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随君行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武侠  古言     

卷二·青丝华发 换性的一天

随君行

1

柳晞、萧策他们一行六人,尹依澜、郁染坐马车,柳晞、萧策、顾白骑马而行,南宫墨涵毕竟不是练家子,所以坐在前室。

几个时辰后,他们休息一会儿,来到食肆.

萧策:“就来一味虾橙脍,还有奶房玉蕊羹,炙炊饼,这最后再来一碟雕花梅球儿和一坛米酒,就先这些吧,怎么样?”看向柳晞他们。

众人没什么异议,伙计便下去了。一会儿,伙计端着饭菜来了,离开后,大家便吃了起来。

这个时候,萧策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似问非问道:“我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剩下的五个人,性格各有不同,所以态度也就不同了,首先是大小姐郁染,她一向是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所以自然是她先道了:“那你就别说了,还当讲不当讲,你不是想说嘛。”

萧策与郁染性格很像,就像……俩大嘴炮,随时随地的怼人,损人。但是像归像,自然也是有一些不同的,萧策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郁染走不一样她永远都是在做自己,没有一丝心机,但人情味还是有的。

南宫墨涵和尹依澜都是那种温和性子,他们不说话,就是默认。而对于顾白,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也就是勤加练习自己的剑法,这种时候自然也不喜说话。

而对于柳晞而言,遇到性格活泼的话也就多了,遇到沉默的自然话也想也少些。也可以说是对自己关心的人话也是多些,而那些接触不多和关系不好的自然也没什么好态度。

柳晞:“有话快说,不然就憋心里一辈子也别说出来。”这种冷冷的很柳晞。

萧策立马怂:“好勒。南宫兄,小白,你们有没有觉得,小晞,小染还有依澜她们有没有不太符合各自用的武器的性格啊?”

郁染喝的酒差点没一口喷出来,把自己给呛着了,顾白离她做的最近,轻拍她的后背,虽然上次的尴尬任在顾白心里,但毕竟顾白小可爱还是很关心郁染的。

郁染缓过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咳咳咳,不是大叔,你又没事抽什么风!”

萧策一副贱样儿:“谁抽风了?我这可是有理有据的。你再看你自己,喝个水都能呛到,多大了?”

郁染行走江湖这么多年,还怕萧策这点小到不能再小的杀伤力?立刻就发话了:“我十六了,你再看你自己多少了?大叔!是不是,姐姐。”郁染特别注重“大叔”这俩字,其次还用眼神看了看柳晞,意识萧策,“你有本事就来说服我啊,互相伤害郁染怕过谁啊?大不了鱼死网破,萧策让你怼我,我就让你的尝尝崩溃的滋味。”

柳晞点头,然后继续吃饭,完全没有感觉。萧策倒是不怕与郁染磨嘴皮子,但是郁染偏偏抓住了这件事,毕竟不能逞一时之快,毁终身之大事,所以萧大叔忍下来了。

萧策道:“你们看啊,郁染用的是暗器,这一般用暗器的都是高岭之花类的,你们再看看郁染,这明显就是一活脱脱的……”萧策本想说这就是一活脱脱的二傻子,但是又想了想,最后道:“小兔子。”郁染没有感觉出什么不对劲,便也只是点点头,而顾白听后,转头看了看郁染,心道:“确实很像,像小兔子一样可爱呢。”

萧策见郁染并未有异常反应,又继续道:“咱们再看啊,依澜使的是长鞭,普遍用编的应该都是那种嚣张跋扈的性格,但是依澜过于温柔了点。”尹依澜不语,南宫墨涵只是一笑而过。

萧策看了看安心吃饭的柳晞,又道:“至于小晞嘛,用的是七弦琴,这一般都是温和之人用的多些,你说是不是啊,小晞?”

柳晞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处于“嗯”和“哼”的状态,只是吃着碗里的饭菜,大概过了半刻后,柳晞吃完了,放下碗筷,不急不慢道:“说的有道理,既然如此,小染,阿澜,我们就让萧大叔的这个幻想实现一下吧,明日一天,我们就按照萧大叔刚刚说的那样做。如何?”

郁染仿佛想到了什么鬼点子,笑道:“好啊!”尹依澜到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只是一天,再者,她本身性格温和,并不会拒绝,便也点点头。

萧策看见郁染的笑容后,并未觉得好像松了一口气,反而觉得背后一凉。

柳晞见郁染和尹依澜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点点头,道:“既然饭都吃的差不多了,我们现在是继续赶路还是在此休憩?”

萧策:“我们现在在稽郡,如果继续赶路,不到三刻便可到达常州了。”

柳晞看向剩下的四人道:“既然如此,我们继续赶路吧。”

郁染,顾白,尹依澜,南宫墨涵:“好。”

因此他们六人又拿上自己的东西,重新坐上马车,骑上马,继续去往常州。

三刻后,他们已经安顿下来了,此刻也已到了戌时,六人便也歇下了。

2

翌日卯时,天刚刚拂晓,这客栈里的肆厨就开始慢活起来了,这脸上手上或多或少都沾了点面粉。到了辰时,柳晞起了,下楼便看见伙计端着元宵,油茶,米粥,面蚕,粘糕从庖屋与桌前来回穿梭,额头已有几颗豆粒大小的汗珠。

柳晞当时便愣在哪儿了,今日,怕不是上元节?!

这时萧策也下来了,见柳晞愣在哪儿,道:“你怎么了?饿了?”

柳晞:“今日竟是上元节。”

萧策:“是啊,你不会才想起来吧?”

柳晞点头,萧策一阵无语,柳晞又喃喃自语:“竟已到了上元节,十年又九个月了……”然后自顾自的走了出去。

萧策不知道柳晞怎么了,心道:“小晞这神情恍惚的,不会出事儿吧?不行我得跟上去。”于是也出去了。

柳晞在这大街上走着,萧策在后面跟着,柳晞也并未察觉,萧策便小跑到柳晞身旁,道:“小晞,小晞,诶!”

柳晞被萧策惊了,扭过头去,道:“你做什么?”

萧策:“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知道今日是上元节就这么……失常。”

柳晞低下头,道:“倒也没什么,只是……想起了一些旧事……”

萧策想要开导开导她,自然就要将这烦心事说出来才能好受点儿嘛,道:“说出来听听呗,好不好嘛?”萧策怕柳晞不肯说,便是恳求的话语,并且眼睛恳切的看着她。

柳晞听着并看着萧策发/骚,浑身起鸡皮疙瘩,把眼神转了回去,开始继续走,萧策紧跟上去,嘴里也一直在念叨着“告诉我好不好”

柳晞扶额,道:“行,我告诉你就是。距离上一次的上元节,我还是与爹娘一起过的,现如今,已经有十年又九个月了……”

那个时候,柳晞也只不过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未变得这般不太愿多说。柳晞时常能在梦里想起以前的时光,就好比与爹娘最后过得那最后一个上元节——

柳晞儿时是个贪玩的性子,逢年过节必定缠着柳行,谁让柳行平时见不着人影,柳行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柳晞每一次缠着他,他定会抽空陪她去她想去的地方,陪她去做她想做的事。

那次,柳晞听着出去历练刚回来的师兄师姐们说着看到的新鲜玩意儿,提到了上元佳节,人们会放孔明灯来祈求平安,而且万千明灯放飞的时候,将是盛大美好的场面,柳晞便萌生了想与柳行在上元节去放灯祈福,去看那个场景。

那日上元节,柳行抽出时间陪柳晞上街,那长街之上,会见到一些女子从自己家中出来,聚在一起,走到桥边,或到城墙边摸钉求子;还有人搬出家里的家伙,一起热热闹闹地踩着高跷;食肆里的人们吃着元宵,谈着闲话,无不热闹……

柳行陪着柳晞到处玩,到了酉时,即将天黑,他们即可一起去放灯,一起去看万千明灯放飞的情景,可是柳行有事必须离开,柳晞回到“沉吟”,柳晞一直很失落,是她娘给她讲故事,才慢慢入睡,翌日起来,乐沉香也已随柳行离开。

柳晞也并未想过,那最后一次的上元节,竟会是三人最后一次共同度过开开心心的日子了……

柳晞:“我到现在,依然记得阿娘那为我讲得最后一个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凡间凶猛野兽非常非常多,人们就一起合力来消灭,有一只神鸟误入凡间,被人们当做猛兽给打死了,玉帝得知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无知的凡人全部消灭,玉帝的女儿得知,不忍心看着黎明百姓遭受此劫难,悄悄下凡来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大家非常害怕,过了些天,有个老者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说大家可以在正月十五这天张灯结彩、燃爆竹烟花,这样的话就能蒙蔽玉帝的眼睛了。大家一听都说好,于是在这一天,大家照着法子来做,玉帝见人间红光烈烈,以为是人间的大火,心里十分高兴。至此,人们为了庆祝纪念,就在每年的这一天放孔明灯了”

柳晞缓缓地闭上眼,只觉很想回到过去,做回那个无忧无虑的女孩,与她打闹的师兄师姐们,那个为她讲故事的母亲,那个温和慈祥的父亲……

萧策看着柳晞,表面上虽未有何表现,但心里早就默默地将眼前这个人,放在了心尖。

许久,柳晞睁开眼,对着萧策道:“我们回去吧。”

萧策看了一眼周围,后道:“好。”

他们回到客栈,见郁染,顾白,尹依澜,南宫墨涵他们早已坐下了,他们走过去,坐下。

萧策旁边坐着南宫墨涵,他一坐下,就感觉有一种幽怨的眼神看着他,他转过头去看向南宫墨涵,南宫墨涵朝他一笑,这笑,给人一种敷衍,被迫和那么一丝丝的不爽;他又看了看郁染,郁染都懒得理他。

萧策心道:“换了个性格,怎么更古怪了?”又转过头去看柳晞,柳晞心不在焉,似乎好像还是再想儿时的事,没注意到他。

不都是换了个性格嘛,我觉得小晞倒是没有变得那么奇怪,可惜只有一天。

3

萧策这一天也不知道在干嘛,柳晞就看到萧策拉着南宫墨涵鬼鬼祟祟地溜出去了,好像还刻意避着柳晞和尹依澜,郁染、顾白倒是感觉知道点什么,拦着她俩出去.

“小晞!小晞!”萧策叫住正要进屋歇下的柳晞.

柳晞停下动作,转身面对萧策道:“何事?”

萧策抱胸道:“现在才酉时,你便歇下,是不是太早了。”

柳晞:“我若不休憩,还有何事做?”

萧策:“我带你出去。”说着便抓住柳晞的手腕,跑出客栈。

柳晞:“去哪儿?”

萧策满面笑容道:“去了你就知道了。”

他们来到西仓桥,那里站了许多人,大多手上都拿着明灯,准备放飞。

柳晞:“便是这个?”

萧策:“嗯。当然还不止,你过来。”

柳晞跟着萧策来到卖天灯的小厮那儿,那小厮见萧策来了,立刻拿了一盏放在后面的明灯,交给柳晞。

柳晞看了看萧策,萧策朝她点点头,示意她拿下,柳晞接过明灯,又问道:“你做的?”

萧策显然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快就看出来了,一脸诧异道:“你怎么知道的?难道是郁染或者是顾白告诉你的?这俩人,不是说好不告诉你……”

柳晞立刻解释道:“不是的,他们俩什么都没说,是我自己看出来的,你自己拿这个和这另外几个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明显就不一样.”

萧策抓了抓头发,道:“是……做的不好吗?不好的话,你就别放这个了,拿这……”

柳晞见萧策要换一个,本来要抓住他的手,又发现不太合适,便抓住他的衣袖,道:“萧策你等一下,能不能先听我把话说完,我并没有说你做的不好,而是你看这些细小的地方一看就能知道,制作的人一定非常用心,所以,我很喜欢.”

萧策一下子兴奋起来,道:“真的?”

柳晞:“真的,不骗你。”

“噗呲!”

传来一个笑声,柳晞望过去,竟是南宫墨涵在那角落里笑,想来,估计是听到柳晞和萧策的对话,忍不住笑了。

柳晞走过去,道:“南宫兄在这里当真是清闲啊.”

南宫墨涵立刻不笑了,正色道:“那到没有,不过说句实话,萧兄确实做这明灯做了许久,你瞧”他指了指身后的明灯,又道:“这十几个都是萧兄做的,都不满意,你手上拿的这个他还是觉得不好,要不是时间来不及了,他估计还得做上一会儿了.”

萧策在一旁小声道:“咳,墨涵兄,别说了.”

南宫墨涵也意识到自己说多了,道:“不说了不说了,我去找阿澜了.”说罢,也就走了.

萧策与柳晞站在这十几个明灯面前,柳晞将就这十六个明灯看了个遍,萧策则是在一旁尴尬不已.

柳晞:“这些也很好啊,你为什么不用?”

萧策:“……我总觉得,哪里不够好……”

柳晞:“这画也是你画的吧?”

萧策:“……嗯”

柳晞:“嗯,画的很好。我们去放灯吧。”柳晞正要去西仓桥,却被萧策一把抓住手.

萧策:“第一下,这个明灯还没有完成.”

柳晞看了看手中的灯,道:“没有啊,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啊.”

萧策道:“你过来。”便拉着柳晞又走到那个小厮那儿,讨了一支笔,沾了墨,交给柳晞.

柳晞:“你这是要做什么?”

萧策将笔交给柳晞,道:“写。”

柳晞:“我?”

萧策:“嗯”

柳晞:“好吧。”说着,冥想了一会儿,拿着笔,着手写到“你去哪儿,我便随你去哪儿,上刀山下火海,吾亦随君行”字迹行云流水,与这明灯相配,相得益彰。

柳晞写完后,吹了吹,相让字迹尽快干,随后递给萧策,道:“如何?”

萧策看到这句话,愣了一下,没想到,她还记得,嘴角微微上扬,轻笑。

柳晞以为是写的不好,萧策在嘲笑她,道:“不好?”

萧策连忙否认:“这倒没有,只是开心……”原来,你还记得。

柳晞“哦”了一声,又道:“现在总可以去放灯了吧?”

萧策笑道:“那是自然,走吧。”

他们走到西仓桥,这个时候萧策与南宫墨涵隔空相视一笑(也不想知道到底为什么笑)

萧策与柳晞一人托着明灯的一边,缓缓放开,柳晞即刻十指交/插,闭眼祈福。

柳晞:爹,娘,愿你们在天上安好。

刚祈福完,柳晞听见人群中有人叫道“晞儿!”

上一章 番外 盛陵的方法 随君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