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北漂(1)
本书标签: 都市  邀请驻站 

北漂(1)

北漂(1)

《北漂》

文/搬运工王建文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故意和我作对,这一年北京的夏天特别热,气温与老家火炉武汉相比毫不逊色,烈日当空,马路及周围的建筑都泛着刺眼的白光,走在这种环境中不多一会眼前就出现一道道漂浮的黑影,树上的知了还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更让人心烦,路上行人很少,车辆都开得飞快,灰尘被扬起老高呛得人难受,本来就一身的汗,现在往脸上一摸就是一手的细沙。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脚下的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从早上到现在共喝了七瓶矿泉水仍然觉得口渴。今天连续跑了三家企业去求职,都没有录取,理由只有一个“你年龄大了。”

最可气的是,有一家企业面试都过关了,当我兴高采烈的拿出身份证去填写个人简历时,那位负责招聘工作的美女突然对我说:“你不行。”

我赶紧问她:“刚才面试我不是全部合格吗?怎么现在又不要我了?”​

那位美女倒是挺客气:“对不起,刚才我们都以为你还不到四十岁呢,现在才知道你都四十六了,我们公司招工只要四十五岁以下的,所以你不能被录取。”

真没想到,才四十几岁的我已经被我们这个社会看做了废物,连找个工作都排斥在外。看来今天也就这样了,回去休息一晚,明天继续吧!

“这段时间天气够热的啊!”老婆端过一碗绿豆汤递给我:“先去去火,再去洗个澡,今天我们早点吃晚饭。你好早点休息。”

“好的。”

“其实没必要这么着急,又不需要你养家糊口,看你这几天脸晒得像黑炭头似得。”

“吃闲饭的感觉不好受啊!”

“又没人催你,也不在乎这几天,慌什么?”

“早点找到工作早点安心,一个大男人总不能靠老婆养活啊!”

“你怎么说这种话呢?”

“不说了,我去洗个澡。”​

晚饭5点半开始了,饭桌上岳父母也问起找工作进展,当听说是因为年龄大了而不能被录取时,岳父说:“我们在美国看到宾馆里有很多年龄大的服务员,还有很多警察都老了,人家怎么就可以用,中国怎么就不能用呢?何况你才40几岁,也没老啊!”

“老爸,你那是在美国,我现在是在中国。“

老婆也抱怨:“国家还要把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现在的企业连45岁以上的人都不要了,以后45到65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怎么活?”

我苦笑着摇摇头:“出这馊主意的混蛋,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是存心不想让我们过好日子。”

“不要随便乱说”岳父赶忙打断:“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当然有原因哪!但作为一个变革,首先要考虑它将要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还要考虑哪些人会受到冲击,对哪些人群带来不利,怎样把这种冲击和不利降到最低程度,而不是不闻不问只管闭着眼睛改。”

“别说了,”岳父再次打断我的话:“只要不是太懒总会找到事做的,慢慢来。”

“就怕正规的企业不要我,最后只能去那些不太地道的企业找饭吃,很多东西都得不到保障。”

“在外面还是应该多个心眼,别受骗上当。”

“我会注意的。”

“以前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和你妈临老还成了北漂,哈哈!”

“老爸,您和妈怎么是北漂呢!真正的北漂​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乎不定的感觉,在心理上对北京也缺乏认同感,就像我这样的,两年前在昌平,一个星期前还在顺义,现在又到怀柔了。您和妈有这么大的房子,有稳定可观的退休金和政府津贴,生活悠闲安逸,所以你们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北漂。北漂可不是什么好词。”

“哦!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在怀柔区劳动局大门外有一个自发的劳动力市场,每星期一、五两天都有赶集会,平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把招工启示贴在那里的广告牌上,连续两天我都在这些广告里寻找着机会,也不知道这些公司是不是事先商量好的,几乎都是一个腔调:“你年龄大了,我们不能录用。”我实在不理解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到底为什么不招企业待见,他们情愿缺人也不愿录取我们。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沮丧萦绕着我的心头,离退休好有二十年,企业却嫌我太老了。哎!我是一个年轻的老人啊!

我现在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星期五),但愿明天能有好运气。

星期五这里果然热闹,很长一段人行道都被招工的和找工作的人占满了,用人单位有的直接把车停在路边,搬出一块招工广告牌竖在车前,办事员就在一旁边回答别人的提问,边做着登记。有的置一张办公桌​在路边,桌前的招工广告上介绍自己公司的各种特点和需要的各个工种,几个人分发着招工表格和宣传单。不过大多数单位只是一个人站在路边双手举着一块牌子在胸前,当然牌子上同样写着需要什么工种、需要多少人等等。我这时突然想如果在这些牌子上栓根绳再挂在脖子上,就太像过去那些被拉出去游街的犯罪分子。我也不知道此时怎会有这种联想,仿佛看到自己脸上漏出的笑容,也许是被招工企业压抑时间太长了,希望在心理上发泄一下吧!但又赶紧强忍住不让笑出来,生怕别人看出我的心事。

在大集上转了半天,填写了十几张招工表,反正只要是对方没有当面拒绝我我都不愿意放过,这就叫广泛撒网、重点捕鱼。也没过分注意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也不管上面的工作自己是否适合,尽管心里感觉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但总是鼓励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希望”,此时此刻,我好像忽然发现自己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饥不择食”。

这时我忽然看到一个牌子上写着“农家院,招厨师、清洁工若干名。”我不是厨师,却鬼使神差的过去问那个举牌子的老兄:“请问,对厨师有什么要求吗?”

对方挺爽快:“没别的要求,只要会做鱼就行。”

我不由得心中一喜,不是我自吹,湖北乃鱼米之乡,武汉人天生鱼做得好,更何况我还是个烹调爱好者,北京这一般的餐馆做的鱼我大多都看不起,于是告诉他:“我会做鱼,红烧、糖醋、清蒸、粉蒸、干煸、炖汤、汆汤等等。”

“没那么复杂,“他赶忙告诉我:”我们是农家院,做菜不需要正规餐馆那么讲究,差不多就行了。”

“工资多少?”

“4800块.但要求能够住在那。”

“咱们这农家院在哪啊?”

“黄花城。”(有点远,但还可以接受。)

“​黄花城哪一家农家院?我明天就可以上班,去了怎么找你们?”

“你今天就可以上班,等我再招几个人开车带你们去。”

“这恐怕不行,我连换洗的衣服和洗漱用品都没有带,只有明天去了。”

“也行,到了给我打电话,我开车来接你。我们农家院离镇上还有几里路。”

“好吧!明天见。”​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我也感觉走起路来脚都有点轻飘飘的,还情不自禁的哼起了小曲。也不急着找其他单位了,就在附近随便转转。不一会,那位老兄已经找了一个四川的小伙和几个妇女,临走时还和我打了个招呼:“明天见。”

一个中年妇女突然问我:“大哥,你准备去那个农家院上班啊?”

“是啊,他家的工资不低。”我有点不解她为什么会关心这事。

“千万别去,那是个骗子,我在那干过两三天。“这妇女用带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我是上个月去的,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农家院,而是赌场和妓院,去那玩的人不是有钱的就是当官的,有的是带着钱去赌,有的是带着小姐去玩,门口挖了一个池塘,供这些人钓鱼消遣,钓上来的鱼就现场做熟了喝酒。”

“就因为这个所以你才不愿意在那干吗?”

“不全是这样,他们完全不把我们当人,24小时待命,白天忙完了,夜晚也不能睡个安稳觉,一晚上被叫起来三四次,甚至有时洗澡都不得消停。”

“你做清洁工每月多少钱?”

“三千,可我一分钱都没有拿到。他们说我只干了两三天就不给钱。”

“那还不经常有人找他们闹事啊?”

“老板是道上的人,路子野得很,我们这些北漂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而且那里离镇上很远,我走了几个小时才到镇上。“

听到这我冷汗都下来了,找个工作也这么危险啊!

那个妇女还在继续说:”不相信你每个星期一、星期五都能看到那个人在这招工。“

果然星期一这天我又看到了那个男的,也再次见到了那个四川小伙子,从他那了解到的情况和那位湖南妇女讲的差不多。​

​(未完待续)

《北漂》

文/搬运工王建文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故意和我作对,这一年北京的夏天特别热,气温与老家火炉武汉相比毫不逊色,烈日当空,马路及周围的建筑都泛着刺眼的白光,走在这种环境中不多一会眼前就出现一道道漂浮的黑影,树上的知了还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更让人心烦,路上行人很少,车辆都开得飞快,灰尘被扬起老高呛得人难受,本来就一身的汗,现在往脸上一摸就是一手的细沙。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脚下的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从早上到现在共喝了七瓶矿泉水仍然觉得口渴。今天连续跑了三家企业去求职,都没有录取,理由只有一个“你年龄大了。”

最可气的是,有一家企业面试都过关了,当我兴高采烈的拿出身份证去填写个人简历时,那位负责招聘工作的美女突然对我说:“你不行。”

我赶紧问她:“刚才面试我不是全部合格吗?怎么现在又不要我了?”​

那位美女倒是挺客气:“对不起,刚才我们都以为你还不到四十岁呢,现在才知道你都四十六了,我们公司招工只要四十五岁以下的,所以你不能被录取。”

真没想到,才四十几岁的我已经被我们这个社会看做了废物,连找个工作都排斥在外。看来今天也就这样了,回去休息一晚,明天继续吧!

“这段时间天气够热的啊!”老婆端过一碗绿豆汤递给我:“先去去火,再去洗个澡,今天我们早点吃晚饭。你好早点休息。”

“好的。”

“其实没必要这么着急,又不需要你养家糊口,看你这几天脸晒得像黑炭头似得。”

“吃闲饭的感觉不好受啊!”

“又没人催你,也不在乎这几天,慌什么?”

“早点找到工作早点安心,一个大男人总不能靠老婆养活啊!”

“你怎么说这种话呢?”

“不说了,我去洗个澡。”​

晚饭5点半开始了,饭桌上岳父母也问起找工作进展,当听说是因为年龄大了而不能被录取时,岳父说:“我们在美国看到宾馆里有很多年龄大的服务员,还有很多警察都老了,人家怎么就可以用,中国怎么就不能用呢?何况你才40几岁,也没老啊!”

“老爸,你那是在美国,我现在是在中国。”

老婆也抱怨:“国家还要把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现在的企业连45岁以上的人都不要了,以后45到65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怎么活?”

我苦笑着摇摇头:“出这馊主意的混蛋,不是脑袋被驴踢了,就是存心不想让我们过好日子。”

“不要随便乱说”岳父赶忙打断:“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当然有原因哪!但作为一个变革,首先要考虑它将要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还要考虑哪些人会受到冲击,对哪些人群带来不利,怎样把这种冲击和不利降到最低程度,而不是不闻不问只管闭着眼睛改。”

“别说了,”岳父再次打断我的话:“只要不是太懒总会找到事做的,慢慢来。”

“就怕正规的企业不要我,最后只能去那些不太地道的企业找饭吃,很多东西都得不到保障。”

“在外面还是应该多个心眼,别受骗上当。”

“我会注意的。”

“以前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和你妈临老还成了北漂,哈哈!“

“老爸,您和妈怎么是北漂呢!真正的北漂​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来搬去的,给人漂乎不定的感觉,在心理上对北京也缺乏认同感,就像我这样的,两年前在昌平,一个星期前还在顺义,现在又到怀柔了。您和妈有这么大的房子,有稳定可观的退休金和政府津贴,生活悠闲安逸,所以你们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北漂。北漂可不是什么好词。”

“哦!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啊!”

在怀柔区劳动局大门外有一个自发的劳动力市场,每星期一、五两天都有赶集会,平时也有一些用人单位把招工启示贴在那里的广告牌上,连续两天我都在这些广告里寻找着机会,也不知道这些公司是不是事先商量好的,几乎都是一个腔调:“你年龄大了,我们不能录用。”我实在不理解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到底为什么不招企业待见,他们情愿缺人也不愿录取我们。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沮丧萦绕着我的心头,离退休好有二十年,企业却嫌我太老了。哎!我是一个年轻的老人啊!

我现在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星期五),但愿明天能有好运气。

星期五这里果然热闹,很长一段人行道都被招工的和找工作的人占满了,用人单位有的直接把车停在路边,搬出一块招工广告牌竖在车前,办事员就在一旁边回答别人的提问,边做着登记。有的置一张办公桌​在路边,桌前的招工广告上介绍自己公司的各种特点和需要的各个工种,几个人分发着招工表格和宣传单。不过大多数单位只是一个人站在路边双手举着一块牌子在胸前,当然牌子上同样写着需要什么工种、需要多少人等等。我这时突然想如果在这些牌子上栓根绳再挂在脖子上,就太像过去那些被拉出去游街的犯罪分子。我也不知道此时怎会有这种联想,仿佛看到自己脸上漏出的笑容,也许是被招工企业压抑时间太长了,希望在心理上发泄一下吧!但又赶紧强忍住不让笑出来,生怕别人看出我的心事。

(未完待续)

北漂(1)最新章节 下一章 北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