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纨绔太子爷
本书标签: 古代    唐朝     

第138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

李承乾被深深震撼,直言道:“哎哟喂,你真把我给震住了,我现在是彻底惊呆了!别跟我扯那些拐弯抹角的废话,你就痛快点,你自己错在哪儿,打算咋改,那检查就甭读了。”

李佑诚惶诚恐地回应:“唉,我不该拉上薛仁贵去跟人干架,保证以后再不敢犯这浑了。我会踏踏实实上课学习的。”

李承乾颇为无奈:“早这么认错不就结了?那篇检查写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字数凑再多有个啥用啊?”

李佑只简单回应:“我错了。”

“行吧,你就给我好好上课去。”李承乾摆摆手,转身离开了。

李承乾对唐律颇感兴趣,毕竟国家的一大魅力就在于它立规矩、定法律,尤其是刑法,那可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顶梁柱啊!"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这句话一出,谁都会琢磨:要是没了刑法,这世道还不知道乱成啥样呢!于是乎,李承乾下令手下把唐律给捯饬过来,准备好好研究研究。这一看,嘿,他那精明老爹执掌的大唐,竟然什么酷刑都没什么太多了!这波操作直接让李承乾对古代人的观念来了个大翻新。

粗略翻阅过后,他便着手寻找那些记载着李佑与薛仁贵所作所为的律法条款。没过多久,他便发现了对两人所犯罪行的具体描述。

“凡聚众闹事者,由本地捕快调解,若发生死伤,依律处置。”

李承乾仔仔细细地把这句话从头到尾扫了一遍,很显然,那个“依律处置”所依据的律法条文,并不在当前页面上。回想自己刚才匆匆浏览时的确忽略了这一点,他只好继续往后翻找。“伤人者,处以鞭刑或杖刑,以伤者伤势为准。杀人者……”此刻的他已明白,薛仁贵即将面对的是鞭刑或杖刑的处罚。于是,他迅速行动起来,急切地找出关于这两种刑罚的具体描述。“鞭刑,一到五十。杖刑,五十到一百。”

站着不动让人打,貌似真的不好扛。

李承乾摇摇脑袋,把脑子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都抛开。

李承乾是要给薛仁贵找个无罪的办法,他开始思考这个事情的关键。

怪就怪在这儿了,明明一对一单挑大家都能接受,可一旦人一多,成群打起架来,咋就变成大忌了呢?李承乾挠头,愣是没琢磨明白这逻辑。要说啊,真要有矛盾要解决,也有一条正道摆在那儿——参加武术比赛嘛,公平公正公开,多好。可瞧瞧李佑那话里的意思,压根没提什么“比赛”二字,就是简单约个架,私下里切磋切磋罢了。

聚众闹事的,可不止李佑和薛仁贵,既然大家都是聚众闹事,那为什么输了的不受罚,反而成了受害者?两边一起受罚才行。

心情美滋滋的李承乾,随手又捧起了唐律来翻阅。这一翻,他瞧见了点儿新鲜玩意儿:原来这唐律啊,对不少事情还没整出个明确规矩呢。就拿经济犯罪来说吧,它也就提了提官家经营的物件,还有些老百姓离不开的日用品价格咋管,除此之外,其他经济领域的条条框框,压根没见着影儿。

李承乾皱着眉头,心里琢磨着:“这玩意儿漏洞百出的,指不定有人已经逮着机会钻了空子呢。”他转向系统,开口问道:“喂,系统老兄,咱大唐这会儿,干经济犯罪这行当能成事儿不?”系统回应得挺干脆:“理论上可行,实际嘛,难!为啥?因为眼下连资本主义的小苗苗都还没冒头呢。要说最‘重量级’的经济犯罪,怕就是私自贩卖食盐了,不过呢,朝廷对此早有一套法度管着呢。”李承乾听罢,微微点头:“哦,原来如此。那行吧,你先歇着吧。哎,差点忘了,帮我把现代社会那些成熟的法律法规整一整,我留着以后备用。”

李承乾心中暗自琢磨起来,毕竟有他在,这些个事儿啊,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去提防。他可没那个能耐,把所有工厂全盘接管,再把各个商业活动一手抓牢,牢牢握在自家掌心里。这么一想,经济学的那些法律法规呐,最好早早整备妥当,到关键时刻直接派上用场才对。正思量着呢,就有人找上门来,一通表明来意,李承乾顿时觉得自己的脑壳又大了几圈。

李淳风在修筑水渠时,可算是碰上个大难题。瞧瞧这儿,前方有块地儿,若要依它而绕,工程怕是要多耗两个月。据传信人口中所述,此处乃是两座小山亲密无间、连成一体的地界。唉,还能怎么办呢?想要移山开路,最直接的法子就是——爆破呗!李承乾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唉,这火药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风险不小啊。”

聊起火药,多数人脑海中率先蹦出的词儿无疑是“枪炮”,其实,这玩意儿的应用领域远不止战场,它深深渗透在咱生产和生活的各处呢。自从有了火药,人类对地表的重塑功力瞬间提升N个档次,正式迈入了“爆炸当家”的新时代。甭管啥挡道碍事儿,咱爆破小分队,说上就上,一路炸开!再者,火药这东西制作起来也不算费劲,把硫磺、硝石、木炭那哥仨凑一块儿,炼一炼,火药不就乖乖出炉了嘛!眼下,他琢磨着亲自去现场瞅瞅,到底值不值得大动干戈地批量制造火药。

糟心事总是成群结队来敲门,这不,薛仁贵也找上门了,捎话说杜如晦正等着他去聊聊。李承乾心里盘算着,自己才十岁,去前线督战纯属就是个吉祥物角色,用来给大伙儿提提气、鼓鼓劲儿的。这士气啊,说它神乎其神也不为过,关键时刻,甚至能带来逆风翻盘的奇迹。他琢磨着,难不成杜如晦那家伙,是想让自己整出点啥新玩意儿来提振士气?嗯,要真这样的话,那就不得不提火药了,那可是战场上的一把杀手锏!可转念一想,时间明显不够用啊。火药这东西,得配上铁器才能发挥威力,而且得是那种冶炼技术相当成熟的铁器。现在的冶铁技术,还差那么点儿意思。

显然,首要之务是先去找杜如晦,毕竟从事情的紧迫性来看,杜如晦那儿更胜一筹。次日,两人结伴前往杜如晦宅邸。门房一眼认出了薛仁贵,待看到李承乾时更是满脸惊讶,赶忙恭敬行礼。如今,薛仁贵已获准在杜府自由进出,于是亲自领着李承乾往里走,寻觅杜如晦。杜如晦请李承乾落座后,薛仁贵便问:“我是不是该暂时回避一下?”

“不不,我就是想找高明扯个闲篇儿,真没别的要紧事。” 杜如晦摆摆手说。李承乾一听,心里暗自嘀咕:没事找他干啥?他自己还一堆正事儿等着处理呢!杜如晦转头对李承乾问道:“哎,高明,皇上让你去督战,你知道这督战是怎么回事不?”

"激励士兵们的斗志,"李承乾目光落在淡定自若的杜如晦身上,略一踌躇,"莫非是要我亲自上阵杀敌不成?""那倒不必,冲杀陷阵的活儿,交给仁贵处理就成,通常情况下,你确实只需提振军心即可,但眼下的局势有变,我们期待你能做得更多,比如,让我们的兵器更犀利。"

果不其然,杜如晦终究还是抛出了那个问题。李承乾坦然回应:“的确,我能提升武器装备,只是需要些时间。”

“这不成问题,我们愿意等你。”对方应得爽快。

然而李承乾却是一脸困惑:“可是,听说这仗眼看就要开打了吧?”

一阵朗笑响起:“高明啊,你是如何察觉大战在即的呢?”

“父皇亲口说过,要对颉利用兵啊。”李承乾言之凿凿。

杜如晦神色严肃地说:“你们知道,打仗啊,可不是什么轻松差事。尤其现在陛下思虑重重,咱们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我跟你们打包票,这场仗,半年之内绝打不起来。”尽管杜如晦说得笃定,李承乾仍是满脸困惑,像是没完全琢磨透。杜如晦见状,转向薛仁贵,吩咐道:“薛将军,你给高明详细解释一下,这仗究竟该怎么个打法吧。”

薛仁贵开口道:“首先说这粮草吧,得耗时整整三个月才能送抵前线。至于劝降梁师都,我们也已派了人去,但恐怕多半是白费力气。接下来若是采取围城战术,那更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短则三个月,长则可能拖到半年之久。至于何时迎击颉利的援军,全得看他们何时出兵,我们的任务就是到时候痛击来援之敌。”听完薛仁贵这一番详尽的剖析,李承乾才深切体会到,原来行军打仗竟这般复杂繁琐。

杜如晦继续道:“也因此时间还长,你先说说你准备怎么提升我们的武器装备?”

“我有一种武器的设想,可以将铁豆以很快的速度射击出去,对人造成巨大的伤害。”李承乾道,李承乾说的自然就是最简单的火枪。

上一章 第137章 大唐纨绔太子爷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