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西铭记
本书标签: 穿越 

谒金门.

西铭记

商彦仙历时一年半的游历,终于落幕。而回到稷下,却发现儒门的弟子终于突破了两位数,怎么说呢,小师妹书瑾终于可以过一把当师姐的瘾了。

"西铭,许久不见,你是清减了,但气质却愈发沉稳。"子丘看到自己的得意门生回来,也算是放下了心--听闻商彦仙竟与墨军一道对抗羌人入侵时,儒家众人都几乎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毕竟战场上厮杀可比行走江湖危险性高的多。

"师傅,您倒是风采依旧。"他执起师傅的手。这是实话,一年多的时光几乎没有在子丘身上留下任何痕迹,毕竟他的武艺和养生水平都极度高超,衰老是很缓慢的。

欢迎仪式倒乏善可陈,基本上就是与师门众人一道吃了顿接风宴洗尘,然后又是达半个时辰的游学经历分享。

听到那些惊心动魄,动人心弦的事迹,除了阅历丰富的子丘始终保持着慈祥的礼节性微笑,其余众人听着都惊讶不已。

师弟们是纷纷感叹如今群雄争霸,诸国割据,外面的世道真是愈发险恶,儒者们出山去匡扶正道刻不容缓……但与众不同的声音嘛,那也是有的。

"大师兄,那你下次出游的时候能不能把我捎上?"书瑾主动举手。

"想都别想,我出去视察各国的情况,以求因地制宜,其中危机四伏几乎时刻不能松懈,可不是在过家家,砸了家伙还可以重来。"商彦仙想都没想就摇头拒绝了,似乎他早就料到了师妹会玩这么一出。

"大师兄,可我也差不多到及冠了,按咱师门的规矩也该外出游历,如果到时您也有打算的话,是否可以麻烦您多带个跟班?让我为您拎包牵马也好。"

"哦?西颜若是愿意与我同行的话,我们是师兄弟联手,路上的麻烦定会少许多,愚兄是求之不得!"

"啊,怎么这样?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书瑾大惊失色,随后严肃抗议。

一番闹腾后,彦仙自是回到阔别已久的房间休息,劳苦倦极的他是倒头就睡,此后一夜无话。

而从第二天开始,商彦仙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定性疏议》的创作中。而从此书之名便可知,定乃定于一,即谋求统一的政治论述,性则可引申为本性或天性,是为哲学方面的观念。

而等到甫发表,便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政论观点倒还好说,首先其中并没有什么非君之类挑战统治阶级的提法,各种观点也是较克制的,所以发出去后,无非是君主看了是否对眼,觉得顺眼后是否采纳的事情。

而他所写的哲学理论上,却多少有些和别的学派撕破脸了!毕竟他在书中,直接从天地初开写起,认为玄而又玄的"气"是万物根本,而人的思维以及灵性也是依附这股气才产生的,所以儒者们才要养浩然之气。

对于世界的起源的探讨,永远是古典哲学家们绕不过去的坎儿,而且各种理论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基本五行元素衍化成了这缤纷世界,有的则认为,万物都起源于水,所以水才是一切生命之源。

而商西铭新提出来的"气"有了些许影响力后,绝对会影响到他们学说的地位,所以必须趁其尚未宣传开来,赶快打压,口诛笔伐!

这儒家众人自然也不能忍,于是在师傅子丘的带领下,悍然回击。各种文章如同流水般从双方笔下涌出,倒也算是学术界的一桩盛景。

至于这种学术交锋,孰胜孰负其实相当难以判定,但一个名字老是在人们面前出现的话,好歹是能混个眼熟的。毫无疑问,随着这份论战商西铭和他的笔名"道南先生"都进一步传播,被各国的知识界所了解。

当然,儒门的名声也更加响亮是毫无疑问的,以至于前来切磋交流的别的学者源源不断,上门求学请教的弟子亦络绎不绝,一时间,稷下学宫的门槛都快被人踏平了,堪称是门庭若市。

前来的弟子基数摆在那里,根据概率学,有天赋的人才出现的几率当然也大,而子丘秉持着有教无类的思路,于是在经过严格的筛选考试后,好好的为儒家补充了一批新血液。

儒家现在的嫡传弟子,竟然达到了廿又有七,甚至能够不惧世俗目光,勇敢求学的年轻女子也又收入了一人。

可问题在于,子丘再怎么样被称为当世圣人,天才名师,时间和精力也终归是有限的。

为了保证这些新收进来的弟子也能够得到妥当的教育,老弟子中最为优秀的商彦仙与西颜二人,只好当仁不让的担当了助教的职位,负责这些新弟子的日常课程教学。

同时商西铭更是能者多劳,又与西子(书瑾)、西华一道,包揽了审核、考校求学新生的事业。

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师傅"有教无类,须看才华,但问诚意,莫论钱财,不问家世"的指示,商西铭秉承着守正创新、振兴儒门的思路,创造性的制定了新的分类选才制度。

他在稷下学宫的山门口写了副对联,是为:若想入学,无米面肉也可,无金钱财也可。

可如果是身无分文,贫困潦倒的贫苦百姓前来求学,那么他的断句是"无米面肉也可,无金钱财也可。"

但如果来者是锦衣玉食、贵不可言的富人衙内,那断句又有所不同了,乃:"无米面,肉也可;无金钱,财也可。"

堪称是用分类讨论将不加掩饰的双标发挥到了极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商西铭正以身作则,充分发挥"领头羊,带头雁"的作用,抓住"论才不论财"的一根中心线,"育人以德"、"不求荣华"的两个基本点。

打造一支能够为了儒学师门的振兴,为了人民与社会的前景,能够踏上充满光荣与梦想的征程的队伍,不做只能空谈的清客,不当只懂动嘴的泥菩萨,而做奋起敢为的行动者,促进各类人才向下流动,踏入基层。

多措并举引导人才入门,建立健全教育培养机制,提高弟子们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活力,保证品德、知识等各要素并重。

而儒家的弟子们,在子丘的正确领导下,也是敢为人先,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抓住机遇促成质变,正展现新业绩,再创新辉煌,尽可能地为国家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不过嘛,这样喜闻乐见的日常似乎也没持续多久。

随着墨国有了联姻等系列动作,原本就紧张到一触即发的局势,似乎即将再起波澜。

毕竟经历了百年兼并,此时还能够保持独立的国家在各自的区域都堪称硕果仅存,各亦有其独到出色之处。比如说楚国地广人稠,军队数量之多堪称诸国翘楚,墨国军纪严明百姓善战,其他国家无出其右,魏国善于冶炼锻造,士兵武器锋利、防具坚固当世无双……

但换句话说,现在剩下的国家间如果发动战争,那规模之大也定是远超想象的。

而作为有志于天下的儒者,稷下众人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的,不过目前情况未明,子丘不便自己动身出去:毕竟如果备受关注的儒者代表亲自采取行动,本身可能就意味着某种政治倾向,甚至是在国家间站队。

对于一向自称中立的儒门来说,这并不是希望看到的结果。于是自然而然,先去勘探情况,分析局势的重任又落到了最为成熟而优秀的大师兄商西铭头上。

由于是第二次出行,各种准备工作、事务交接也算是轻车熟路,不过,与上次不同的点在于……

"师兄师兄,带我一起出去长长见识呗?"出发的前一天,书瑾竟然也收拾好了包裹,然后才兴冲冲的跑来咨询他的意见。

"两件事,第一下次进我房间别在大晚上,而且应该敲门,而不是运用内力撬开门锁。"商西铭放下手中正在阅读的古书,有些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其次,如今的局势比往常更加混乱、危险,即便是我自己都不敢保证能安然无恙,何况你平常偷懒惯了,明明天赋良好,可如今武艺比我还略逊一筹。"

"可实际上来说,以我俩的水平放在哪国的武林都能横着走了,只有碰到正规军队才可能会难以自保,但咱们又不主动去惹是生非,应该也不至于大军追杀吧?"书瑾满不在乎道。

"天下何其之大,明处暗处的各种能人异士又何其之多,即使我们有武艺傍身,又怎么能真的作为万全的倚仗呢?"商西铭口吻严肃,并没有玩笑的意思。

"再厉害的高手,难道还能有夫子厉害不成?换句话说,打不过至少可以跑,到时候有你拖住对方,我则脚底抹油,跑回来搬救兵,让夫子去帮我们找回场子就好啦。"书瑾依旧满嘴嬉笑,语气轻浮。

从她的言行之中,确实很难看出儒者该有的庄重认真与节操品格。可书瑾本人的水平,在门内却是公认名列前茅的。

"唉。"商彦仙认真看着她,又轻叹一声:"你啊,太年轻,有时候很幼稚,总是说些自以为是的话。"

"嗯?"

"儒者啊,终究还是应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虽然你有一个好,有危险时不会太在乎面子,跑得比谁都快……”

“…师兄,你所谓的这个‘好’,真的是在夸我吗?"书瑾嘴角抽了抽,她一时分不清商西铭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到底是在说反话讽刺,还是真这么想。

"可我毕竟已经游历诸国一次,见过诸多名士才子,并舌战群儒,还曾登上墨国的城墙奋勇杀敌,浴血奋战。可以说是身经百战,见得太多了,必须给你一些忠告。"

"然,然后呢?"书瑾摸不着头脑,却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所以,你千万不能够小觑了天下英雄。说实话,那魏国国主前簇后拥,权势滔天多威武啊,比别人不知道高到哪去了,可师兄也能和他谈笑风生啊。连我都常常自省,不敢有丝毫骄傲和自大的心思,你岂不更该反思?"商西铭口若悬河。

"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但能不能别念了…"

"真的,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叫"闷声发大财",做人做事不该太张扬。也许念叨你有些烦人,我很抱歉,但今天我不是以朋友的身份,而是俗话说长兄如父,作为你的师兄,我想以一个长者的身份规劝你几句。"

"别念了,真的别念了……"书瑾忍不住双手捂耳,心中绝望:师兄,你再说下去书要凉。

"其实我也不想说那么多,你最开始来找我的时候,我可以简单一句话"不准去",可那样你又不开心,我怎么办嘛?"

"行,你赢了,我不去了。"

似乎终于说服了书瑾,商彦仙只觉得六根清净,神清气爽。

然而万万没想到,商彦仙最终出行的时候还是带上了书瑾。只因这事是夫子亲自下的令!

"西铭啊,还是带上你的师妹吧。"夫子语重心长:"西子(书瑾)无论武艺还是文学,在同门中都算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可由于女子的身份,却始终遭到外界非议。你这次带上她,当然是要让西子长长见识,见见世道险恶、外界人心薄凉,可更多也是要告诉别人,女子也可以抛头露面,更可以有所作为。"

这些话当然都有道理,但未免有些冠冕堂皇。

"师傅,除此之外,是否还有些别的原因呢?"商彦仙万般无奈,却也只能小心地试探。

"嗯,有。"子丘也是个痛快人,当下坦然:"前两天她竟然把我埋在了槐树下,将那埋藏了十余年的陈酿女儿红偷出来喝了,甚至醉倒在树下。老夫心中痛惜之余,也实在想清静清静。"

"啊?竟有此事。"商彦仙这才想起前几天书瑾确实是被夫子训斥一顿,而且关了半天禁闭,罚抄的三本儒门经文。

被放出来后,书瑾忍不住跟同门师兄弟吐槽诉苦来着。

竟然只是挨骂和罚抄?换了是自己或者别的男性弟子做这种事,被夫子吊起来打个三五顿都算轻了。

比如说之前,商彦仙心血来潮改了夫子的语录并在同门中私下宣传,被"大义灭亲"的书瑾给检举揭发后,吊在树上就是好一顿竹笋炒肉。

"明白了。"商西铭心中五味杂陈,对夫子的偏心腹诽不已,却也只能拱手答应:"只要书瑾保证能听我指挥,其实问题应该也不大。"

"这是自然。"夫子点了点头:"西子,此次游历一切事宜都有西铭做主,你也答应了此事,万万不可有所违背。"

书瑾当然爽快答应,随即又哈哈一笑:"夫子您这样说,会不会给人一种钦点的感觉?"

子丘也是被折腾得没脾气了,只能挥了挥手,示意他俩快走。

PS:简单说两句。

这章可以算作过渡章节,从此之后,应该就是接入墨离《三流作者》的主线剧情了,各种那边主要、次要角色的也要粉墨登场。

不过,为了防止剧情重叠、阅读感觉乏味,我这里会更多用商彦仙的视角进行叙事,并且给她书中的剧情做些补充,以及增添细节。

也许少许细枝末节的地方会有所出入,嗯,因为我这毕竟是同人。具体以墨离她那边为准就好。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两本书配套使用体验更佳哦。希望大家能看的开心。

上一章 长城谣. 西铭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茶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