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学霸之路
本书标签: 校园  励志小说  学习   

第二章 计算机类(2 栈与队列栈和队列……)

学霸之路

二、栈与队列栈和队列也是比较常见的数据结构,它们是比较特殊的线性表,因为对于栈来说,访问、插入和删除元素只能在栈顶进行,对于队列来说,元素只能从队列尾插入,从队列头访问和删除。栈栈是限制插入和删除只能在一个位置上进行的表,该位置是表的末端,叫作栈顶,对栈的基本操作有push(进栈)和pop(出栈),前者相当于插入,后者相当于删除最后一个元素。栈有时又叫作LIFO(Last In First Out)表,即后进先出。

[图片]

栈的模型下面我们看一道经典题目,加深对栈的理解。

[图片]

上图中的答案是C,其中的原理可以好好想一想。因为栈也是一个表,所以任何实现表的方法都能实现栈。我们打开JDK中的类Stack的源码,可以看到它就是继承类Vector的。当然,Stack是Java2前的容器类,现在我们可以使用LinkedList来进行栈的所有操作。队列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特殊之处在于它只允许在表的前端(front)进行删除操作,而在表的后端(rear)进行插入操作,和栈一样,队列是一种操作受限制的线性表。进行插入操作的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操作的端称为队头。

[图片]

队列示意图我们可以使用链表来实现队列,下面代码简单展示了利用LinkedList来实现队列类。

代码9 简单实现队列类

publicclassMyQueue<E> {privateLinkedList<E>list=newLinkedList<>();// 入队publicvoidenqueue(E e){list.addLast(e); }// 出队publicEdequeue(){returnlist.removeFirst(); }}普通的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而优先队列中,元素都被赋予优先级。当访问元素的时候,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元素最先被删除。优先队列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医院的急症室为病人赋予优先级,具有最高优先级的病人最先得到治疗。在Java集合框架中,类PriorityQueue就是优先队列的实现类,具体大家可以去阅读源码。

三、树与二叉树树型结构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其中以树和二叉树最为常用。在介绍二叉树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树的相关内容。树** 树是由n(n>=1)个有限节点组成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它具有以下特点:每个节点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没有父节点的节点称为根节点;每一个非根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 **;除了根节点外,每个子节点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

[图片]

树的结构二叉树基本概念

定义

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棵子树的树结构。通常子树被称作“左子树”和“右子树”。二叉树常被用于实现二叉查找树和二叉堆。

相关性质

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2棵子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二叉树的第i层至多有2(i-1)个结点;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一棵深度为k,且有2^k-1个节点的二叉树称之为** 满二叉树 **;深度为k,有n个节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节点都与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序号为1至n的节点对应时,称之为** 完全二叉树 **。

[图片]

三种遍历方法

在二叉树的一些应用中,常常要求在树中查找具有某种特征的节点,或者对树中全部节点进行某种处理,这就涉及到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主要是由3个基本单元组成,根节点、左子树和右子树。如果限定先左后右,那么根据这三个部分遍历的顺序不同,可以分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续遍历三种。(1)先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先访问根节点,再先序遍历左子树,最后先序遍历右子树。 (2)中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先中序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最后中序遍历右子树。(3)后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先后序遍历左子树访问根节点,再后序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图片]

给定二叉树写出三种遍历结果

树和二叉树的区别

(1) 二叉树每个节点最多有2个子节点,树则无限制。 (2) 二叉树中节点的子树分为左子树和右子树,即使某节点只有一棵子树,也要指明该子树是左子树还是右子树,即二叉树是有序的。 (3) 树决不能为空,它至少有一个节点,而一棵二叉树可以是空的。上面我们主要对二叉树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下面我们将从二叉查找树开始,介绍二叉树的几种常见类型,同时将之前的理论部分用代码实现出来。

定义

二叉查找树就是二叉排序树,也叫二叉搜索树。二叉查找树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 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点的值;(2) 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点的值;(3) 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4) 没有键值相等的结点。

[图片]

典型的二叉查找树的构建过程

性能分析

对于二叉查找树来说,当给定值相同但顺序不同时,所构建的二叉查找树形态是不同的,下面看一个例子。

[图片]

不同形态平衡二叉树的ASL不同可以看到,含有n个节点的二叉查找树的平均查找长度和树的形态有关。最坏情况下,当先后插入的关键字有序时,构成的二叉查找树蜕变为单支树,树的深度为n,其平均查找长度(n+1)/2(和顺序查找相同),最好的情况是二叉查找树的形态和折半查找的判定树相同,其平均查找长度和log2(n)成正比。平均情况下,二叉查找树的平均查找长度和logn是等数量级的,所以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通常在二叉查找树的构建过程需要进行“平衡化处理”,之后我们将介绍平衡二叉树和红黑树,这些均可以使查找树的高度为O(log(n))。

代码10 二叉树的节点

classTreeNode<E> {E element; TreeNode<E> left; TreeNode<E> right;publicTreeNode(E e){ element = e; }}二叉查找树的三种遍历都可以直接用递归的方法来实现:

代码12 先序遍历

protectedvoidpreorder(TreeNode<E> root){if(root ==null)return; System.out.println(root.element +" "); preorder(root.left); preorder(root.right);}

代码13 中序遍历

protectedvoidinorder(TreeNode<E> root){if(root ==null)return; inorder(root.left); System.out.println(root.element +" "); inorder(root.right);}

代码14 后序遍历

protectedvoidpostorder(TreeNode<E> root){if(root ==null)return; postorder(root.left); postorder(root.right); System.out.println(root.element +" ");}

代码15 二叉查找树的简单实现

/** *@authorJackalTsc */publicclassMyBinSearchTree<EextendsComparable<E>>{// 根privateTreeNode<E> root;// 默认构造函数publicMyBinSearchTree(){ }// 二叉查找树的搜索publicbooleansearch(E e){ TreeNode<E> current = root;while(current !=null) {if(e.compareTo(current.element) <0) { current = current.left; }elseif(e.compareTo(current.element) >0) { current = current.right; }else{returntrue; } }returnfalse; }// 二叉查找树的插入publicbooleaninsert(E e){// 如果之前是空二叉树 插入的元素就作为根节点if(root ==null) { root = createNewNode(e); }else{// 否则就从根节点开始遍历 直到找到合适的父节点TreeNode<E> parent =null; TreeNode<E> current = root;while(current !=null) {if(e.compareTo(current.element) <0) { parent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left; }elseif(e.compareTo(current.element) >0) { parent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right; }else{returnfalse; } }// 插入if(e.compareTo(parent.element) <0) { parent.left = createNewNode(e); }else{ parent.right = createNewNode(e); } }returntrue; }// 创建新的节点protectedTreeNode<E>createNewNode(E e){returnnewTreeNode(e); }}// 二叉树的节点classTreeNode<EextendsComparable<E>>{ E element; TreeNode<E> left; TreeNode<E> right;publicTreeNode(E e){ element = e; }}上面的代码15主要展示了一个自己实现的简单的二叉查找树,其中包括了几个常见的操作,当然更多的操作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去完成。因为在二叉查找树中删除节点的操作比较复杂,所以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这里。

二叉查找树中删除节点分析

要在二叉查找树中删除一个元素,首先需要定位包含该元素的节点,以及它的父节点。假设current指向二叉查找树中包含该元素的节点,而parent指向current节点的父节点,current节点可能是parent节点的左孩子,也可能是右孩子。这里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current节点没有左孩子,那么只需要将patent节点和current节点的右孩子相连。

current节点有一个左孩子,假设rightMost指向包含current节点的左子树中最大元素的节点,而parentOfRightMost指向rightMost节点的父节点。那么先使用rightMost节点中的元素值替换current节点中的元素值,将parentOfRightMost节点和rightMost节点的左孩子相连,然后删除rightMost节点。

// 二叉搜索树删除节点

public boolean delete(E e) {

TreeNode<E> parent = null;

TreeNode<E> current = root;

// 找到要删除的节点的位置

while (current != null) {

if (e.compareTo(current.element) < 0) {

parent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left;

} else if (e.compareTo(current.element) > 0) {

parent = current;

current = current.right;

} else {

break;

}

}

// 没找到要删除的节点

if (current == null) {

return false;

}

// 考虑第一种情况

if (current.left == null) {

if (parent == null) {

root = current.right;

} else {

if (e.compareTo(parent.element) < 0) {

parent.left = current.right;

} else {

parent.right = current.right;

}

}

} else { // 考虑第二种情况

TreeNode<E> parentOfRightMost = current;

TreeNode<E> rightMost = current.left;

// 找到左子树中最大的元素节点

while (rightMost.right != null) {

parentOfRightMost = rightMost;

rightMost = rightMost.right;

}

// 替换

current.element = rightMost.element;

// parentOfRightMost和rightMost左孩子相连

if (parentOfRightMost.right == rightMost) {

parentOfRightMost.right = rightMost.left;

} else {

parentOfRightMost.left = rightMost.left;

}

}

return true;

}

平衡二叉树平衡二叉树又称AVL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都是平衡二叉树,且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

[图片]

平衡二叉树AVL树是最先发明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算法。在AVL中任何节点的两个儿子子树的高度最大差别为1,所以它也被称为高度平衡树,n个结点的AVL树最大深度约1.44log2n。查找、插入和删除在平均和最坏情况下都是O(log n)。增加和删除可能需要通过一次或多次树旋转来重新平衡这个树。红黑树红黑树是平衡二叉树的一种,它保证在最坏情况下基本动态集合操作的事件复杂度为O(log n)。红黑树和平衡二叉树区别如下:(1) 红黑树放弃了追求完全平衡,追求大致平衡,在与平衡二叉树的时间复杂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保证每次插入最多只需要三次旋转就能达到平衡,实现起来也更为简单。(2) 平衡二叉树追求绝对平衡,条件比较苛刻,实现起来比较麻烦,每次插入新节点之后需要旋转的次数不能预知。

四、图

简介

图是一种较线性表和树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仅有线性关系,在树形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而在图形结构中,节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任意的,图中任意两个数据元素之间都可能相关。图的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已经渗入到诸如语言学、逻辑学、物理、化学、电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的其他分支中。

相关阅读

因为图这部分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有需要的可以自己搜索相关资料。

(1) 《百度百科对图的介绍》

(2) 《数据结构之图(存储结构、遍历)》

噢!对了٩( •̀㉨•́ )و ,那个//单链表反转 应该可以这样去实现会更简单

static void RevList(Node<String> current,Node<String> prev) {

if (current!= null) {

RevList(current.next,current);

current.next=prev;

}

}

上一章 第一章 计算机类(1 离散数学……) 学霸之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蝴蝶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