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德云社英雄论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娱乐明星  德云社 

2章:郭德纲三去北京

德云社英雄论

1979年,7岁的郭德纲跟随天津评书艺人高祥凯学艺评书,打下了传统艺术的基础。1981年,开始正式接触相声,三年后,又跟随老艺人王田雨学艺西河大鼓,后跟常宝丰等天津艺人正式学起了相声,一直学到15岁。

1988年,16岁的郭德纲第一次从天津来到了北京,在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待了两三年,因为种种原因,回到了天津。

1994年底第二次来到了北京,一共待了十几天,漫无目的,到处瞎撞,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机会,无奈一无所获再次回了天津。

1995年第三次来到了北京,身上装了仅有的几千块钱,下定决心要在北京闯出天地。想成名成角,想赚大钱,这是郭德纲当时的想法,他也从来不避讳自己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以为很快就能获得机会以为很快荣耀就能降临。

愿望是美好的,一旦想要去实现的时候,却就没有那么顺利了,他找到了很多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他,第一年基本没有正式收入,只能找最便宜的房子住,在青塔靠河边有一排小平房,房租150元一个月,这是他能找到最便宜的住处了。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和一个马扎,他开始接了一些小剧本来写,以维持生活,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一张桌子。

郭德纲说人在穷的时候往往饭量还特别大,越吃不饱就越饿,越饿就越能吃。那是郭德纲几乎每天都是处于饿的状态中,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这些事他从来不和家人说,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北京说相声看来是没希望了,别说他是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小演员,哪怕就是那些小有名气的相声演员,也没有太多的演出机会,他只能四处接些零活——做零时工,当群众演员,写剧本(稿酬很少),只要能赚到钱的工作,他都会去做,只要哪能赚钱,他就往哪凑,先别饿死啊,然后在想其他的办法。

郭德纲说北京便宜的地方他都住过,海淀黄庄,通州,大兴等等,房子也是越搬越远。交不起房租都是经常事,他至今还记得有一次交不起房租时房东来砸门的情景。当时他住在通县北杨洼的一个小区,房东在门外哐哐哐的砸门,连踢带踹的,他躲在屋里不敢出声,任凭房东骂街,等房东走后,半夜悄悄的翻墙出去找点吃的,他总说,多亏当年唱过戏,有点童子功,翻起墙来还挺麻利的!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郭德纲还曾是一名不错的编剧,因生活所迫,为了赚钱,郭德纲拿起笔做起了影视编剧,前前后后写过十几个电视剧本。

成名后,郭德纲在录制《鲁豫有约》时,鲁豫问他都写过那些剧本时,郭德纲俏皮的说,我不告诉你。

曾问过郭德纲,为什么不愿意提,他叹了口气,都过去了。可是我能感觉到,那是他特别心酸的一段日子。

一年零散穷困的生活后,郭德纲意识到等待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必须主动出击才能获得成功,这个信心来自于北京的一个小茶馆。

偶然的机会,郭德纲在北京琉璃厂附近买书,在一个小茶馆歇脚,他发现这个茶馆里有几个孩子在说相声,茶馆里人不少,大多是年轻人,学生和白领在这茶馆听的也津津有味。在相声这么不景气的今天,为什么这个偏僻的茶馆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呢?

郭德纲仔细的观察了这个小茶馆的情况,经过和老先生的交流,和观众的聊天,他开始意识到剧场对相声的重要性,他起了在剧场说相声的念头。

——————————————————(本章完)

作者大大知道了我桃的故事后,我深刻知道了一个道理,原来并不是所有的风光都是如表面的那么好,背地里的苦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上一章 1章:郭德纲 德云社英雄论最新章节 下一章 3章:举办相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