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种草园1
本书标签: 短篇  各种类型语录  美图 

古代女子妆容盘点

种草园1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古代女子化妆的小历史,再看看晓霞妆、落梅妆、桃花妆、酒晕妆、飞霞妆这几款经典的女子妆容,哪一款可以丑哭你。

一、女性化妆小史

先秦时期,宫中妇女就开始用白粉敷面,用黛画眉了。

黛是一种矿石,脆弱亦染,是画眉的好工具。中国传统妆容不重眼妆,但极重眉妆。除了用黛画眉,女子一般会用烧焦的柳枝画眉,使面部更加立体。

而当时人们所敷的白粉,其实就是磨碎了的米,再加点其他的香料,往脸上一抹,就可以显得人很白。

但这样敷粉附着力不强,一旦流汗,就可能导致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于是,后来有另一种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由此也出现了“洗净铅华”这一成语。

电影《花木兰》中女子妆容用具

脸上打底打好了,还要抹胭脂。一般认为胭脂是从西域传入中国。胭脂一词在古代有好多种写法,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等,其主要原料是一种叫“红蓝”的植物,盛产于匈奴地区的焉支山。无论哪一种胭脂,都是当时的女子极为喜爱之物。

汉代,各种铜镜已成为妇女梳妆打扮的常用工具,汉代贵族妇女的奁(梳妆匣)中还装有假发、梳篦、毛刷和胭脂粉等化妆常用工具。

而到了唐代,妇女的化妆技艺在承袭前人的基础上,开始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单从眉式看,唐玄宗时已有十种之多,僖宗、昭宗之时,点唇的方法演变出了十六七种。

唐代妇女画眉样式(《中国历代妇女装饰》)

各种不同的眉、唇式样,配以高高低低的髻鬟,浓淡深浅的脸妆,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妆靥、额黄和花子等,使女子的妆容变化多样,异彩纷呈。

唐朝诗人元稹写诗《恨妆成》,大致将女子化妆的过程概括为8个步骤:敷粉、施朱、画眉、点唇、额黄、斜红、花钿、面靥,可见已经形成十分完备的系统。

而当时流行的妆容,分别有晓霞妆、落梅妆、桃花妆、酒晕妆、飞霞妆等等,千娇百媚,风情万种。

古代女子唇妆(《中国历代妇女装饰》)

宋代的妆容基本承袭于唐朝,同时多了一分属于这个朝代的优雅素净。

【北宋】苏汉臣《靓妆仕女图》

到了明清时期,礼教约束开始变得严苛,要求女性“外检束而内静修”,“服饰光鲜,质朴自妍”,在妆容上以薄施朱粉,清淡雅致为主流,相比于前朝,未有较大的突破。

【清】《胤禛妃行乐图轴》

二、几款经典妆容

接下来,我们可以欣赏一下古代流行的几种妆容。

01.晓霞妆

魏文帝曹丕的妃子薛灵芸,刚入宫时不熟悉路,不小心撞到屏风,脸上出现一道血痕。

曹丕一看,“伤处如晓霞将散”,也就是说,美人脸上的血痕,就好像清晨将要散开的彩霞一样美艳,非常喜欢。

脸颊处为晓霞妆

今人仿晓霞妆

宫女为讨皇帝喜欢,都来模仿薛灵芸。但总不能真的把脸弄伤吧,宫女们就仿照血痕的形状,用胭脂在脸上斜画一道。这就是“晓霞妆”的由来。

这个妆容在初唐火了一把。不过唐朝的女子在打扮上更具想象力,她们在魏晋“晓霞妆”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描绘出的斜红以太阳穴为基准,工整得就像弦月一样,而繁杂一些的就像新生的伤痕。

有一些人为了造成视觉上的残破美,还特别在斜道下面,用胭脂晕染成血一样的感觉。“晓霞妆”另一个名字“斜红妆”就诞生了。

02.落梅妆

“落梅妆”是一种额妆,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宋国皇帝宋武帝有个女儿,叫寿阳公主。这位寿阳公主十分喜欢梅花,常常到园子里赏梅。

额部为落梅妆

有一天,她走着走着觉得累了,躺在殿前稍作休息。一朵梅花正好掉在她前额上,留下一个五瓣梅花形的淡红印痕,宫女见后觉得别有一番风情,纷纷效仿,化妆时便在额头画上梅花形的印记。

今人仿落梅妆

到了唐朝,落梅妆也从最开始的梅花等花形,发展到动物形状,小鸟小鱼小蝴蝶,只要是漂亮的小东西,都能拿来做额妆的造型。这种妆容自此也叫“花钿妆”。

03.面靥

靥,指面颊上的酒窝,面靥指的便是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又被称为“妆靥”。汉代常见的妆靥为“勺”,指女子点染于酒窝处的红色圆点,十分可爱。

酒窝处的两个红点为面靥

但到了想象力得到解放的唐代,面靥的形状开始不再只局限于圆点,女子们开始挑战传统,标新立异,玩出了各种花样,各种质地。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还有各种花卉的形状,称为“花靥”。

04.酒晕妆、桃花妆和飞霞妆

接下来要出场的三种妆容,分别是“酒晕妆”“桃花妆”和“飞霞妆”。将它们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它们的化妆步骤和所用的材料大同小异,只不过在浓艳程度上有一点区别。

据唐代宇文士及《妆台记》记载——

美人妆,面既施粉,复以燕支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所谓“酒晕妆”,就像字面上的意思,化这种妆的女人,看起来就像是喝醉一样,脸上有着深深的红晕,看起来让人心疼,惹人怜爱。

这种妆容的化妆步骤,和现代的化妆步骤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先在脸上涂粉,然后再在脸上涂上浓重的腮红。几个简单的步骤,一个招人爱怜的妆容就完成了。

酒晕妆

在这个基础上,腮红施加的多少,决定了妆容名字的变化。

深的是“酒晕妆”,浅的颜色近似桃花,叫“桃花妆”,“飞霞妆”处于两者之间,色彩宛若晚霞。“飞霞妆”据说后来传到日本,日本艺伎的两腮大都是化这种妆。

日本艺伎

好了,欣赏了那么多款妆容,哪一款你最喜欢呢?还是都被丑哭了?

上一章 宋词里那些惊艳众生的名字,尽显古风雅韵! 种草园1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度娘都难搜到的温柔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