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重生逢时
本书标签: 穿越  穿越重生 

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批人力

重生逢时

刚刚准备来平阳时江春月还愁着这一大批人该怎么安排食宿,没想到这就是历宏伟的过人之处。一步到位抓住了一把手,把所有的关键都抓住了,还解决了这一大群人的食宿问题。

第二天上午十点,按照约定的时间,容承恩那边派的10辆卧铺大巴车准时到达平阳县委大楼前。

因有之前的社交关系在,深市来的人和车也得到了官方的优质接待。

试想一下,凡是有作为的父母官,都是希望自己的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这生活在山区的农民如果靠土地,辛苦一年到头不一定能吃饱穿暖。

而这个时期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如果江春月这个路子行通了,那平阳县人民就能提前解决温饱问题,顺利直达小康生活水平。于公于私,这项举措对哪一方都是互利互惠的事。

所以官方也愿意支持这么做,农民及城镇待业人员当然也愿意进厂当工人,江春月、历宏伟、容承恩也都能得到实惠。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500多人已经到齐,在江春月的提议下,让民政局对每一个去深市的人都建立一个个人档案。

因为她相信这500多人去了深市,当中一定会冒出一些人才,肯定会有人成了工厂的技术骨干;肯定有人还会成为工厂一线的发明家;也绝对会有人像她一样会成为商场的精英……

江春月只是轻描淡写的对民政局局长万全成说:“500多人按照概率也会出100多个人才,这100多人再回来建设家乡,就是很好的现身说法材料,最后也是你万局长的功劳。说不定这一举措……”

江春月顿了顿没有说完,她相信万局长也一定能听得懂。一个局长如果有功劳,自然会得到提拔。

江春月敢这么肯定,因为她知道这个时期只要能勇于去深市打工的,过三年五年,有的人看准了市场,就会去做生意。

而这个时期的生意,随便从深市倒卖点商品就能让一个家庭发家致富。

有热爱技术的,因成年累月的在一线搞生产,就会发明一些生产设备,成了发明家的农民也不是没有 。

本来江春月和历宏伟要去一趟深市和容承恩谈合作的事,偏偏他们在谢书记等领导面前说:“为了对得起平阳县人民,也为了让各位领导放心,我们决定把这500多人送到深市,看着他们进工厂。”

和当官的混了几次,江春月也学会了讲官话,也学会了假公济私。

10辆大巴卧铺车在二辆小车的带领下向南方出发,那阵势也的确庞大。连报社的新闻记者也来拍照,大街小巷也站满了观看的人群。

看着500多人送到深市进厂,江春月算了一下利润。即使她只占了10%的利润,也能分到1万多的利润,历宏伟能分到1万的利润。

就这么策划一下,就让她成了一个万元户。而在这个时期一个乡镇的万元户也是屈指可数,全县也没有几个。

而历宏伟能分到一万,完全是因为江春月拉他加入,人力资源公司这一块他基本没做什么。

而这500多人还只是第一批,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利润。

从平阳到深市需要十多个小时的车程,往往在坐车的时候,江春月要不在做想好的方案,要不就是又冒出个什么赚钱的主意。

建学校江春月只是想过,但没有具体的理出思路,决定在车上好好思考一下。

历宏伟见她再思考,也没打扰她。

在她的认知里,这个年代的职高生毕业后是还能进事业单位的,但她不想让她的学生进事业单位。

等到深市再考察一下目前有哪些紧缺的用人需求,再来定开设专业。

培养出的人直接进工厂,效益来得快。这个效益对于学生来说,一个人进厂能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但进事业单位可能只能解决一个人的温饱问题。

学校建好后就是师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还严重缺乏。那师资就从这一批500人中产生,师资不够还是采用借鸡下蛋这一招,没有的就去借。

目前能定下的专业就是服装制作,这个就找容承恩借技术老师,学成后人就是他的,为他的服装厂工作。

第二个专业就是电子技术,这个又去找容承恩的姐夫、小舅子借技术老师。

第三个专业是工民建,这个专业的技术老师首先肖安战可以客串讲课,另外自己的建筑公司成立后技术员多的是。

第四个专业是酒店管理,酒店建好后,还有了实训基地,自己又在为自己培养人才。

直到江春月长长的吐了口气,历宏伟觉得她应该是思考完了,而且已经有了结果。

历宏伟问道:“结果出来了?”

江春月说:“什么结果?”

历宏伟说:“你小丫头,我看你吐了口气,眼睛又转了转就知道有结果了。”

江春月把建学校开设专业的事和历宏伟一说,历宏伟说:“就按照你的思路去执行就行,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

上一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双赢 重生逢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夜半歌声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