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纨绔太子爷
本书标签: 古代    唐朝     

第160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

大家仔细翻阅这份报纸,不难发现其质量上乘,除了李佑以外,无人不对其赞不绝口。

上官仪好奇地问道:“殿下,您是如何洞悉民心所向,制作出如此受欢迎的报纸呢?”

李承乾面带得意之色,这并非他的独创,而是汲取了众多报业前辈的智慧结晶。他所做的,不过是将这一模式发扬光大,并结合已有的邸报经验,将其融入其中,而且他不过就是来的早的,因此,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创新。

李佑本想表达自己对这份报纸的大部分内容并不感兴趣,但看到众人皆沉浸其中,便忍住了冲动。毕竟,如果只有他自己认为报纸平平无奇,岂不是显得自己孤陋寡闻?

李承乾凝视着上官仪,心中琢磨着如何让他协助自己创办这份报纸。上官仪这个教导主任,毫无威严,整日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有点闲啊。李承乾想,或许给他找点正经事做,他便能安定下来。于是,他微笑问道:“上官仪,我有个主意,我这报纸正缺一个主编,你有兴趣试试吗?”

上官仪面露难色,他这些日子过得闲适自在,突然要加这么多工作,实在令他感到不安。更何况,他连主编的职责都一无所知。他犹豫地问:“殿下,主编究竟是做什么呢?”

李承乾耐心地解释:“主编就是负责报纸内容的人,你可以找些得力助手,分担各部分的工作。”

上官仪叹了口气,婉转拒绝道:“殿下,这工作恐怕我不胜任,我怕做得不好,辜负了殿下的期望。”

就在这时,李佑热情洋溢地大喊:“我来做!我来做!”

李泰和李恪也争相表示愿意担任主编。他们觉得这是个充满挑战和荣耀的职位。然而,李承乾深知这份工作的艰辛和繁重,他的几个弟弟虽然才华横溢,但年纪尚轻,难以承受这份重任。更何况这好像对于他的弟弟们需要做的事情有些背道而驰了。他心中暗自感慨:这主编的位置,若是轻松自在,又怎会轻易放手呢?

李承乾语气平和却坚定地说:“你们三个,可以尝试一下担任主编几日,但长远来看,你们可能并不适合这个角色。”三人闻言,虽有些失落,却也点头表示理解。

片刻后,李承乾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丽质她们去哪儿了?”环顾四周,这才发现几位女子不见踪影。

李佑无奈地回答:“她们说我们全是骗子,就自己去玩了。”他又补充道:“不过,我玩游戏从来不骗人。”听到这话,众人相视苦笑,李佑在游戏中总是不按常理出牌,导致游戏常常走向不可预知的方向。

李承乾对上官仪说:“上官仪,你随我来,我们得再聊聊。”

上官仪只得应命而出,他让人帮忙占着位置,毕竟他也算是李承乾的幕僚,还是得听命行事的。

李承乾问道:“上官仪,你为何不愿意出任大唐日报的主编?”

上官仪答道:“殿下,其他殿下或许看不出,但我却明白得很。要每日出一份新颖独特的报纸,绝非易事。”他所言非虚,报纸若重复,读者便无兴趣,他们渴望的是新鲜内容。

李承乾回应道:“我明白此事艰难,但自古以来,哪一件大事不是历经艰辛?”

上官仪却道:“然而这报纸,虽有影响力,却未必称得上伟大。”

李承乾以充满诱惑的口吻说:“那你有没有想过报纸的构成?”

上官仪陷入沉思,随即道:“报纸?构成?纸和字?殿下,难道是说……”

李承乾微笑道:“是的,字,包括你上官仪的名字。”他解释说:“想象一下,你的名字出现在每一份报纸的第一页标题下方,每一张都有。”

上官仪听后心动不已,他知道这报纸可能会大受欢迎,但他没想到自己还能署名。他问道:“殿下,为何不署你的名字?毕竟这报纸是你发明的。”

李承乾笑道:“主编与发明者不同,难道每张纸都要写上蔡伦的名字吗?”

上官仪听后默然,心中却已有了决定。

上官仪神色一凛,他坚定地说:“殿下,这份报纸,对于国家和民众都是极其有益的事业。我,上官仪,愿意担纲主编之职。日后若报纸有任何不周之处,殿下尽管问责于我!”

李承乾眼角微微一抽,他之前还推辞说自己不胜任,此刻一听能将自己的名字署于其上,便如打了鸡血般振奋。他口口声声说利国利民,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嗯,在这里等着,我要面试记者。”李承乾吩咐道。

“面试妓者?”上官仪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没过多久,梨儿真的为李承乾带来了五个年轻人,都是男子。上官仪看着这几个年轻人,心里有些发毛,他可没有那种特殊爱好。

“想必我的侍女已经向你们说明了要做的事情,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李承乾询问道。其实秋月是骗这些人过来的,她只是说殿下需要写文章的人,哪里会想到要让他们四处奔波?

“殿下,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您这里写文章,竟然能获得如此丰厚的酬劳?”一人好奇地问道。

上官仪和李承乾两人面面相觑,满脸疑惑。上官仪心中不解,何时听闻妓者还需撰写文章?难道除了琴棋书画之外,又添了写作这一新技能?而李承乾则困惑不已,报酬丰厚,自然意味着工作繁多,这有何不妥之处?秋月急忙来到李承乾身旁,轻声细语地告诉他,这些人都未听闻过需要四处采访之事。起初,秋月提及此事时,众人纷纷离去,因为他们既不会骑马,也不愿频繁奔波于路途之间。

“天上当然不会掉馅饼。”李承乾向众人解释了他们所要承担的任务。上官仪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记者”竟是这般模样…… 秋月所招揽的五人亦明白,这份工作定然辛苦无比,他们均不愿接受。无奈之下,李承乾只得抛出诱人的承诺,坚信众人定会为之所动。

“我这儿有份报纸的样板,你们先瞧瞧。”李承乾递过报纸。他们浏览过后,都露出了几分不安。那几首诗,明显超出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殿下,我们哪敢当这个记者啊?这几首诗,谁写得出?”有人犹豫着开口。众人纷纷附和,深感压力。

李承乾哭笑不得,心想:谁让你们写诗了?重点完全不在这里啊!他解释道:“我真正想让你们写的是第二页的内容。我打算在第二页报道各地的新闻,甚至可以考虑缩减第三页的内容,给你们留出更多的发挥空间。”话一出口,李承乾自己也摇了摇头,意识到自己之前也没有明确说到重点。

上官仪好奇地问:“那殿下,第三页的诗词歌赋,只在第一份报纸上出现吗?”

“当然不是。”李承乾澄清道,“我打算购买诗词歌赋,然后印在第三页上。”

“买?”上官仪惊讶不已。

众人都惊愕不已,包括秋月。她原以为李承乾会要求他们创作这里的诗词歌赋,然而,李承乾却提出了购买的想法。实际上,买诗这种行为在江湖中并不罕见,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这种交易的存在。

秋月满面愁容地说:“殿下,我们恐怕负担不起这样的费用啊……”确实,暗地里的交易总是价格不菲。

李承乾却信心满满地回应:“买得起,买得起,而且会越来越便宜。”

大家都觉得困惑,李承乾也有些疑惑不解。他问道:“你们为何会觉得买诗会很贵呢?”

上官仪回答道:“殿下的诗作如此出色,根本无需购买他人的作品。”

听到这个回答,李承乾终于明白了。他解释道:“我当然不会买来自己用,我只是将它们放在我的报纸上,而作者仍然是原作者。”

大家终于明白了,原来买诗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个人使用,而是为了报纸的出版。这样看来,买诗的费用确实不会太高。几个新来的记者预备人员也陷入了深思。

"没错,你们也应该明白,每一篇你们笔下的文章,都将以你们自己的名字作为署名。"李承乾温和地解释。

这份报纸,注定要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而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无疑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这个想法让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记者这个职业,真的很有吸引力。李承乾提供的待遇优厚,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能带来名誉。人生在世,谁不希望名利双收呢?这份工作,简直就是名利双收的完美选择。五个人都稳定下来,不再有任何离开的念头。秋月有些懊恼,她感叹自己为何没有早点知道,这样她也许就不用费那么大劲才招到五个人了。

"看来大家都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对吧?"李承乾微笑着询问。五人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那么,接下来我要考验一下你们的工作能力了。"李承乾说,"你们会写文章吗?"

"会!"五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虽然他们可能写不出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佳作,但普通的文章对他们来说还是游刃有余的。

"哦?看来你们很有自信啊,大家。"李承乾鼓励道,"那我给你们出个题目吧。"

上一章 第159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