星战号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飞船将带领全人类新一代的智慧去迎接新的一个世界——新地。

  未成年人是远征必不可少的成员,尽管会在航行期间对飞船内部人员采取休眠的低功耗措施,但人心非钢铁,思想非指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一个远征者出发时是个孩子,他的思想将会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没有母星依傍的虚无的世界,能够更好适应新的环境。为此,联盟将对远征的未成年人储备好最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案,并且为飞船引进了一千多名教授和博士,以及有着超人的知识与远见的科学家,避免启航后星战号的科技实力严重倒退甚至落后于地球基层政体的发展。

  此次任务代号,名为“长征文明”。

  所有入选者都在为将要倾毕自己一生的旅途忙碌着,四处展示着自己拥有多么光荣的一个任务。顿时,这个为了文明的发展愿意放弃一切的激进团体,充满了诀别的声音。但也有祝福的声音。熊世是所有星战队员心目中的英雄,他们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个联盟当中神圣的存在。

  地下城的工作人员也在做着后勤的工作,保证物资运送到位。

  “人的一生啊,就该这样,每时每刻都应该为未来负责。”一个负责搬运物资的人说到。

  “未来的事情,现在操心是不是早了?”同事问道。

  搬运者放下了手里的箱子,坐在了上面。“你各方面都优秀,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才被刷下来的。”

  同事不以为然,继续工作。

  “一个国王没有经历过战争,整天处理内乱,呼吁子民共同发展,团结协作,你觉得会怎样?”

  “国家富强了,人民兴旺了,政治也更加巩固了。反正…我觉得,这是一个好国王。”

  “好。”搬运者说着,从箱子里拿出了一个金属盒子。“这,就是那个国,像铁一样的牢固,坚不可摧。”

  搬运者又从箱子里拿出了一瓶金属镓,在手上倒了一点。“看这个,手的确温度足以让它熔化。”说完,就倒在了金属盒子上面。

  只见坚固的金属盒子瞬间被镓腐蚀出了一个空洞,聚阵酯合金内层被暴露在了外面。

  “最终,这个国家的核心科技实力使他们可以继续生存。而这核心科技实力,是思想的不断进步,对未来的信任。”

  同事放下手中的东西,细细的品味着刚才的道理。

  操作者笑了一下。似乎在说,你的那种想法,反而更像是一种“无为而治”。

  同事也笑了一下,说道:“我又不是国王。”

  突然,两个人手上的电传出现了画面广播:物资运送的量少了,请所有人认真工作。

  于是,两个人继续起繁琐的工作。

  “不过,谢谢。”同事说道。

  

  过了三个小时,喧闹的大厅里的人不再熙熙攘攘的,只剩下一些无所事事的人群转悠着,席地而坐,目光呆泄地看着对面墙壁上花花绿绿的动态广告,只有极少数的人匆匆地跑来跑去。

  烨然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床上远眺着地球,太阳刺眼的光正从北极两侧微微散射着。

  城市光照亮了地球的夜晚,无数的亮点汇成一个半球。

  曾从未想过要离开的家园,殊不知,这么快就要诀别了。

  烨然想起了心理医生对新学员说:不要太想家,那里的人们不值得你去留恋,想要拯救你的家,就去新地吧,让人类不要再为能源毁灭地球,然后,你才可以有机会拥抱她。

  他能够明白医生大概的意思,但他觉得以人类现有的行为,没必要被归结为一种“毁灭”。

  他放下行李,坐在卧室的床边,轻轻地拉下挡板,关上了灯。

  地球这个破球,还是不看更好一点。

  决意远行的人,出了门就不要回头了。

  想到这些,他还是决定厚着脸皮回去转一圈。

  最后一趟返航班离现在只剩下15分钟。在地球上只能呆五个小时。最后一趟的飞船接送,将在第二天凌晨一点接送完成。北京离内蒙古比较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反正也离发射台不远。

  返航的途中,他静静地坐在飞船的最后一排。他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姐姐和妈妈。明明爸爸已经抛弃了他们,而现在,自己也要这么做。

  “呦!”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不禁让他从伤感中回过神。

  “裘思怡?”他有一些惊喜地看着她。“在穿越大气层,你怎么不坐好?”

  “看你一个人在这里干嘛呢。”

  “你看见我了?”

  “本来是在统计人员,看见你赶航班,就开了个小差,跟过来看看。”裘思怡说着,伸出手抹去甄烨然眼角的一滴眼泪。

  烨然有些不知所措,低下了头。

  “果然还是想留下来吗?”

  “没。”

  “那怎么了?”

  “心情…有些复杂…”突然,他捂住眼睛哭了起来。他不想哭,更不想哭出声,因为他可以清楚的听到,整个飞船除了他的哭声格外的安静。但是他心中却很难受,残留着对家的眷恋,却又不想自己如此的懦弱。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一只温暖的手突然抚住自己的脸庞,轻轻地将自己向一边拉拢。他觉得格外舒适,便顺势躺了下去,躺在了裘思怡的身上。她臂间很温暖,也很柔软。他的心情瞬间平复了下来,渐渐闭上了眼睛…

  烨然被飞船降落时的反冲发动机震醒。他看了看四周,发现裘思怡正搂着自己,立刻尴尬地坐正了身子。她放下手臂,烨然瞬间感觉颈部有一阵凉风。这就像是冬天离开被子一样。

  他们回到了北京,坐着公交车在二环内兜兜转转。裘思怡用不知道哪来的资金带着他走遍了二环内每一个角落。烨然拿着新买的相机,拍了足足一百多万兆的图片和视频。他并没有和家人去告别,而是偷偷在自己的电脑桌上留下一句字条:我将去往深渊,勿念

  夜晚,他们买了通往内蒙古的绿皮火车硬卧。烨然拉开窗,望向外面。站台前,一个体态丰满的警察正大声的对两个小老头指指点点。

  两个老头插着腰,裸露着黄黑的上身,肩上挂着衣服,寒酸的头上留着几根白毛,在边缘围着圈,露着中间油亮的头顶。他们所答非所问的大声吼着:“嘛的,我可是纯正的老北京人!”

  

  凌晨一点,烨然摇摇晃晃地走上了飞船。或许是因为太困,劳累过度,感觉腿部有一些隐隐作痛。飞船不知不觉地离开了地面,飞向高空。他被状态广播惊醒,再次从飞船的舷窗望向壮丽的蓝色的星球,如此的美丽纯洁。

  还好,有了新的朋友,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他有了重获新生的一次机会。

  “带上信仰,登峰造极!”他闭上眼睛,笑了起来。

  只是课程还要继续,这让烨然很不爽。

  

  “飞船姿态调整完毕,上九十,9.8米每秒方匀加速,底部离子错流涡推进器全部正常!”

  瞬间,无数的大大小小的发动机在飞船底部喷出了一公里的淡蓝色耀眼的离子焰,无数的高能粒子照亮了整个船底,聚集起来,从远处看根本找不到光源,就像船底本身会发光一样。

  智能号已经完工,测试也顺利通过,正在地球的高位轨道圆周飞行,像一个地球的新卫星一样。

  烨然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这次的重力不是电磁制造的,而是飞船由于不断地加速从而产生的。

  飞船速度一天后将达到每秒840.92千米,大于宇宙第三速度。地球也渐渐疏远于自己。

  这个蔚蓝色的,诞生着无数奇迹的星球,将在不被远航者察觉的情况下离星战号越来越远。

  烨然打开了局部全景,想象着自己置身于摇篮外的宇宙。

  “烨然,能听到吗?”电传打断了他。

  “可以,身份?”

  “我,吴伟,有了女人连我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啥事儿?”

  “你会建模吗?我想做一个太阳系模型。”

  烨然将座椅收回了墙里,看着定位离开了房间。

  “来了。”烨然站在吴伟房间的门口说到。

  吴伟打开了门,立刻拥抱了上去。“老弟呀,以后的一千年只有你陪我喽。”

  “我很担心我妈还有我姐,不知道他们发现我不见了会不会报警。”他低下头说道。

  “唉,我妈也不知道。估计这次星战联盟把事情搞得有点大了,330万人没了。”

  烨然沉默了一下,推开了吴伟,走了进去。“建模吗?你要有图纸或图片,要不然我也不知道太阳系都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不不,除了太阳系内,还要往外延伸一点,就像一副画要有个画框。星联的电脑估计要比地球的全部知识库存还要丰富呢。”说完,他就开始在电脑里翻来翻去,最后,鼠标在一张3D图片上转圈圈。

  “看,就是这个,很不错,但是这只是个三维图片,没办法变成模型。”

  “嗯…交给我吧,有点复杂,多等等,多大的实体?”

  “直径五米。”

  “行。”烨然将图片保存在了电传里,就头也不回的往外走。

  “诶,真就这么冷漠吗?”

  “节能减排,我就不留下来喝茶了。再说,总不能让你这个星迷久等吧。”说完,便离开了。

  此时此刻,靳雨泽正在准备第一次星战号飞船降落,操作步骤早就已经写在笔记里,也记在了脑子里,但从来没有尝试过把它降落。就算有再丰富的预案,也不可以忽视将一个上亿吨的大家伙软着陆的事情。所以,这次的降落操作也是对顶级的驾驶员和船长的一次重大考验。

上一章 遥远的星星 星战联盟智能信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中转站后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