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植物集
本书标签: 短篇  植物 

仙人掌

植物集

别名:青刺菒  青刺菒类植物原产南.北美洲热带、亚热带大陆及附近一些岛屿,部分生长在森林中。多浆植物的多数种类原产南非,仅少数分布于其它各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南非有“多浆植物宝库”之称。从产地与生态环境看,可把上述植物分为三类:  原产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带。在土壤及空气极为干燥的条件下,借助于茎叶贮藏的水分而生存。  原产热带、亚热带的高山干旱地区。这些地区水分不足,日照强烈,风大,气温低,形成的多浆植物植株矮小,叶片多呈莲座状,或密被蜡层及绒毛,以减弱高山的大风及强光危害,减少过分蒸腾。  原产热带雨林中。这些种类不生长在土壤中,而是附生在树干及荫谷的岩石上。其生态习性近于附生兰类。  药用方法: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价格:3~10000元一株不等。  性味归经:微苦,凉。  用法用量:鲜品1~2两;外用鲜品适量,去刺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刺内含有毒汁,人体被刺后,易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症状。  别名:风尾竻、龙舌、平虑草、神仙掌、观音刺。  性味:性寒,味苦、涩。  归经:入心、肺、胃三经。  医典溯源  仙人掌在我国做为药用首载于我国清代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据该书记载,仙人掌味淡性寒,功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可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清代刘善术著的《草木便方》中记载,仙人掌苦涩性寒,五痔泻血治不难,小儿白秃麻油擦,虫疮疥癞洗安然。《本草求原》载:寒,消诸痞初起,洗痔。《陆川本草》记载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的作用,用于疮痈疖肿咳嗽的治疗。《岭南采药录》记载:“仙人掌焙热熨之,用于治疗乳痈初起结核。《闽南民间草药》中说,用仙人掌鲜全草适量,共捣敷患处,治透掌疔。《广西中草药》载:仙人掌止泻,治肠炎腹泻。《闽东本草》载:能去痰,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病,跌打损伤。《湖南药物志》记载:仙人掌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中国药植图鉴》记载:仙人掌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分类草药性》载:专治气痛,消肿毒,恶疮。《贵州民间方药集》载:仙人掌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图经本草》记载“仙人掌无毒,与甘草浸酒服,治肠痔、泻血。”从资料记载可以看出,仙人掌治疗疔疮肿毒的作用显著。   养生必读  食用青刺菒是已知的含有维生素B2和可溶性纤维最高的蔬菜之一。  食用青刺菒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抱壁莲、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贵成分,不仅对人体有清热解毒、健胃补脾、清咽润肺、养颜护肤等诸多作用,还对肝癌、糖尿病、支气管炎等病症有明显治疗作用。  青刺菒高钾、低钠、低糖,糖分含量比生菜和黄瓜还低。  青刺菒  cactus  复数作cacti或cactuses。而cereus只是青刺菒的一种,并不是青刺菒的总称,青刺菒有很多种,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青刺菒Pachycereuspringlei和世界上最小的青刺菒Blossfeldialiliputiana。仙人掌(图3)  双子叶显花植物(特征为具两片子叶)的一类。属石竹目[Caryophyllales]青刺菒科[Cactaceae]。某些权威将青刺菒类单独列为仅具一科的目——青刺菒目[Cactales],植物学家估计青刺菒掌类有130属,约1,650种。  青刺菒科原产于北美和南美,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和亚伯达省向南的大部分地区;其南界达到智利和阿根廷。墨西哥的仙人掌种类最多。仅仙人棒属(Rhipsalis)可能原产于旧大陆,分布于东非、马达加斯加及斯里兰卡。但许多学者认为本属系从世界其他地方引入这些地区。  青刺菒为肉质多年生植物。虽然少数种类栖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但多生活在干燥地区。仙人掌的茎通常肥厚,含叶绿素,草质或木质。多数种类的叶或消失或极度退化,从而减少水分所由丢失的表面积,而光合作用由茎代行。仅热带的虎刺属(Pereskia)和Pereskopsis属,具明显的有功能的叶。根系通常纤细,纤维状,浅而分布范围广,用以吸收表层的水分。  青刺菒类植株的大小及外形千差万别,小者如钮扣状的佩奥特掌,矮小团块状的刺梨和刺猬掌,大者如高柱状的圆桶掌和仙人球属和高大乔木状的巨山影掌。多数仙人掌类生长于土中,但几个热带种类,包括仙人棒属、昙花属(Epiphyllum)和蟹爪兰属(Schlumbergera)的种类,为附生;另一些种类则生长于坚硬的表面,如岩石上。附生的种类往往具薄而扁平的茎。植株的表面形态亦各异,或为平滑,或有突出的结节、嵴或有凹沟。  青刺菒与其他肉质植物不同之处为茎上具垫状的构造——小区。几乎所有种类的小区内生长棘刺或钩毛,花、枝和叶(如果有叶的话)亦由此生出。  青刺菒茎的内部构造与其他双子叶植物一致,在内方的木质部与外方的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但茎的大部分由薄壁的贮藏细胞组成,细胞内含黏液性物质,可保护植株避免水分的流失。仙人掌的茎是主要的制造养分和贮藏养分的器官。  少数仙人掌种类能在近地水平生出小植株,从而进行无性繁殖。各种仙人掌的组织颇为一致,故一种仙人掌植株的末端部分可以嫁接到另一个种植株的顶部。  青刺菒中心是空的,可有效储存水分  但青刺菒主要通过种子繁殖。仙人掌的花通常形大而靓丽,多为单生。所有各属均有花管(由花被片组成,花萼与花瓣有明显区别或不易区别),子房下位,一室。子房上生一花柱,花柱顶端有多个用以接受花粉的柱头。传粉、受精後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多枚),子房发育成果实[通常为浆果]。花粉藉风力或鸟类传播。受粉後花管不久便从子房顶部脱离,留下一个明显的疤痕。仙人掌(图5)  青刺菒类广泛栽作观赏植物。此外,刺梨(仙人果)和乔利亚掌[均属青刺菒属]亦栽培用作食物。在南美,青刺菒属和山影掌属(Cereus)以及其他一些种类用作活篱笆,在某些荒漠地区木质的柱状仙人掌类用作燃料。圆桶掌(猛仙人掌属和仙人球属)在紧急情况下是水的来源。威廉斯氏冠毛掌(Lophophorawilliamsii,一种佩奥特掌),有致幻觉的作用,从哥伦布到达美洲前起就一直用于某些仪式。  青刺菒科植物是个大家族,它的成员至少在两千种以上。它的故乡在美洲和非洲,其中尤以墨西哥分布的种类最多,素有“青刺菒王国”之称,青刺菒被墨西哥人誉为“仙桃”。(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把仙人掌果作为水果的习惯)。当地有个优美的传说:一只巨大的山鹰叼着一条蛇,为寻找栖身之地,到处飞翔。当它落到一丛开满黄花的青刺菒上后,再也不愿离开。从此,墨西哥人便在这以富有生机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墨西哥城。墨西哥国徽上的图案就是以这个传说为依据的。  编辑本段历史  简述  仙人掌(图6)  青刺菒花卉原产于南美和北美大陆,从北纬50度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到南纬50度的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均有它们的踪迹。  据有关资料介绍,从哥伦布1496年发现新大陆之后,在1540年,第一次由海员从南美洲的加勒比海岛屿上将青刺菒带进欧洲,1669年传入日本。在1840年英国出版的《植物学辞典》上记载了青刺菒栽培已达400种。当时的青刺菒花卉已由野生引种发展为人工栽培,通过园艺栽培,已经将原始野生的青刺菒改良成为特殊的观赏花卉。  特性  仙人掌(图7)  青刺菒大多生长在干旱的环境里。有的呈柱形,高10多米,重量约两三万斤,巍然屹立,甚为壮观。一些长着棘刺的仙人球,有的寿命高达五百年以上,可长成直径两三米的巨球,人们劈开它的上部,挖食柔嫩多汁的茎肉解渴充饥。青刺菒类植物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在干旱季节,它可以不吃不喝地进入休眠状态,把体内的养料与水分的消耗降到最低程度。当雨季来临时,它们又非常敏感地“醒”过来,根系立刻活跃起来,大量吸收水分,使植株迅速生长并很快地开花结果。有些仙人掌类植物的根系变成胡萝卜状,可贮存七八十斤水分。曾经有人把一个仙人球包在干燥的纸袋里放了两年多,尽管有些皱缩,但倒入盆里,浇水后又很快长出了新根,并恢复生长。仙人掌以它那奇妙的结构,惊人的耐旱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受到人类的赏识。  青刺菒还有奇形怪状的茎,鲜艳的花。别看仙人掌的奇形怪状加上锐利的尖刺,使人望而生畏,但它们开出的花朵却分外娇艳,花色丰富多彩,和流苏般的花穗。如长鞭状的“月夜皇后”,开白色的大型花朵,直径达五六十厘米。被人们喻为“昙花一现”的昙花,就是原产中、南美洲热带森林中一种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植物。  [1]  青刺菒以花取胜还只是培养者宠爱它的一个原因,而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刺丛与绒毛也受到许多观赏者的喜爱。尤其是一些鲜红、金黄的刺丛与雪白的绒毛品种,更是千姿百态。难怪有人称它们为“有生命的工艺品”呢。  青刺菒光合作用的生理特性:景天酸代谢植物(CAM-植物"Crassulaceanacidmetabolism"(CAM))属于C4类植物。代表性的植物有仙人掌,凤梨和长寿花。仙人掌(图8)  要在干旱热带地区生存下来,CAM-植物发展出一套生存策略,CO2-的固定将于卡尔文循环在时间上分开。这样就可以避免水分过快的流失,因为气孔只在夜间开放以摄取CO2。  纯粹的C4类植物对二氧化碳固定实行的是空间分离(通过两种细胞类型实现,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而景天酸代谢植物则服从以下昼夜节律:  晚上:CO2吸收和固定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生成的草酰乙酸(OA)会被还原为苹果酸,并储存于细胞的液泡中。该过程中伴随有酸化,pH值降低在日间光反应里产生的还原物质也会在这里发挥作用。  日间:在液泡里的酸性物质(主要是苹果酸,但也有天门冬氨酸)会被脱羧。释放的CO2进入卡尔文循环。  CAM-植物必须准备足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以供夜间CO2固定使用。为此植物在日间储存淀粉,晚间它们将通过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AM途径大概就是这样的,它实际上是把光合反应的前后分成了两个大步骤,一个在白天进行,也就是所谓的光反应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吸收光获能,电解水,放氧,产生还原力;然后晚上进行光合作用的后半步——C02的固定。  编辑本段用途  青刺菒的食用  人们常常认为,青刺菒只是作为观赏植物的仙人掌炒百合  ,没什么用途。其实不然,很多青刺菒类植物的果实,不但可以生食,还可酿酒或制成果干。青刺菒历来是美洲传统的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特色蔬菜和水果,人们将青刺菒洗净切碎后煮在汤中、或是架在炉上烤制、或是做成饼馅、或是直接将新鲜的青刺菒腌制,还有的用青刺菒来酿酒。在墨西哥的市场上,一些片状青刺菒的嫩茎,可作为蔬菜出售。有些柱状青刺菒的木质躯干一直被印第安人用做建筑材料。青刺菒片状茎节不仅可作牲畜饲料,而且它的黏稠汁液还可作为清洁水质的净化剂使用。有些地方在宅旁地边种一些棘刺浓密的仙人掌,当作刺篱。  青刺菒的药用  在每100克可食青刺菒中,约含维生素A220微克,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1.6克,铁2.7毫克,可以产生25千卡-30千卡的热量。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开始用青刺菒治疗动脉硬化、糖尿病和肥胖病,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说,这主要是由于青刺菒所含的维生素能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并可以减缓对葡萄糖的摄取。食用青刺菒的营养十分丰富,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食用青刺菒的嫩茎可以当做蔬菜食用,果实则是一种口感清甜的水果,老茎还可加工成具有除血脂、降胆固醇等作用的保健品、药品。墨西哥的饼食点心、菜肴脍炙人口,就是用当地的青刺菒科植物的花卉烹制出来的。  青刺菒在我国做为药用首载于我国清代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据该书记载,青刺菒味淡性寒,功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健脾止泻,安神利尿,可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清代刘善术著的《草木便方》中记载,青刺菒苦涩性寒,五痔泻血治不难,小儿白秃麻油擦,虫疮疥癞洗安然。《本草求原》载:寒,消诸痞初起,洗痔。《陆川本草》记载有消炎解毒,排脓生肌的作用,用于疮痈疖肿咳嗽的治疗。《岭南采药录》记载:“仙人掌焙热熨之,用于治疗乳痈初起结核。《闽南民间草药》中说,用青刺菒鲜全草适量,共捣敷患处,治透掌疔。《广西中草药》载:青刺菒止泻,治肠炎腹泻。《闽东本草》载:能去痰,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肺痈、胃病,跌打损伤。《湖南药物志》记载:青刺菒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中国药植图鉴》记载:青刺菒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并治足胝。煎水服,可治痢疾。《分类草药性》载:专治气痛,消肿毒,恶疮。《贵州民间方药集》载:仙人掌为健胃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治心胃气痛、蛇伤、浮肿。从资料记载可以看出,青刺菒治疗疔疮肿毒的作用显著。现有报道除用于痢疾、哮喘、胃痛、肠痔泻血外,还用于肾炎、糖尿病、心悸失眠、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症及肝病的辅助治疗。  青刺菒的美容作用  青刺菒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还具有防辐射的显著功效,瑞士传奇magiccare魔法护理的仙人掌凝露抗辐射原液  magiccare魔法护理的青刺菒凝露抗辐射原液采用国际尖端的三高新鲜提取技术对天然原料进行高端提取,保证天然有机功能性成分的高营养、高纯度和高活性,使肌肤免于太阳紫外线和电脑、电视和手机辐射的伤害。  编辑本段室内栽培  仙人掌(图10)  青刺菒从野生到被广泛移入室内栽培,它反映了城市居民选择盆花品种的一种趋势。因楼房面积有限、空气比较干燥,培养大型或比较娇嫩的盆花常常生长不好,只有选择一些小型、耐旱、管理简便而观赏价值又高的品种最为适宜,青刺菒类植物正好符合这几种要求。  室内盆栽仙人掌,以选择小型、花多的球型种类为宜,栽培中不能认为这类植物耐旱,而忽略对它的正常浇水与施肥。室内栽培,可在窗台上用铅丝与塑料薄膜营造一个高温、高湿的封闭式空间,大多数青刺菒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生长快而且色泽晶莹。  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透气良好、含石灰质的沙土或沙壤土。新栽植的青刺菒先不要浇水,每天用喷雾喷几次即可,半个月后才可少量浇水,一个月后新根长出才能正常浇水。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状态时,要节制浇水。开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植株休眠逐渐解除,浇水可逐步增加。每10天到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冬季不要施肥。  在一般的住宅条件下,充分利用空间,培养几十盆各种各样的青刺菒,布置一个小小的“青刺菒花园”并不困难。当春夏之交,窗台上形形色色的青刺菒开放出琳琅满目的花朵,人们工作之余,在这样的条件下休息,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而且可以说是一种对自然美的享受。  编辑本段病虫防治  虫难防治  仙人掌(图11)  (1)菜青虫、蝗虫:可用25%溴氢菊酯2000倍液喷雾;  (2)红蜘蛛的防治:应以防御为主,栽培环境应适当通风,但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闷热和干燥。常用药物有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40%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等。在高温干燥季节每隔7-10天喷杀1次,越冬前要彻底喷杀。  (3)介壳虫的防治:介壳虫成虫由于身上有蜡质介壳,药物防治常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更应重视预防。栽培场所应保持干净,发现介壳虫时可用竹片及时刮除,也可以将虫多的枝条剪去烧毁。药物防蚧一定要抓住虫卵孵化后不久、虫体尚未长出蜡质壳时进行,并要反复喷杀才有效果。所用药物通常有50%马拉硫磷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和80%敌敌畏乳油混合后加水1000倍。  (4)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可用50%辛硫磷800—1000倍浇灌。  病害防治  (1)腐烂病的防治:防治腐烂病应以防为主。首先改善栽培场所的环境条件,这样病原菌的发生和蔓延可大大减少。其次要加强栽培管理。种植的土里不要混有未腐熟的有机肥,所施肥料宁淡勿浓。发现渍水要及时排干,部分坏的根系可剪去,晾干伤口后再栽。定期在仙人掌上或周围环境喷洒杀菌剂,对防御腐烂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杀菌剂有代森锌、多菌灵和托布津。  (2)金黄斑点病、凹斑病及赤霉病:可用75%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雾;  (3)锈病:可用25%粉锈宁(三唑酮)2000—3000倍液喷雾。  编辑本段墨西哥国花  仙人掌(图12)  墨西哥素有“青刺菒之国”的名称。青刺菒是墨西哥的国花。相传青刺菒是神赐予墨西哥人的。青刺菒有“沙漠英雄花”的美誉。青刺菒类植物全世界有两千多种,其中一半左右就产在墨西哥。高原上千姿百态的青刺菒在恶劣环境中,任凭土壤多么贫瘠,天气多么干旱,它却总是生机勃勃,凌空直上,构成墨西哥独特的风貌。什么病虫害虫都别想侵害它。它全身带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性格,有水、无水、天热、天冷都不在乎,在翡翠状的掌状茎上却能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这就是坚强、勇敢、不屈、无畏的墨西哥人民的象征。为了展示青刺菒的风采,弘扬仙人掌精神,每年8月中旬都要在墨西哥首都附近的米尔帕阿尔塔地区举办仙人掌节。节日期间,政府所在地张灯结彩,四周搭起餐馆,展售各种青刺菒食品。  编辑本段储水功能  青刺菒表面有层蜡质,叶子也进化成了针状,缩小了外表面积,从而减少了水分蒸腾。  青刺菒进化了肉质组织、蜡质皮肤和尖尖的刺,还有专业化的根系使它们在这种艰苦生态环境下能具备全部的生长优势。树干充当水库,根据其蓄水的多少可以进行膨胀和收缩,而上面的叶绿素代替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皮上的蜡质保护层可以保持湿气,减少水份流失。尖尖的刺可以防止口渴的动物把它当成免费饮料。  它们通常发展众多的浅根,只扎在地表下一点点,根系分布能扩展到它周围的几英尺,以尽可能地吸收水。当下雨时,青刺菒会发出更多的根。当干旱时,它的根会枯萎、脱落以保存水份的供应。爱德华兹说:“青刺菒与水的结合比与它生长的土壤的结合更为密切。生长时,青刺菒冒着水份流失到土壤的风险,因此,它就不得不将自己与土壤分开。”但沙尘暴时,却容易被吹走。  编辑本段外来入侵物种  明朝末年,青刺菒被引入我国,如今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  在澳大利亚,青刺菒的入侵危害更显著,当地政府和人民曾采取种种方法与青刺菒作斗争,效果都不大。  后来从南美洲引进了天敌加布克拉斯毛虫,才解决了问题。  编辑本段最大的仙人掌  在墨西哥有一株大青刺菒,高达17.69米,重达10吨,是世界上最大的青刺菒。  编辑本段仙人掌花语  青刺菒的花语是——外表坚硬带刺,内心相当甜蜜   青刺菒的花语是——坚强、刚毅的爱情  青刺菒的花语是——温暖  青刺菒隐藏的话语是——得不到的爱  青刺菒的花语是——暗暗隐忍的坚强  编辑本段青刺菒类外貌特征  简述  原始的青刺菒类植物是有叶的。它们原来分布在不太干旱的地区,外形和普通的植物并没有多大的区仙人掌  别。只是由于沧海桑田的变化,原来湿润的地区变得越来越干旱,为了适应环境以求生存,外形发生了变化,正常的扁平叶逐渐退化成圆筒状,进而又退化成鳞片状,最后完全消失。今天在中美洲一些不大干旱的地区还分布着一些原始的青刺菒类。其中叶青刺菒属、麒麟掌属及顶花膜鳞掌属的种类具正常的扁平叶,但其大小和肉质化程度有变化。叶青刺菒属种类的叶大而薄,基本上不肉质化。在我国南方经常可以见到这属中最普通的一种——叶青刺菒[又名叶刺菒·木麒麟]攀援在墙垣上,不开花时常被误认是南国常见的一种花灌木叶子花(三角梅)。而该属中的大花叶青刺菒的叶更长达15厘米。青刺菒届、翅子掌属、长蕊掌属和拟叶青刺菒属的种类也有叶,但已退化成圆筒形,而且大多数只长在茎的幼嫩部位,不久便脱落。当然根据种类及其生境条件的不同,这些圆简形叶的大小、形状、寿命都相差很大。笛吹(Maihueniapoeppigii)的锥形叶只有0.4-O.7厘米长,而将军(Opuntiasubulata)的圆柱形叶长达12厘米,而且每叶可存在3—4年,因而在其茎的上半部叶始终存在。除了上述有叶的青刺菒外,其他青刺菒类植物已没有叶,但仍可找到叶曾经存在的根据。一些专家指出,青刺菒类的刺座实为腋芽发育而成。还有些专家指出,很多种类的青刺菒,其刺座下面的状突起相当于正常叶子的叶基。  茎  具有正常扁平叶的原始类型的青刺菒类,其茎的特点也同大多数种类不同。它们有的如藤本状的灌木,茎的表皮通常不呈绿色,除幼嫩部分外大多木质化。个别种类茎如一般乔木,高大又高度木质化,如巴伊亚叶青刺菒和月之沙漠,它们的主茎高8—9米。  具圆筒状叶的种类茎常不分节,如将军的茎高达2米,只有一节一直向上,而同属的很多种类则具扁平的节状茎。猪耳掌(opuntiabrasilnsis)虽具节状扁平茎,但其木质化主茎很高,扁平节状茎只是幼嫩的分枝。而圆筒形叶不明显的仙人掌属种类则木质化主茎不存在或不太明显。而不具叶的那些种类由于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主要由茎承担,因此茎在正常情况下呈绿色,也不木质化。在形态上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科的植物如仙人掌科那样变化万千:它们有的扁平如镜,有的如灯台、管风琴,有的如山峦重叠,有的细长如蛇。更多的呈球形或近似球形,这是长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因为同样的体毒,散瘀消肿,健胃止痛,镇咳。而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痢疾,咳嗽;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有特效。价格:3~10000元一株不等。但是刺内含有毒汁,人体被刺后,易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症状。不过没有副作用。  在每100克可食青刺菒中,约含维生素A220微、维生素C16毫克、蛋白质1.6克、铁2.7毫克,可以产生25千卡-30千卡的热量。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开始用青刺菒治疗动脉硬化、糖尿病和肥胖病,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说,这主要是由于青刺菒所含的维生素能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并可以减缓对葡萄糖的摄取。食用仙人掌的营养十分丰富,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食用青刺菒的嫩茎可以当做蔬菜食用,果实则是一种口感清甜的水果,老茎还可加工成具有除血脂、降胆固醇等作用的保健品、药品。墨西哥的饼食点心、菜肴脍炙人口,就是用当地的青刺菒科植物的花卉烹制出来的。  青刺菒科植物种类繁多,科内植物具毒刺,如果是人工种植的菜掌,是可以从超市买到的,是一种食用青刺菒。  据说在墨西哥有101种烹调青刺菒的方法蒸炸煮炒,淹渍烧烤,或作料凉拌,无所不能。其中辣炒青刺菒、蛋煎青刺菒和青刺菒沙拉是最为著名的几种。人们吃青刺菒吃的是它嫩茎的部分,用青刺菒叶片做菜,通常是去刺去皮后,水煮、切片、加油、放入调料即成凉菜;若做热炒则不需水煮直接切后烹饪。

上一章 发财树 植物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