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中药介绍
本书标签: 短篇 

无题

中药介绍

【中药名】珠子参zhuzishen

  【别名】扣子七、珠儿参、钮子七。

  【英文名】PanacisMajorisRhizoma。

  【来源】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major(Burk)C.Y.WuetK.M.Feng.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弯曲横卧,节膨大成珠状或纺锤状,形似纽扣,节间通常细长如绳或极短。有时部分结节密生呈竹鞭状,其上生有须根。茎直立无毛。掌状复叶3~5轮生茎顶,叶柄长约9厘米;小叶通常6,两侧的较小,小叶柄长5~15毫米,中央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密锯齿或呈重锯齿状,边缘及两面散生刺毛。伞形花序单一,有时其下生l至多个小伞形花序;花萼5齿,先端尖;花瓣5,卵状三角形,先端状;雄蕊5枚;子房下位,花柱通常2,分离。核果浆果状,圆球形,熟时鲜红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竹林或杂木林中阴湿处。主产于云南、甘肃、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粗皮及须根,晒干或蒸(煮)透后,晒干。

  【药材性状】根茎节膨大部分呈类球形、扁球形或不规则菱角形,直径1~2.5厘米,有的一侧或两侧残存细的节间。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的纵皱纹,中部有略呈环状的疣状突起及细根痕,有的可见略凹陷的茎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有黄色分泌道斑点。蒸煮品淡红棕色,半透明,角质。气微,味苦微甜。

  【性味归经】性寒,味苦、甘。归肝经、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清肺、养阴、散瘀止血。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阴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研末入丸散或泡酒。用治肺热咳嗽、烦渴、咽痛、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痈疖肿毒。

  【主要成分】含多种皂苷,如以竹节人参皂苷等为代表的齐墩果烷型的皂苷;以人参皂苷等为代表的达玛烷型皂苷以珠子参苷为代表的奥寇梯木型皂苷等。动物实验表明,珠子参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有镇痛、镇静、抗脂质过氧化、抗溃疡等作用。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中药名】霞草xiacao

  【别名】银柴胡、山蚂蚱。

  【英文名】暂缺。

  【来源】石竹科植物霞草GypsophilaoldhamianaMiq.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全株无毛,粉绿色;叶长圆状披针形,有纵脉3条;聚伞花序顶生,花萼钟状,裂片5。花瓣5,白色,先端2裂;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丝状。蒴果近球形,熟时先端6裂。种子卵形,微扁。花期6~7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多生于山地草原。分布于华北、东北、山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冬季采挖根部,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圆锥形,扭曲不直,直径2~4厘米。根头部常有分叉,中上部有众多的疣状突起及支根痕。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有粗而扭曲的纵沟纹。外皮多已除去,但纵皱的凹陷处有残余而形成黄白相间的纹理。体重,质硬,不易折断,断面中心黄白色,可见黄白相间排列成2~3圈断续的环纹(异型维管束)。气微,味苦涩,麻舌。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辛。归肝经。

  【功效与作用】清热凉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在山东作银柴胡用,主治阴虚内热、虚劳骨蒸。在东北、河南等地则代商陆作利尿药用。

  【主要成分】根含皂苷,其苷元为丝石竹皂苷元(gypsogenin)。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上一章 熟地黄 中药介绍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