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浮生无忌
本书标签: 古代  金玉良缘  鲜衣怒马少年郎 

救孔融破曹操(一)

浮生无忌

那个提出计策的人,名叫糜竺,是东海朐县的一个富有的商人。有一次,他去洛阳做生意,乘坐着马车回家。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请求和糜竺一起乘车。糜竺出于礼貌,下车走路让女子坐在车上。女子请求糜竺和她一起乘车,糜竺上车后端正地坐着,目光不敢乱看。

  他们行驶了几里路后,女子离开了。在告别之前,她对糜竺说:“我是南方的火德星君,按照上帝的旨意,我要去烧毁你家。但是因为你对我以礼相待,我愿意提前告诉你。你最好赶紧回家搬救财物,我今晚就会来。”说完之后,女子就消失了。

  糜竺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急忙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财物都迅速搬了出来。当天晚上,果然厨房里起火,把他们的房子全部烧了。由于这次意外,糜竺散尽了家财,用来救济穷人和减轻他们的苦难。后来,陶谦聘请他担任别驾从事的职位。

  当时糜竺提出了一个计策,说:“我愿意亲自前往北海郡,请求孔融派兵救援;另外再派一个人前往青州田楷那里求助。如果这两个地方的军队都能赶来支援,曹操必定会撤退。”陶谦同意了他的建议,于是写了两封书信,询问手下谁愿意前往青州求救。有一个人应声表示愿意前往。大家看着他,原来是广陵人,姓陈,名叫登,字元龙。陶谦先派陈元龙前往青州,然后让糜竺带着书信前往北海,自己则率领众人坚守城池,准备应对可能的攻击。

  孔融字文举,是鲁国曲阜人,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十岁那年,他去拜访河南尹李膺。门卫觉得他年纪小,不容易让他进去。孔融说:“我和李府是世交。”门卫让他进去后,李膺问他:“你的祖先和我的祖先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以前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礼仪,我和你难道不是世世代代的亲戚吗?”李膺听了非常惊讶。

  不久,太中大夫陈炜也来到了。李膺指着孔融对陈炜说:“这是个神童啊。”陈炜回答说:“小时候聪明,长大后不一定还聪明。”

  孔融马上回答说:“如果按照您的说法,那么小时候一定聪明。”陈炜等人都笑着说:“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代的杰出人物。”从此以后,孔融就出名了。后来他成为了中郎将,并且多次升迁,最终成为了北海太守。他非常善于接待客人,经常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这是我的愿望。”在北海当了六年太守,他很得人心。

  当时他正在与客人坐着,有人来报告说徐州的糜竺到了。孔融请他进来,问他有什么事。糜竺拿出陶谦写来的信,说:“曹操围攻徐州非常紧急,希望您能够派兵救援。”孔融说:“我和陶恭祖交情深厚,子仲又亲自到这里来,我怎么能不去救援呢?不过曹孟德和我没有仇怨,我应该先派人送信和解,如果他不答应,我才起兵。”糜竺说:“曹孟德倚仗强大的兵力,肯定不会和解的。”孔融让人准备兵马,同时派人送信给曹孟德。正在商量的时候,突然有人报告说黄巾党的首领管亥带领几万部队杀了过来。孔融非常吃惊,急忙召集部队出城迎战。

  管亥出马挑战,说:“我知道北海有很多粮食,可以借给我一万石,我就退兵了;不然,我就攻破你们的城池,老弱病残都不放过!”孔融大声骂道:“我是大汉的官员,守护着大汉的土地,怎么能给贼寇提供粮食!”管亥非常生气,拍着马鞍舞动着刀冲向孔融,孔融的部将宗宝挺枪迎上去,交战几回合后,被管亥砍死在马下。孔融的军队大乱,逃回了城里。管亥分兵四面包围,孔融感到很郁闷。糜竺也很担心,更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天,孔融登上城墙远远地望去,看到贼兵的势力很大,更加感到烦恼。忽然看到城外有一个人骑马冲入贼阵,左冲右突,好像进入了无人之境,一直杀到城下,大声呼喊“开门”。孔融不认识这个人,不敢打开城门。贼兵冲到护城河边,那个人转身连杀十几个敌人,贼兵后退了一些。孔融急忙命令打开城门,让他进来。那个人下马扔下枪,径直跑到城上,拜见孔融。孔融问他的姓名,他回答说:“我是东莱黄县的人,复姓太史,名叫慈,字子义。我的母亲受到府君的恩惠很深。我昨天从辽东回家探亲,知道贼兵围攻了城池。我的母亲说:‘多次受到府君的恩德,你应该去救他。’所以我独自骑马来了。”孔融非常高兴。原来孔融虽然不认识太史慈,但知道他是个英雄。而且他的母亲住在离城二十里外,孔融常常派人送给她粮食和布匹。太史慈的母亲感激孔融的恩情,所以派儿子来救他。

  孔融对太史慈非常热情地款待,送给他衣服、铠甲和马匹。太史慈说:“我想借一千精兵出城杀敌。”孔融说:“你虽然勇敢,但贼兵的势力太强大了,不能轻易出击。”太史慈说:“我的母亲感激你的厚德,特意派我来。如果不能解围,我也没脸见我的母亲了,我宁愿战死沙场。”孔融说:“我听说刘备是当今的英雄,如果能请他来救援,这围就能解围了。只是没人可以去请他。”太史慈说:“府君写封信,我会尽快送去。”孔融很高兴,写了信交给太史慈,太史慈穿上铠甲,骑上马,带上弓箭和铁枪,吃饱饭后全副武装,城门打开,一骑冲出。到了护城河边,贼将率领部队来战斗。太史慈连刺死几个敌人,冲出包围圈。

  管亥得知有人出了城,估计是去请救兵的,就亲自带着几百骑兵赶来,四面围定。太史慈靠着枪,拈弓搭箭,朝四面射箭,每个敌人都应声倒地。贼兵不敢再追。

  太史慈成功逃脱后,趁着夜色前往平阴城。他见到了刘备,行了礼后,详细讲述了孔融被围困的情况,并递上了孔融写来的求救信件。

  刘备看完书信,询问太史慈:“你是谁?”太史慈回答:“我是太史慈,来自东海的一个普通人。虽然与孔融没有血缘关系,也不是同乡,但我们志趣相投,有着共同面对困难的意愿。现在管亥作乱,孔融被围困,孤立无援,处境危急。我听说你有仁义之名,能够救助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所以我冒着生命危险突破包围圈,赶来请求你的援助。”

  刘备听后,表情严肃地回答:“孔融难道知道世上有我刘备这个人吗?”于是,刘备与关羽、张飞一起挑选了三千名精锐士兵,向北海郡出发,准备救援孔融。

  管亥看到救援的军队到来,亲自率领部队迎了上去。由于他看到刘备的军队人数不多,所以并不在意。刘备、关羽、张飞和太史慈站在阵前,准备迎战。

  管亥愤怒地冲出阵来,太史慈本打算上前迎战,但关羽已经抢先一步出马,直接冲向管亥。两人的战马相撞在一起,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周围的士兵们也跟着高声呐喊。

  孔融在城上看到太史慈和关羽、张飞等人杀得贼兵落花流水般败走,心中大喜。他立即率领城内的军队出城,与太史慈等人夹击,很快就把贼兵打得落花流水般败逃。孔融亲自迎接刘备入城,两人叙礼完毕,便举行盛大的宴会庆祝这次胜利。

  在宴会上,孔融向刘备详细讲述了张闿杀害曹嵩的事情,并说:“现在曹操正率领大军在徐州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特别来向你求助。”刘备说:“孔北海是个有义气的人,没有想到他会遭受这样的冤屈。”孔融说:“你是汉朝皇室的后裔,现在曹操在残害百姓、倚强凌弱,你为什么不与我一起去救援陶恭祖呢?”刘备说:“我不是不愿意帮忙,只是因为兵力太少,恐怕难以轻易行动。”孔融说:“我之所以要救陶恭祖,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之间的旧交情,更是因为这是正义的事业。你难道就没有仗义的心吗?”刘备说:“既然这样,请你先回去,我会尽快去公孙瓒那里借兵,然后立刻赶来支援你。”孔融说:“你千万不要失信。”刘备说:“你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呢?古人说过:‘自古以来,每个人都要经历死亡,但没有信誉就无法立足。’无论我是否能借到军队,我一定会亲自前往。”孔融同意了,并让糜竺先回到徐州去报告。

  太史慈向孔融拜谢说:“我接受母亲的命令来帮助你,现在幸而平安无事。我还有一个扬州刺史刘繇,是我的同乡,他有信来叫我,我不敢不去。等我回来再见面吧。”孔融用金银财宝作为礼物送给他,但太史慈不肯接受,只是向他表示感谢后离开了。太史慈的母亲见到他回来很高兴,说:“我很高兴你能够报答北海的恩情!”于是太史慈去了扬州。

  不说孔融起兵准备救援徐州的事情。再说刘备离开北海去见公孙瓒,向他详细说明了要救援徐州的事情。公孙瓒说:“曹操和你没有仇怨,为什么要帮别人出力呢?”刘备说:“我已经答应了别人,不能失信。”公孙瓒说:“我可以借给你马步兵二千人。”刘备说:“我还希望能够借到赵云一行。”公孙瓒同意了。于是刘备和关羽、张飞带领本部三千人作为先锋,赵云带领二千人随后,向徐州出发。

  糜竺回到陶谦那里汇报说,孔融又请来了刘备来帮助抵抗曹军。同时,陈元龙也回报说田楷已经带兵前来救援。陶谦听了这些消息后感到放心了许多。

  原来,孔融和田楷的部队因为害怕曹军的强大兵力和曹操善于用兵的能力,所以只是远远地在山下设立了军营,没有敢轻举妄动。曹军看到两路援军到来,也分成了两部分兵力,没有敢继续向前进攻。

  刘备到达后,见到了孔融。孔融告诉他曹军的强大和曹操善于用兵的能力,建议他先观察曹军的动静,然后再决定是否进攻。刘备表示担心城中没有粮食,难以坚持长久。于是他命令关羽和张飞各带领四千兵马在孔融的部下协助作战,自己则和张飞一起杀向曹营,准备直接前往徐州与陶谦商议对策。

  孔融非常高兴,与田楷会合,形成了相互支持的态势。关羽和张飞的部队分别在两侧接应。当天,刘备和张飞率领一千名骑兵冲入曹兵的营寨边。在战斗中,他们遇到了曹军的主将于禁。张飞与于禁交战了几回合,最终打败了他。刘备趁机率领部队冲入曹营,一直杀到了徐州城下。

  城上的士兵看到了红旗上的“平原刘玄德”字样,急忙向陶谦报告。陶谦得知刘备亲自前来救援,非常高兴,立即命令打开城门。刘备进城后,受到了陶谦的热情接待。两人在府衙里寒暄完毕,陶谦设宴款待刘备,并一面慰劳他的军队。

  陶谦看着刘备的仪表轩昂,听着他的语言豁达,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佩和信任。于是他提出要把徐州交给刘备,并拿出徐州的牌印递给他。刘备听了非常惊讶,问道:“您这是什么意思?”陶谦解释说:“现在天下大乱,王纲不振。您是汉朝的宗亲,正应该挺身而出,力扶国家。我年纪已大,无能为力,所以想把徐州让给您。您不要拒绝我的好意。我会写一份表文,向朝廷上报这件事。”

  刘备听后离席再拜说:“刘备虽然是汉朝的苗裔,但功劳微薄,德行不足。我担任平原相还怕不称职。现在我是因为大义而来帮助您的,您怎么能怀疑我有吞并的心思呢?如果有这样的想法,皇天也不会保佑我的。”陶谦听了刘备的话,感到非常惭愧,他明白自己误会了刘备的意图。

  两人经过反复推让,最终刘备还是没有接受徐州。糜竺进言说:“现在曹军已经兵临城下,我们应该先商议如何退敌。等到事情平定之后,再考虑让徐州的事宜也不迟。”刘备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他传令三个军营的将士,暂时停止进攻,并派人送信给曹操,劝他和解。如果曹操不愿意和解,他们再继续战斗。

  却说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商议军事,突然有人报告说徐州有战书送到。曹操拆开战书一看,原来是刘备写来的。刘备在信中写道:“自从我在关外得到您的接见,我们各自就在不同的地方。我一直没有机会去拜访您,但是我一直在关心着您。至于之前的事情,我并不是因为您父亲曹嵩被害而怨恨张闿,而是因为张闿不仁。现在,黄巾军的余孽仍然在外面作乱,而董卓的余党仍然盘踞在内地。我希望您能够先考虑国家的紧急情况,然后再处理私人恩怨。请您撤回围攻徐州的军队,以帮助解决国家的危难。这样,徐州就会幸免于难,天下也会幸免于难。”

  曹操看了刘备的信,非常生气地骂道:“刘备是什么人,竟敢写信来劝我!而且信中还有讥讽我的意味!”他下令将来使斩首,同时继续全力攻城。

  郭嘉见状劝谏说:“刘备远道而来救援,先送书信后派兵,这是对我们主公的尊重。我们应该用好话回复他,以缓和他的心。然后再进攻城池,城就容易攻破了。”

  曹操听了郭嘉的建议,觉得有些道理,于是改变了主意。他下令释放了来使,并写了一封回信给刘备,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和愿望。然后,他继续指挥军队攻城。

  基于战略分析,曹操决定采纳郭嘉的策略建议,妥善安置刘备派遣的使者,并安排妥当回复事宜,以体现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保持战略主动权。

  在进行战略讨论时,曹操收到了关于紧急局势的急报,得知吕布已成功攻克兖州并占领濮阳。这一变故源于吕布在经历李郭之乱后的逃亡与辗转,他先后寻求投靠袁术和袁绍,但均因自身的反复无常而遭到拒绝。在投靠张杨期间,吕布曾因庞舒藏匿其妻小而得以逃脱李郭的追捕,但随后在张杨处因傲慢态度引起不满,被迫再次逃离。

  吕布的下一站是张邈,但在张邈兄弟张超与陈宫的劝说下,吕布选择了背叛张杨,转而袭取兖州并占据濮阳。兖州的鄄城、东阿、范县三地在荀彧、程昱的精心策划下得以幸存,其余地区则全部失守。曹仁多次尝试解围,但均未能取得胜利,因此向曹操发出了求援的急报。

  面对兖州的失守和曹仁的困境,曹操深感震惊,意识到失去了家园的退路,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决定采取一种看似退让实则策略性的举动,即通过书面形式向刘备示好,表示愿意撤军并归还兖州,以此换取刘备的支持和合作,共同对抗吕布的威胁。这一决策不仅展现了曹操的战略灵活性,也为后来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且说来使回徐州,入城见陶谦,呈上书札,言曹兵已退。谦大喜,差人请孔融、田楷、云长、子龙等赴城大会。饮宴既毕,谦延玄德于上座,拱手对众曰:“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青,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玄德曰:“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人矣。”糜竺曰:“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刘使君领此,不可辞也。”玄德曰:“此事决不敢应命。”陈登曰:“陶府君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玄德曰:“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让之?”孔融曰:“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玄德坚执不肯。陶谦泣下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云长曰:“既承陶公相让,兄且权领州事。”张飞曰:“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玄德曰:“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玄德只是不受。陶谦曰:“如玄德必不肯从,此间近邑,名曰小沛,足可屯军,请玄德暂驻军此邑,以保徐州。何如?”众皆劝玄德留小沛,玄德从之。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孔融、田楷亦各相别,引军自回。玄德与关、张引本部军来至小沛,修葺城垣,抚谕居民。

  却说曹操回到军中,被曹仁迎接,曹仁告诉他吕布的势力很大,还有陈宫辅助,兖州和濮阳已经失守,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靠着荀彧和程昱的巧妙设计才得以守住。曹操说:“我料定吕布是有勇无谋的,没什么可担心的。”命令部队暂时安营下寨,再作打算。

  吕布得知曹操已经回来,已经过了滕县,召集副将薛兰、李封说:“我早就想用你们了。你们可以带领一万军队,坚守兖州。我亲自率兵,前去攻打曹军。”二人答应了。陈宫急忙进来说:“将军要放弃兖州吗?要去哪里?”吕布说:“我要去屯兵在濮阳,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陈宫说:“这不对。薛兰肯定守不住兖州。那里离这里一百八十里,道路险峻,可以在那里埋伏一万精兵。曹军听说失去了兖州,一定会分兵前进,等他们过半,我们就可以一举击败他们。”吕布说:“我在濮阳有另外的好计策,你怎么知道呢?”最终没有采纳陈宫的建议,而是派薛兰守兖州,自己带着军队出发了。

  曹操率领军队行进至泰山险路时,郭嘉提醒他不要轻进,因为这里可能有伏兵。曹操笑着说:“吕布是个无谋之辈,所以只让薛兰守兖州,自己去了濮阳。怎么可能在这里设伏呢?我让曹仁带领一支军队包围兖州,我继续前进,攻打吕布。”

  陈宫听说曹军已经接近,就向吕布献计说:“曹军远道而来,已经很疲惫了,我们应该趁这个机会速战速决,不要让他们有时间恢复体力。”吕布说:“我骑着马在天下纵横无敌,怎么会害怕曹操呢?等他扎下营寨,我就能抓住他。”

  当曹操的军队接近濮阳,下寨之后,第二天,曹操率领众将出营,陈兵于野。曹操亲自站在门旗下,远远地望着吕布的军队到来。在阵形的中央,吕布率先出马,他的身边是八员勇猛的将领:第一位是雁门马邑人张辽,字文远;第二位是泰山华阴人臧霸,字宣高。这两位将领各自又带领着三员健将,分别是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吕布的军队共有五万人,战鼓声震天。

  曹操指着吕布说道:“我和你一直没有仇怨,为什么要夺走我的州郡?”吕布回应说:“汉家的城池,大家都有份,为什么只有你能够占有?”于是,吕布派出了臧霸出马挑战。曹军中的夏侯惇和乐进出来迎战。两马相交,两人的双枪同时举起,战斗了三十多个回合,胜负还未分出来。

  夏侯惇见状,拍着马就冲了上去助战,结果被吕布的部将张辽拦截住,两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吕布看得怒火中烧,挺起长戟,骑着马冲出了阵来。夏侯惇和乐进都败下阵来,吕布趁机掩杀,曹军大乱,败退了三四十里。吕布随后收兵回营。

  曹操在一次战斗中失利,回到营地后与各位将领商讨对策。于禁建议说:“我今天上山观察,发现濮阳的西边有一个敌人的营地,那里似乎没有很多士兵。今晚吕布肯定会认为我们已经败退了,不会有所防备,我们可以趁机率领部队攻击他们。如果我们能够夺取那个营地,吕布的军队就会感到恐惧。”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带领曹洪、李典、毛玠、吕虔、于禁、典韦六位将领,挑选了两万步兵和骑兵,连夜从小路出发,准备突袭吕布的营地。

  吕布正在营中犒劳士兵们,陈宫走过来说:“西寨是一个关键的地方,如果曹操突然来袭怎么办?”吕布听了有些不以为意地说:“他今天已经输了一场战斗,怎么还敢来呢?”陈宫解释道:“曹操是一个非常善于用兵的人,我们必须防备他会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于是,吕布听从了陈宫的建议,派遣高顺和魏续、侯成等将领带领部队前往守卫西寨。

  郭嘉派人把沈南昭从次营接了回来,郭嘉道“浮生,真是苦了你已年方十六,至今还未嫁,反倒要跟着我们这群大老爷们儿四处奔波。”

  我平淡道“在没有遇到我喜欢的人之前,我是不会嫁的。”

  【她心里比谁都明白,她的心远远不止曹昂一人。】

  郭嘉眼神闪烁,问道:“至今仍未有吗?”

  我轻轻摇头:“没有。”

  郭嘉想说出心中的话,但又极力克制了下去“若是浮生寻得良人,我必定要看看究竟是何人能入的了你的眼。”

  我反问道“那你有喜欢的人吗?”

  郭嘉一愣,似是没有想到我会这么问,他礼貌的笑了笑“有啊,只可惜她好像不喜欢我,我喜欢杜鹃花,杜鹃花不知道。”

  这句话另有深意。

  【郭嘉知道,沈南昭喜欢杜鹃花,便把杜鹃花比做了沈南昭。】

  我默念他的话“我喜欢杜鹃花,杜鹃花不知道......”【她好似猜到了什么。】

  我定晴看着他“好性质,我也爱杜鹃花,此生不变。”

  郭嘉苦笑“只可惜杜鹃不爱我。”

  【她知道他的心意,只是如今不愿罢了。】

  我安慰道“总有一天,杜鹃会属于你。”

  郭嘉眼中顿时有了光,但又很快落寞下去“多谢公主美言。”

  【真的会吗?】

他不知道,但此生注定无缘,他已娶妻,若她随,难不成要休妻?平妻又太委屈。不如守护来的好。

上一章 故人来 浮生无忌最新章节 下一章 救孔融破曹操(二)大战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