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人生观察记
本书标签: 短篇  七组邀请驻站  人类     

无题

人生观察记

话说现在劝人生孩子的长辈,竟然还掌握了一种大义名分,可厉害了。

大意就是你不生孩子,他不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所以不生孩子,就是没有传承文明的责任感。

有时候我会掏出那个表情包来反击。上下两张熊猫脸,上图说“你不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下图嘿嘿一笑“那不是更好吗”。

这是玩笑不提。只是既然他们这么喜欢把个人选择上纲上线,那我们就认真讨论一下,“文明”该是什么样子。

《三体》里说,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其实那只是在虚构故事背景下的特定结论,但我们的讨论不妨由此入手。

先说组成文明的个人。

生存是不是个人的第一需要?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是”。每天累死累活,不都是为了活下去吗。

既然组成文明的个体都是如此,那么作为个体集合的文明,生存和繁衍自然也是第一需要了。

但这里有个问题。

生存也是蟑螂的第一需要。

生存还是老鼠的第一需要。

生存是所有花花草草阿猫阿狗的第一需要。

如今的人类已经飞天遁地,整颗星球上遍布钢筋混凝土的丛林。我们可以日行万里,我们可以呼风唤雨,我们的同族甚至踏上了高悬天穹的月亮。如果有古人看到这一切,甚至会把我们当做神祇。

难道在这个时代,在“第一需要”这种核心的问题上,伟大的人类文明的答案,依然和鬣狗豺狼毫无区别?

生存不该是“文明”的第一需要,至少我们不该这么以为。

就像每个家长都会告诉孩子,不要因为考试60分就沾沾自喜一样。

追本溯源,回到个人的第一需要。事实上,光是高度概括的历史课本里,就有着很多并未把生存视为第一需要的人。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历史,都推崇”舍生取义“的英雄。

也就是说,主流价值观也认同这一点:为了更伟大的信念,生存并不是第一需求。

那么什么是“更伟大的信念”呢?

有首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在那些高于生存本能的信念里,“自由”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要素。

同一种树木,只能按同样的方式生长。同一类动物,只能按同样的方式猎食。

只有人类的个体能够选择截然不同的生存模式,正是所谓”三百六十行“。

由个体自由组成的社会多样性,是整个人类文明得以存续的基石。

而那些长辈的观点是(就假设他们真的经过思考,而不是随便扣大帽子):

为了文明的存续,个体必须牺牲选择是否生育的自由。

扯淡。

人人有选择的自由,我们才被称之为文明。

丧失了自由的人类,也就丧失了多样性。人人整齐划一,人人互为镜像,那样的人类文明虽生犹死,死了的东西,还说什么延续?

关于文明的延续问题,大刘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既然个人可以为了信念牺牲自己,为什么我们的文明,反而没了“舍生取义”的骄傲?

难道踏着数万年尸山血海走到今天的、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是一个为了苟活放弃了信念的,贪生怕死的懦夫?

繁衍本是生物的天性。哪怕今天网上不育的声浪很高,事实上,周围的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生孩子。因为我们的文明,至少在今天,还没有糟糕到那种程度。

但是,如果未来的某个社会,竟然临界值以上的多数人都选择对抗天性放弃繁衍,那只能意味着文明已经到了衰朽的末期,以至于每一个困苦的人都放弃了希望——那么,我们至少应该捍卫所有人选择的自由。

哪怕要让曾经灿烂的文明光荣地死去,每一个普通人的自由,也会是人类文明的最后尊严。或许在每个人都丧失了希望的时代,这也是我们唯一还能守护的信仰了——如果那时我们还自称“文明”,而不是野兽的话。

只不过到了那时,开头的段子或许就并不是玩笑,而是解脱了。

“你不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

“那不是更好吗?”

来源:知乎

作者:写不出稿苏见祈

上一章 无题 人生观察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