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南宋那些事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  改史 

赵昚的秘密(6)——秋夜

南宋那些事

太阳落山了,月亮还没有上来,在一望无际的蓝得像海洋一样的天空上,星星一颗一颗地闪了出来。从山的这边一直到山的那边,全都是晶莹闪亮的星星,它们像早就镶嵌在蓝色的天空上,只等着夜晚的大幕拉开。

文臣武将们在距离湖边不远的山坡上,或站或坐在地,抬起头颅,仰望着皇上,眼睛里燃烧着希望的光芒,心里充满了感动和热切的渴望。

从头到尾,赵昚都处于一种无比震惊的状态,他完全震惊了,不明白父亲为何会选择他成为太子。但现在,他已无暇细想那么多,一股无法抵挡的狂喜从心底绽放开来,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有一天能坐上太子之位。赵昚抬起眼看向父亲赵构,赵构浑身散发着君王的威严,但此刻那藏不住的慈爱之心弥漫开来。

赵昚在太子之位上,昂首挺胸地坐着,骄傲而威严地看着他们的臣子们。人群对着他发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向这位未来的领袖致敬。

赵构无比自豪地看着他这位养子,那种亲近感,比对亲生儿子还要深厚。

“我已下令让前线的武将们收兵回京,打算明天举行大典,让南宋的百姓和金人都瞧瞧这盛大的场面!”下了朝之后,赵构亲自走进了赵昚新入住的太子殿中,与赵昚两人面对面坐着详谈。

赵昚心里对父亲的提拔充满感激,但他还是忍不住面露忧虑:“金人会来吗?”

赵构淡定地点了点头,回应道:“没错,”他缓缓把头转向窗外,脸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丝忧虑,“我们已经定下规矩了,凡是关于南宋朝廷的重要事宜,都必须提前告知他们。”

赵昚此时才明白,有事情发生了。

对啊,自从回都以来,他就一直没有看到宰相李纲。他怎么了?他明天不会不能参加大会了吧?

“李宰相呢?”赵昚关切地问道。

赵构神情凝重,眼眸中倒映着跳跃的烛火,口中低语:“他失踪都已经一个月有余了,自从他前往边疆巡查后,就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他抬眼看向赵昚,眼神满是严肃和期待,“这些都是你未来必须面对的事。现在你已身居储君之位,是时候开始真正牵挂起江山社稷了。”

秋天的夜空幽蓝清澈,那轮银白的月亮照耀着溪谷,后天晚上它就会变圆。辛弃疾卖力地干了一天的活儿,早已累得全身酸痛。但虞允文答应带他巡逻,这让他早把劳累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此刻他正一步不落地跟着虞允文,大眼睛里倒映着月光,闪闪发亮。

夜间巡逻通常会有很多个小队。他们在溪谷中行走,除了警戒周边,还要顺便传授夜间的战斗技巧。

这是辛弃疾第一次参加夜间巡逻,在他眼中,熟悉的溪谷营地今夜却格外不同。不管是穿过腹地的潺潺溪流、覆盖着草甸的小山、远处高大密匝的森林,还是隐约可见的灯火,都比天上的月亮更漂亮、更神秘。

再过两天,宋朝的十三个军队将在皇都举行大典,所有的军士都必须参加仪式,上报军情。

“我正在为这仪式做最后的夜间巡逻。”辛弃疾想着,小脑袋又骄傲地抬高了几分。

后天就是满月之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参加今年的圣石秋祭。辛弃疾有些不安地摇了摇头。他看了看身边的虞允文,还是没敢贸然问他自己是不是能参加。

他们沿着溪流旁的沟壑跳跃行走,汛期刚刚过去,被洪水冲刷出的河滩凸凹不平。虞允文的眼睛盯着辛弃疾说:“巡逻的时候,要时刻注意这种地形发生改变的地方,也许这就是战斗时能获胜的关键所在。”

辛弃疾仰头望向明月,暗自嘀咕:“好像我不明白似的。”他正想着,脚下却一个不提防,被碎石一绊,几乎摔进溪水里。他虚眼瞧虞允文,看他是不是会借机挖苦他。虞允文却什么都没有说,只用手打了一下他的头,轻轻地——不管辛弃疾怎么调皮,又冒冒失失,他都是他的导师和朋友。

在轻微的夜风吹拂下,他们依次通过了训练场、营地,来到刚刚腾出来的宾客营地。辛弃疾吃力地小跑着,才能跟上虞允文。经过营地附近的草丛,他们来到了宾客房屋下面的小路上。房屋坐落在一块高耸的巨石后的石窟旁,漆黑深邃的石窟洞口边,有两个人正端坐在那里,耿着眼睛,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立刻睁大警惕的眼睛。

虞允文抖了抖袖子继续前行。巨石下的道路碎石遍布,强壮的虞允文走在上面,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他稳稳地踩在不会移动的碎石上。

月光洒在巨石上,屋子里隐约显出几个人的影子。辛弃疾压低了声音:“父亲!父亲应该在里面吧?我还以为他外出了呢……”

虞允文转过头来,黝黑的瞳仁闪着光,盯着辛弃疾道:“巡逻时要集中精神!”

辛弃疾皱了一下脸。但他很快就尽量学着虞允文的步法往前走。走过碎石地,辛弃疾回头又望了望。很久没见到父亲了……可他只看见那两个人被月光染透的身影,宛若一动不动的银色石像。

此时的屋子中,几个样子像京城的人正挺直了腰板蹲坐着,他们都看着一个帅气的男子。他正是赵构的儿子,也是刚刚被立为新太子的人——赵昚。

“还是没有李宰相的下落吗?”赵昚逐个看着这些武士。

这些人都神态疲倦,显然已经奔波很久了。如果不是十分疲劳,又情况危急,他们绝不会这么面对太子。他们此时看着赵昚,都默默地摇头。大典即将举行,可应该主持盛典的南宋宰相李纲却失踪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队搜巡没有如约回来了,但愿他们有李纲的消息。

赵昚凝视着门口的地面,那里洒着柔和的月光。他已经守在这里好几天了,连生了风寒的父亲赵构都无法陪伴,他不知道该怎么宣布这个可怕的消息。种种迹象表明,李纲的失踪与金国的侵略有关。许多天的安静祥和后,金宋和议再次暗潮汹涌,李纲就是为了查明此事才外出的。现在看来,李纲的失踪恐怕只是开始,接着到来的典礼才是金国的真正目标。但是其他十二个军队里,谁会反变?一个还是几个?

赵昚自从接到赵构的命令后,早已开始与虞允文商量对策,设想了种种可能。潜在敌人耐心地等着大典,而不是直接侵略,这说明他们是想找一个合理的借口。那又会是什么呢?赵昚趴在桌上,闭上了眼睛——他需要好好想一想。

辛弃疾可不知道太子赵昚正在担心的事情,他已经跟着巡逻队回到了营地。虞允文看着辛弃疾说道:“今晚的巡逻就到此为止吧。”辛弃疾的耳朵顿时绷紧,他有些按捺不住,一想和虞允文说些什么的样子。虞允文没理他,还是看着他:“我还要去宾客,和太子谈点儿事情。你营地吧,记得明天准时出发,启程京城。”他随后转过身,朝来路飞奔而去。

辛弃疾呆了一会儿,突然明白过来,导师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兴奋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一定是我努力练习,感动了师父……我有机会参加大典了!”

上一章 赵昚的秘密(5)——圆梦 南宋那些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赵昚的秘密(7)——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