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那些年我们一起疯过
本书标签: 校园 

拾味堂

那些年我们一起疯过

小编因为之前的那一篇是番外,所以我们不多说,留下个悬念『不要抗议,抗议也没有用』

小编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有个“拾味堂”『不知道的现在也该知道了』

小编具体是干啥的呢?

小编说白了就是做饭的

小编了解了基本情况后,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

『不怎么华丽的分割线——正文』

开学一段时间后,阚老告知大家学校的“拾味堂”开始招生了

一时间,底下学生议论声纷纷响起——从没有人听说过“拾味堂”这个东西,所以好奇也在所难免

由于好奇,有不少同学都上去领了报名单,孙楠楠等三人也被王宁安拉着上去领了报名单

孙楠楠宁安,你报就报呗,为什么还要拉上我们?

王宁安这不挺好玩的嘛,为什么不?

张浩辰我觉得挺好的

曹华纳嗯嗯,挺不错的,康起来就有趣

就这样,在除了孙楠楠的其他三人的一番说辞下,她半推半就地报了名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拾味堂”开堂——

可令四人都没想到的是,“拾味堂”的堂主竟是他们认识的人——顾北甫

顾北甫相信大家都有一些疑问,我先说几句,剩下的可以课后问我

顾北甫“拾味堂”是我们学校开设的趣味兴趣班,食材和工具由学校提供

顾北甫由我——顾北甫,和顾兮儿教大家一些简易的食物

顾北甫那么废话不多说,今天这节课,带你们来做包子

顾兮儿咳咳,简单介绍一下包子——

顾兮儿包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相传由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距今1800多年)。包子这个名称的使用则始于宋代,馒头没有馅儿,包子有馅儿。包子一般是用面粉发酵做成的,大小依据馅心的大小有所不同,最小的可以称作小笼包,其他依次为中包、大包。常用馅心为猪肉、羊肉、牛肉、粉条、香菇、豆沙、芹菜、韭菜、豆腐、木耳、干菜肉、蛋黄、芝麻等,出名的有天津狗不理包子、开封小笼包、开封灌汤包、商丘永城薛湖牛肉水煎包、广东叉烧包、杭州小笼包,上海灌汤包、山东王老土大包等等。

顾北甫相传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七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必须经过泸水,军队车马准备渡江时,突然狂风大作,浪击千尺,鬼哭狼嚎,大军无法渡江。此时诸葛亮召来孟获问明原因,原来,两军交战,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故在此江上兴风作浪,阻挠众将士回程。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他想到这儿,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黑牛白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

不得不说,“拾味堂”的两位堂主还是很博学的,底下不少人都听得津津有味的

但也有人不这么觉得,比如张浩辰

不知为何,上次通过打游戏时认识了他以后,他就特别不想与他相处

若不是刚开始不知道这个“拾味堂”是由他来代课的话,他是打死也不会因为好奇而报名的

不过现在后悔好像也来不及了,毕竟一经通过,就不能反悔的

张浩辰『内心:怎么这倒霉,遇上了这家伙……』

孙楠楠『小声』你有在听嘛

张浩辰不想听

孙楠楠……『无语』

『不怎么华丽的分割线——幕后』

小编因为小编今天一时兴起,整个下午都在做包子,所以“就地取材”,就写写包子

小编但我们学校有“拾味堂”这个东西是真的『即使我没有参加』

小编我自己了解一下包子的历史,也给大家补充一下,下次给你们写包包子时的那些囧事,拜拜~

小编后话:今天终于有人关注我了,开森~

小编还是希望收藏不断,关注我哟~😊

求收藏+关注~蟹蟹

上一章 番外——意料之外 那些年我们一起疯过最新章节 下一章 做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