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江杨调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  古代架空   

游学趣事

江杨调

“妹妹。”杨大郎休息了一上午,神清气爽的起床去了正院,等着大家起来了一起吃午饭。走过来时正看见玥儿披着大氅端坐在火盆旁,碰着一本书看的入神。

“这是看了一上午的书?快休息会儿,别累着眼睛。”他摸了摸妹妹的头,坐到了她旁边。

玥儿喜滋滋的把书当到一旁,像只小猫一样挽上了哥哥的手,问他出去游学可遇到些什么新奇的事儿。

杨大郎就从他们出京开始说起,说到了京城外不远的雍州城,有一个傻子抱着家里的大母猪叫娘,不肯撒手,后来是他老父亲打了他一顿,老母亲哭喊着拉回去的。

又说到在去了永州,吃了当地的名菜“永珍鸭”。是放了玉米粒,青豆粒还有火腿片塞进肚子里一起用油一遍遍炸出来的。虽是油炸,却不油腻,反倒更显鸭的肉香,里面的玉米粒和青豆粒更是油香中自带清香,甚是美味。

他们因着吃这永珍鸭,还结实了几个永州的学子,几人相伴游学了一段路,到了江南便分开了。

“在江南的时候我们去了福来寺,求了几个个平安符回来。你和父亲娘亲一人一个,随身待在身上。”杨大朗说到这时便让下人将他放在床头的盒子取来,那里面装的就是平安符,方才来时竟是搞忘了拿过来。此时的他正好也有些口渴了,顺便轻抿了一口茶。

“听说福来寺最是灵验,我瞧着香客旺盛,想来也是不错的。你务必要随身带着,这样大哥才能放心,知道么?”

大哥殷切的目光让玥儿心里暖暖的,她乖巧的点了点头,甜甜的笑了。

杨大朗正要继续和玥儿说其他的趣事儿的时候,杨二郎跟着小厮过来了。

“大哥,小妹,你们在说什么呢?”杨二郎拿着盒子递到了大哥面前,跟着坐在了大哥身旁。

“二哥,大哥正在跟我说你们出去游学路上遇到的趣事儿呢。正说到去了淮州呢你就过来了。”玥儿看见二哥过来,乖巧的抬起脑袋冲他甜甜的笑着,又接着问他们剩下的事儿。

“淮州啊,我们去淮州时还遇到了一件奇案,当时我们在淮南县,整个县城都被那件奇案闹得人心惶惶的,每日不到黄昏呢,百姓就不敢出来了,连街上摆摊儿的商贩都早早的收了摊子回来呢。”

“什么!竟有这等怪事?”玥儿好奇的眼睛都瞪的大大的,圆鼓鼓的更像只小猫儿了。

杨大朗在旁边看着妹妹好奇的模样,不仅摇头低笑了一声。他这个妹妹真是可爱极了。

其实这件事也是闹到了京中来的,不过传过来的时候案子已经解决了,所以是带着整个作案过程传过来的。京中的人听了暗暗赞叹作案人手腕了得的同时,还好好嘲笑了一番淮州刺史。笑他手下愚蠢,连一个小小的案子都破不了,还连累百姓担心受怕。

淮州刺史真是有苦说不出啊,他们知道了犯罪人作案的过程自然就觉得破案是轻而易举的!却不知道他身在偏远的淮州,面对那些个高官子弟的无奈啊!他是寒门出生,根系浅薄,人家是京中贵族子弟,一不小心他就会连累家人死无葬身之地啊。

那两个月他每天过得比百姓还难受,亲自带人去收集证据,捕捉证人,前前后后跑了无数趟这才将人彻底捉拿了。一抓到他也不敢放在淮州判,当即送到了京城,上书请罪,顺便求的大理寺处罚的。

就因为这个他还挨了一顿批,那些与那罪犯有关系的官儿和御史都跟疯了一样的上书奏他,说他不配当刺史,请陛下除了他,或是贬谪他。还好皇帝清明,知道错不在他,只是当着百官的面儿不亲不重的申斥了他两句。但是转头就给了他不少的封赏,还派人护送他会淮州,给了那些牛鬼蛇神一巴掌,也顺带表明了立场,保护了淮州刺史。

“听说那淮州刺史在大殿上听着那些官儿指摘他时心都凉了,毕竟他无根无基,他也害怕陛下真的信了那些人的话处罚他。他一个人倒也不怕死,只是家中还有一大家子,他愧对家人。”

“但是没想到陛下只是不轻不重的说了他两句,转头就当着百官的面儿给了他赏赐,还送了十个宫里的侍卫给他,任他调用,以防下次遇到这种事儿时也不至于畏首畏尾,无人可用了。”

玥儿听了心里有些明白了,看来这事儿在当时闹得确实还挺大的,只是她在清风寺不知晓窗外事儿罢了,毕竟连圣上都送了侍卫出去。要知道宫里的侍卫都是以一敌百的存在,都是用来保护圣上的。但是陛下居然送了十个出去,说明是朝堂之上的生了腐虫,而且这腐虫身处位置还不低。

这十个护卫不仅用来保护淮州刺史的,更是用来警告那腐虫的。

闻及此,玥儿也皱着眉头不说话了。连陛下都只是出手警告,看来是此人异常棘手了,若要根除,必定伤的拔刺之人破皮流血啊!

那父亲呢?哥哥们是四月去的淮州,淮州之事结束时正直夏收,父亲在夏收还没开始就去的江南,而且还是一去就是半年!

上一章 福来缘凑 江杨调最新章节 下一章 迦南现