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宠文  步步惊心     

郭隆寺之战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

在恩科放榜的同时,西北再次传来捷报。

雍正元年十月,清朝政府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进驻西宁,指挥平叛大军,又以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参赞军务,并从陕西、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调集大军到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年羹尧根据青海叛乱的形势进行了军事部署,先分兵在永昌隆吉河防守,以防止叛军侵犯内地;后又驻兵于巴塘、里塘、黄胜关等处,截断叛军入藏之路;同时奏请朝廷令福宁安等领兵屯驻吐鲁番及嘎斯泊,阻止罗卜藏丹津与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相勾结,形成了对罗卜藏丹津的战略包围之势。

前面说过罗布藏丹津叛乱之初。年羹尧部初到西宁,清朝平叛大军尚未到达之际,罗卜藏丹津叛军开始围攻西宁。清军守卫兵 力空虚,但年羹尧镇定自若,以“空城计”和“疑兵计”坚守城池,并派奇兵夜袭敌营,大获成功、

而在叛军围城期间也就是雍正元年十一月三日,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岳钟琪,亲率六千精锐部队从松藩出发,取道甘南直扑青海。沿途之上凡遇顺从者招抚,抵抗者剿灭。

十二月初十,驻扎归德堡,抚定上寺东策卜、下寺东策卜诸番部。

岳钟琪命令部队连夜出城,直扑敦策卜。不到半天时间,攻破堡寨二十七处,歼敌数千人。

呈库、果密、和尔嘉、沙密等部落(今青海共和、兴海一带)在恐慌中纠集流散武装,占据大石山坚守。

岳钟琪率部赶往大石山隘,叛军见清军到来,便群声呐喊,阻挡清军。岳钟琪佯装撤退,待到夜幕降临,清军暗中拔营出发,分左中右三路杀回大石山。左右两翼攻取山头寨堡,中路断其退路。随后岳钟琪移师深入捣其巢,尽平之。

岳钟琪六千铁骑赶到西宁城外,见罗卜藏丹津正在攻城,便指挥大军冲向敌阵,直杀得罗卜藏丹津兵马晕头转向,丢盔卸甲。年羹尧在城楼上见岳钟琪率部杀到,便急命城中清军倾数杀出,将罗卜藏丹津人马团团围住,又是一阵凶猛冲杀。不到两个时辰,清军大胜,藏军万余人马全军战死或投降。罗卜藏丹津仅率百十骑败逃。

岳钟琪因功封奋威将军、

同时清军开始了招降活动。在清军的攻击下,叛军的据点和寺院逐个丧失。塔尔寺也被清军攻破,察罕诺门汗等大喇嘛被迫投降,结果被年羹尧下令处死,参加叛乱的喇嘛僧众也遭到严厉镇压。在叛军节节败退,一部分参加叛乱的蒙古王公纷纷投降的情况下,罗卜藏丹津于十二月十三日将扣押的常寿送还清军,并附疏上奏朝廷,为自己开脱罪责。

对此雍正皇帝置之不理,直接下令清军平叛到底。

清军先后在镇海、南川、申中、北川、奇嘉等堡击败叛军,西宁附近形势基本稳定。

尽管西征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但是罗卜藏丹津及其主力还驻守额穆纳布隆吉尔,另外有阿尔布坦温布、吹拉木克诺木齐等大首领屯守在通往额穆纳布隆吉尔的各关隘要寨,叛军总兵力不下十万。

时间来到年底,西北大地冰封千里,蒙古各部落冻死牛羊无数。

年羹尧认为这种天气不适合军队作战。一面下令引师返回西宁。一面又命令岳钟琪统步骑一万七千人,操练备战,明年四月青草发芽时出征,与罗卜藏丹津主力决一胜负。

岳钟琪则认为,待来年开春进兵很为不妥,应当抓住战机,乘胜进兵。

两人各说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年羹尧将岳钟琪这一计策上疏朝廷。让雍正帝定夺。

雍正帝非常欣赏岳钟琪的作战方案,便下旨年羹尧按岳钟琪的计策行事、

正好这个时期,青海郭隆寺喇嘛纠集万人,追随罗卜藏丹津叛乱。

郭隆寺(今佑宁寺)是西北边陲名刹,被誉为“湟北诸寺院之母”,西藏至青海的喇嘛必取道于此。这里地势险峻,山下五堡环峙,易守难攻。康熙年间,郭隆寺达到鼎盛时期,有大小经堂、僧舍、昂欠等二千多个院落,武僧近万人。

雍正二年正月,岳钟琪等率领三千清军进攻郭隆寺,率军来到山下,山下五堡内寂无人声、

岳钟琪预计到堡内必有伏兵,便分兵一千先行,其余大军在山前列阵,相机进剿。

堡内果有伏兵,但岳钟琪部已有准备,击溃伏兵,攻占了其中一个堡垒。山后叛军一万多喇嘛僧众闻声而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杀。

清军“直前奋战,斩贼数千,据其三岭,毁其十寨”,众喇嘛与百姓战死无数。

雍正二年正月十三日,清军进至郭隆寺附近的山谷,千余名喇嘛在此伏击,但被清军打退,只得逃入山洞。

清军聚薪放火,众喇嘛被活活熏死洞内。

清军攻入郭隆寺,达克玛活佛以下6000名喇嘛全部战死,郭隆寺被烧成白地。

此战为清军进入青海以来,最激烈的一战,仅川陕官兵的腰刀就砍缺口了三四百口,

年羹尧在战后评价说

年羹尧自三藩平定以来从未有如此大战者。

上一章 金榜题名时 步步惊心之江山为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努力发胖的十三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