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TFboys的那些事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一切 一切

TFboys的那些事

回答分为几个部分,略长,每个部分的相隔几个月,算是阶段性地记录了粉丝的心态和需求的变化。

有些事情很奇怪,一般人们总说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在追星这件事上,往往身在此山才会知道为什么。

关注了他们两个月,也算是有点想法。

之前知乎有个探讨为什么tfboys会火的问题,里面分析的挺到位,但是我还是想补充一些个人的观点。

一、买家与卖家

时至今天,对tfboys有些关注的人大都知道这个饭圈对于推荐偶像的狂热程度,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想除了颜好、萌、实力还不错这些公认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怪阿姨们其实是在推销自己的“产品”。

安利这个词,真的很好。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大都是大公司经过精心策划包装推出的明星,这些明星的形象、性格、定位、甚至各个细节,都是有实力、有经验的策划团队事先设计好的,这样的结果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基本都是完整且包装精美的“产品”,譬如韩国各大造星公司流水线式生产的一众idol。华丽的外表固然能吸引视线,但看多了难免觉得审美疲劳,这时,有一块璞玉摆在你面前,等着你去雕琢,让你不再是选购商品,而是参与商品成型的整个过程,这对很多人都是十分新鲜的。

当然,这种参与的机会,并不仅仅是养成系这种模式带来的,还由于屠夫是个小公司,很多事情不成熟,对于爆红也缺乏准备。公司较弱势而粉丝较强势(相对其他公司来说),这种特殊的关系,加上idol又是小孩子,成功的激起了很多怪阿姨的保护欲:你没钱,我给你;你没路,我来铺;你没人,我出力。于是,各路大龄理智粉站在不同的立场积极地为屠夫提建议,而屠夫很聪明地采纳了一些建议,这种回应让粉丝们感到“荣辱与共,共同成长”,也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idol的各项事业中,借用棒粉的话,就是“圈死忠”。

很多时候,粉丝和明星的公司都是站在对立面的,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粉丝为自家明星鸣不平,抱怨资源太少,抱怨工作太多等等。在这一点,TFboys又算是个特例。由于粉丝积极参与idol的成长,加上屠夫公司一贯的亲民形象,粉丝很多时候和公司站在同一立场,甚至希望公司成为自己的化身,去呵护几个未成年的idol,而对于公司不足的部分,譬如宣传和策划,大龄有能力的粉丝则发挥自己的专长去弥补。于是就出现了B站上的各类饭制视频(弥补低频的曝光率)、宣传视频(弥补屠夫外行的后期制作水平)、活体百科(弥补屠夫在宣传上的无力)、自发公关(弥补屠夫在公关上的缺失),甚至有粉丝在微博成立了专门的媒体舆论监测组织,分析粉丝、媒体、舆论关于tfboys的言论走向。做到这一步,粉丝已经不单纯是在追星了,这是一种变相的投资,而他们希望收获的,是自己投入精力的这个偶像团体,能红,能成为自己想象中的模样。粉丝由单纯的买家,变为部分的卖家。

二、粗糙与立体

很多人不明白,就凭几个简陋粗糙的自制综艺和KTV水平的MV,为什么tfboys就能红的起来。除了已经提到的那些显而易见的观点,我想说的是,正是这种不成熟,让粉丝看到了更加立体而丰满的idol。

以日韩造星系统为例,大众所能看到的idol基本是训练有素、中规中矩的,idol们在公司的得力训练下,小心谨慎地展现他们积极的一面。而成熟的造星系统和节目制作水准能够准确地突出他们的优点,意有所指地展现光彩熠熠的形象,却难免把idol塑造成完美、但却只有二维的纸片人。美好而疏远,大概是粉丝群体共有的感慨。

而此刻,屠夫在制作水准上的弱势变为优势,孩子们显然在如何面对镜头上缺乏训练,因此,呈现在大众面前更多的是他们本真的一面,这种虽然有瑕疵但却无比鲜活的形象,有时比单一的美好更有吸引力,更何况,粉丝还能收获idol和公司的成长带来的成就感。这也是这个圈子的大多数人不把他们当成明星,而是自家孩子的一个原因。

总结一下,新鲜感、参与感,是我认为tfboys能吸引大批怪阿姨的原因之一。当然,这是他们当下的情况,等他们的知名度更高、公司更成熟的时候,一切又很难讲了

上一章 EXO与TFboys TFboys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小学生世纪骂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