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我的青春只能回味
本书标签: 校园 

二十四章 《围城》与《三重门》

我的青春只能回味

四天的小长假告一段落,我揣着父母精心准备的美食,再次踏上了回学校的路途。

大巴车在松山的赶集路口停下,我连忙带着背包下了车。

在赶集的那个路口开始,沿着道路东西方向望过去,大概有一里路那么长,这条热闹的集市一直延伸到学校周附近。

除了寒暑假有家人专门接送,平时我基本都是自己坐车来学校。不过呢,母亲会特意叮嘱我到了学校后记得给她打个电话报平安。

我拿着背包,一路向西而去,我走到半路,忽然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鱼缸大哥,等等我!

鱼缸在后面扯着嗓子吼道

我静静的待在原地,看见鱼缸兄飞快向我跑来。

鱼缸大哥,咱们走小路

鱼缸对我建议到

对于鱼缸兄的提议我自然点头答应,小路虽然有些崎岖不平,毕竟路近些,可直通学校门口。

鱼缸大哥,我模仿钱钟书写了篇作文,给俺爷看了,你知道俺爷怎么评价我的?

鱼缸高兴的对我说道

我上哪知道去

鱼缸四个字的成语,你猜?

鱼缸兴奋的说道

精彩绝伦?

我看鱼缸那么高兴,我以为他爷爷表扬他了

鱼缸不对不对,是贬义词,不是褒义词

用词不当?

鱼缸不对

臭屁乱放?

鱼缸你才臭屁乱放

乱七八糟?

鱼缸不对

我字连猜了好几个贬义词的成语,鱼缸兄都摇头,我实在没有猜下去的兴趣。

我猜不着了,你告诉我是什么?

鱼缸班门弄斧

哈哈哈哈,你爷说的真是一针见血

鱼缸当时俺爷看完我写的作文,不屑的看了我一眼,说道班门弄斧

我和鱼缸兄谈笑之间,已经来到学校门口,我们一起进了学校。

那时候,我和鱼缸兄都拜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大作《围城》。当时的感觉嘛,除了满篇生动绝伦的比喻让人印象深刻,别的部分就没觉着有啥特别出彩的地方啦。

我和鱼缸兄都爱模仿《围城》里的比喻手法来写作文,有时我们会手握着语文老师给的评语,然后聚在一起,比比看谁用得更出彩,更高明。

大多时候,自然是四大才子之首的鱼缸兄获胜,我那是自然不服,期待着语文老师再布置一篇,我和他再决高下。

当时我实在不明白,钱钟书先生为什么让一个一无是处的方鸿渐担任书中主角,只觉得他平庸至极,我对他的评价只能给他发个好人卡,真是少年不解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如果说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写作风格,那么韩寒的《三重门》则直截了当地左右了我对于应试教育的观点与态度。

在《三重门》这书中,作者的语言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剑,毫不留情地直刺向应试教育的痛点;他用尖锐刻薄的讽刺,把那些素质低下的个别教师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猛烈抨击了当时应试教育对学生的深深伤害。

韩寒这本书写在了我的心坎里,我顿时觉得,我之所以狗屁不是还不是被应试教育的弊端给害的,这为我的无能找到了一个很好借口。

恨乌及乌下,我不光恨应试教育,我连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恨上了。

我觉得他们根本没有人尽其才,因材施教,我一个天才,竟然被埋没。

我开始愤世嫉俗,玩世不恭起来,这也为不久的叛逆埋下伏笔。

当时觉得,韩寒写的《三重门》比钱钟书先生写的《围城》还要好。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想法真是幼稚到无以复加,《三重门》的笔法就像一把出鞘的剑,锐利无比,言辞尖刻又直接;而《围城》的内容则深藏不露,含蓄内敛,锋芒尽收,但一旦它亮出自己的“剑”,那绝对是要见血的。

《围城》就像一位棋艺高超的大师,排兵布阵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运子控盘不着痕迹,等对手察觉局势不妙时,已是无法挽回的败局;而《三重门》更像是那种专精绝杀招数的象棋高手,它锐气十足,瞄准对方阵型的破绽猛烈攻击,各种犀利杀招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

上一章 二十三章 传奇 我的青春只能回味最新章节 下一章 二十五章 扑克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