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高考语文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历史 

第一章 抢分重点

高考语文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考生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大工夫,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做到事半功倍。1.鉴赏诗歌时要准确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要读懂诗歌,读懂诗歌的标志就是能正确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而考生往往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如2009年江苏卷第9题中的第(3)小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许多考生因为没有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为岳飞因失意而过上了“骑黄鹤”的隐居生活,这就是没能准确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既要做到知人论世,又要善于结合诗歌标题、诗歌意象、诗歌语言以及注解等来进行解读。尤其要认真研究诗歌标题,有的标题实际上就概括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或者为诗歌奠定了感情基调。2.翻译文言文时要准确落实采分点  做好文言文翻译题,要求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先把句子放入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大致意思。(2)审视句子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得分点,也就是阅卷的采分点。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等,考生都要一一圈出,落实到位。(3)千万不要忘记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方法:对译。也就是说,在翻译时要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并把这些词语串联起来,然后适当调整语序,达到语句通顺。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等应该忠于原文。(4)先在草稿纸上写好答案,认真修改后,再往试卷上抄写,以保持卷面的整洁。3.现代文阅读题的答题要点要归纳全面  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最大特点就是考生必须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可能完成题目。要想做到现代文阅读答题要点的全面性,考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看内容。即看文本的主要内容,明确陈述的对象,明确表达的情感。如2008年江苏卷第12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文中第二段文字交代了侯银匠中年丧妻,只有一个女儿——侯菊,而且她事事都做得很精到。正因如此,才有后文侯银匠非常重视女儿的出嫁、为女儿办嫁妆以及女儿出嫁后的孤独等情节;也正是因为侯菊从小没了娘,从小就把家务撑起来,很精明能干,所以才有后文的要花轿、修花轿和成为陆家当家媳妇这些情节。  (2)看位置。句段位置在现代文阅读中有很大的暗示作用,尤其表现在句段在结构和环境描写上的作用。①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②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后呼应。③结尾:深化主题,总结上文,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圆和。如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题目告诉我们考查的句段在开头,这就有很大的暗示作用,我们就要考虑它与标题、下文、结尾、主题以及感情基调的相关性。  (3)看主次。每一篇文章都有其表达的主体,文章的中心主要是通过主体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作品时,要明确主次关系,作者往往是以次衬主的。如:阅读下面的语段,分析其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现在,北国的落叶乔木已经凋尽,但秋叶的美丽和我所体验到的情味,使我不为它的凋落而伤感,甚至连北方秋日的肃杀劲也被冲淡了。或许正因北方秋日来得肃杀,才有落叶构成的浓郁的秋意。在我久居的温暖湿润的江南,树叶的凋零要蔓延秋冬两个季节,凋落得迟迟慢慢,显出极不情愿的情状,因而不见落叶稠密如雨的景象,落叶大都是死去的树叶,色彩也远不如北方的绚烂。而且,总有一些树叶不知倚仗什么神奇的原因,干枯发硬的还会挂在光秃秃的枝丫上,到开春叶柄下萌动新绿,才会被顶落下来。几片枯叶活画出秋冬肃杀的风景。(选自薛尔康《北国秋叶》)文章写的是北国的秋叶,那么北国的秋叶应当是表述的主体,但是这段文字却用了很多笔墨写南国的秋叶,这就是以次衬主,用南国秋叶的特点来衬托北国秋叶的特点,达到突出北国秋叶的艺术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该语段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写南方的树叶凋零得慢,落叶色彩也不如北方的绚烂,以此来突出北方落叶的绚烂、鲜活及干脆主动地离枝飘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叶的喜爱。  (4)看题干。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方能回答得全面。有的题干有一定的指向性。如2009年全国卷Ⅱ第14题“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此题考查语段的作用,题干给我们提供了两条信息:一是“第二段”,说明此段文字处于开头位置;二是“插入”,也叫插叙。解答这个题目,考生就要把握这两个信息点。开头要么是引出下文,要么就是起到对比、衬托或铺垫等作用;插叙的作用主要是补充。(5)看赋分。一般说来,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4分题的答案至少应有两个要点,6分题的答案至少应有三个要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1)(2)之类的序号,那么考生按序号答够要点即可。如果未标明序号,考生也应心中有数,不可只答一点了事。如果题干中有“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考生更要认真把握,切忌答案要点片面化。 4.平时复习时要注意积累新鲜素材  在最后一个月的作文复习中,考生除了要搞好审题立意、文体规范等方面的复习外,还要积累素材,更要合理准确地运用素材。很多考生过于热衷社会新闻、名人逸事、明星动态、流行歌曲之类的素材,这些并无不当,但是千人一例,没有新鲜感。别人已经用玫瑰花赞美女人,你不妨反其道而行之,用其他方法来赞美。总之,老材料要写出新意思,新材料要把握准其本质。其实,很多阅卷老师喜欢考生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素材。在写作时,考生不妨走进课本,从所学的课本中选取素材,从更深的层次认识所选取的素材,这样也能挖出新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考生不必好高骛远,不必舍近求远,教科书其实是作文材料的巨大宝库。高考优秀作文中,灵活运用教材中素材的例子比比皆是。

高考语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