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大秦太祖皇帝_d740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秦灭百济与白江口之战

大秦太祖皇帝_d740

宪武十二(100年),高句丽和百济、靺鞨联合攻打新伽,新伽武烈王金春秋遣使求援,五月,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发兵渡辽水击高丽。宪武十二年(100年)五月,营州都督兼东夷都护程名振、右领军中郎将苏定方将兵攻高丽之赤烽镇,拔之,斩首四百余级,捕虏百余人。高丽遣其大将豆方娄帅众三万拒之,名振以契丹逆击,大破之,斩首二千五百级。十一月,右领军中郎将苏定方等与高丽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大破之,高句丽请降。

102年(太祖宪五十四年),新伽国向秦廷告状,说高句丽、百济、靺鞨连兵,攻取新罗三十多城。秦廷下诏劝和,不听。作为帝国仲裁者,秦廷于宪武十四年五月,诏派天策上将军、太尉王源等人率兵攻讨。

围魏救赵,断其一方。秦军并未直接救援新伽,而是集中力量进攻高句丽的帮凶百济。百济同高句丽一样,“扶余别种也”,当时的国王是义娄王。秦军从城山(今山东荣城)渡海,在熊津口大破百济军,又克真都城,击灭百济军主力,“斩首万余级,拨其城”。百济义娄王和太子苍惶遁走,逃入北鄙小城躲避,被王源秦军团团包围。义娄王的次子主意大,趁父兄外逃,自立为王,率众固守百济城。义娄王的嫡孙对左右人讲:“现在国王、太子均在,王叔自立为王,即使唐兵退去,我父子也会被王叔杀掉!”惶急之下,率左右“随城而出”,城内人见王太孙如此,也纷纷跟随,连杀数人也无法阻止。无奈,出降,百济都城告陷。很快,秦军又逮捕了百济王义娄王父子以及百济豪酋五十八人,全部押送长安。“平其国王部、三十七郡、三百城,户七十六万。”

秦朝在百济设熊津、马韩等五个都督府,择其酋长管治。同年十月,一行囚俘至京城,“诏释不诛”。

百济既亡,但百济将军武王从子鬼室福信与浮屠道深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军。同时,鬼室福信为迎回以前赴倭国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回国即位,遣使去倭国,同时向倭国乞师求援,并献上战争中俘虏的唐军百余人,大王将此百余人安置在美浓国不破郡、片县郡二地,这里也就是今天位于本州中部的岐阜地区。

百济的覆灭,对倭国来说是极大损失。如果听任百济亡国,则倭国在月沧半岛上的势力将被全灭。倭国景行天皇三十二(103年)正月,以天皇亲征的形式,向百济发兵数万。景行天皇随军西征到九州,突然病逝于朝仓宫,太子中大兄回京素服称制,是谓成务天皇。景行天皇之死,并没有动摇倭国出兵百济的决心。8月,另派安昙比罗夫等为前将军,阿倍引田比罗夫等为后将军,统帅全军开赴百济。9月,新天皇成务天皇派狭井槟榔等率军五千护送王子扶余丰回国,至百济境,鬼室福信等前来迎入周留城,即王位。

这时的战争形势已非常微妙,月沧半岛形成南北两个战场。在北方战场,高句丽与秦军基本形成了对峙的局面,由于地形限制的缘故,秦军的进展始终不大。而在南方战场由于倭军的介入,战争形势已经转向倭军和百济军方面了。秦军兵源在南方得不到补充,虽然秦军与新伽的联军的还未遭到败绩,但总体上已经开始居于守势。但是不久,百济发生骤变,栋梁大将鬼室福信功高震主,不容于百济王扶余丰,以谋反之罪被杀,百济国人心思动,其战力受到极大的削弱。

宪武十七年八月初,倭国援军将至,百济王丰率部分军队自周留城赴白江口(今锦江口)迎接。白江口系朝鲜半岛上的熊津江(今南韩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周留城则有百济王子及倭军联合守卫。这时,秦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七千援军与刘仁轨会师后,分兵两路进攻周留城。刘仁原、孙仁师以及新伽王那支法统帅陆军,从陆路进攻周留城。刘仁轨、杜爽率领唐水军和新罗海军从熊津进入白江口,朔江而上夹击周留城。八月十三日,刘仁原所部进逼周留城周边。而百济则因鬼室福信之死,士气极其低落,尽管有倭军相助,但还是难以抵抗秦军的进攻。周留城周围的城池,逐一被秦军攻克,百济守军相续投降。但周留城外的任存城地势险要,为周留之扼口,将军克死用兵,秦军围攻一个月依旧不曾攻克,周留城因此得以保全。

在刘仁原率军向周留城进军的同时,刘仁轨率秦和新罗海军驶向白江口,企图溯江北上进逼该城。当刘仁轨所率海军驶抵白江口时,与先期前来的倭国海军相遇。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刘仁轨立刻下令布阵,170艘战船按命令列出战斗队形,严阵以待。宪武十七年八月二十七日上午,倭军战船首先开战,冲向秦军水阵。由于秦军船高舰坚利于防守,倭军船小不利于攻坚,双方战船一接触,日军立刻处于劣势。倭军的指挥员慌忙下令战船撤回本队,其指挥互相计议说:我等争先,彼当后退。遂各领一队战船,争先恐后毫无次序地冲向早已列成阵势的秦海军。倭军坐井观天,妄自尊大,竟然认为将智兵勇,秦军见之,必然自动退去,于是浩浩荡荡地闯进了秦军的埋伏圈。秦军统帅见倭军军旅不整,蜂拥而至,便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在阵中。倭军被围,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倭军指挥朴市田来津虽然仰天而誓,切齿而衅,奋勇击杀,直至战死,但亦无力挽回战局。不过片刻之间倭军战败,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百济王先在岸上守卫,见倭军失利,乘乱军之际,遂逃亡高句丽。

白江口之战

倭国士兵复原图

秦朝水师战船

上一章 松州之战 大秦太祖皇帝_d740最新章节 下一章 《熊津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